首页 >
镇远
✍ dations ◷ 2025-10-21 06:18:21 #镇远
镇远号战舰是大清海军于德国的伏尔铿造船厂订购及建造的露炮塔铁甲舰—定远级铁甲舰之姊妹舰。当时有东亚第一坚舰之称。甲午战争期间被日本海军虏获,战后以战列舰的身份编入日本海军。镇远号的主炮位置与1881年竣工的英国的“不屈(英语:HMS Inflexible (1876))”(排水量11,900吨)相似,是在军舰中央的对角线斜向配置2座联装主炮,使得每一座主炮拥有在一侧舷从舰艏到舰艉180度的射界,向另一侧船舷的发射范围受到局限。这种主炮配置方法在当时是一种新的实验。与其后完成的日本扶桑号铁甲舰的主炮配置比较,2座联装主炮能向舰艏舰艉方向开火,射界改善了很多,但是向舰艏或舰艉射击时,炮的震波会严重损害舰上建筑,因此向此方向开火并不实用。镇远号没有采用不屈号的炮塔,而是采用露炮台。由于司令塔位于2座主炮之间,黄海海战中许多炮弹击中司令塔后,碎片反弹到露炮台,炮手的伤亡有2/3来自这种弹雨。主炮后紧接的是配置锅炉以及2个竖起的烟筒。巡航时考虑到使用帆来行驶,因此在军舰前后各1枝粗大的船桅。船舷的水线部分安装了355毫米厚的复合装甲,拥有坚固的防御力。镇远建造时,因原材料涨价,水线下的装甲由定远的钢面铁甲换成熟铁装甲,防御效果稍逊。主炮是20倍口径305毫米炮,双联装炮塔2座,是德国的克虏伯公司生产的后膛填装炮(上炮弹于炮尾的方式),比当时英国战舰使用的前膛填装式炮(上炮弹于炮口的方式)性能较优良。副炮是150毫米单装炮,在舰艏与舰艉各有1座,其后编入日本海军后的修复工程中,舰艉副炮拆除变更成150毫米单装速射炮1门,并在舰只中央较后方的两舷各加装了150毫米单装速射炮1座。于日本海军服役时仍保留镇远的旧称。镇远从日军退役并拆解后,其铁锚、铁链等被陈列于东京上野公园。至二次大战后,中国政府于1947年向日本提出归还舰只遗物的要求,不过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以该物不是日本“在满州事变后获得的战利品”而拒绝,经过中国特使的一番游说后,舰只遗物于同年陆续运回中国保存。镇远舰目前仍有一具副锚留在日本冈山市吉备津神社内,推测是由于该锚在黄海大战中被炮弹击裂而在战后被更换,故而在二战结束后中国方面并不知道此锚的存在。
相关
- 恶性贫血维生素 B12 缺乏贫血(英语:Vitamin B12 deficiency anemia),是指因缺乏维生素B12造成红血球不足的疾病,恶性贫血(英语:Pernicious anemia)是造成维生素 B12 缺乏的原因之一。最常见
- 试管试管(Test tube)是一种实验室玻璃器皿。常见的试管种类有平口试管、卷口试管、具支试管、具刻度试管、具塞试管、具塞刻度试管。(1)平口试管 是一根圆底的平口玻璃管,管口熔光。
- 弓状核弓状核(英文:Arcuate nucleus),或称漏斗核,为下视丘内侧基底部聚集的神经元,邻近第三脑室和正中隆起。弓状核包含许多重要神经元群,如:神经内分泌细胞、集中投射神经元等等。神经内
- 大不列颠坐标:53°49′34″N 2°25′19″W / 53.826°N 2.422°W / 53.826; -2.422大不列颠岛(英语:Great Britain;苏格兰盖尔语:Breatainn Mhòr;威尔士语:Prydain Fawr;Cornish:Breten Veur
- 国际海旗国际信号旗(英语:international maritime signal flags),或称“国际海事信号旗”是一种船只间的旗帜沟通系统,让船只快速清晰地表明自船的意图。此系统是国际信号代码系统(英语:Int
- 亚得里亚海亚得里亚海(意大利语:Mar Adriatico,斯洛文尼亚语:Jadransko morje,克罗地亚语:Jadransko more,阿尔巴尼亚语:Deti Adriatik),是地中海的一部分水域,分隔了意大利半岛(亚平宁半岛)和巴尔
- 假体腔体腔(英语:body cavity),是由中胚层包裹的、内部充满液体的空间,分布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体腔是三胚层动物在胚胎早期发育,原肠形成之后,在内、外两胚层之间产生了中胚层,中胚层细
- 离域π键在化学当中,共轭体系是指具有单键-双键交替结构的体系,其中双键的p轨道通过电子离域相互连接,这通常会降低分子的总能量并增加其稳定性。这里的共轭是指由一个σ键相隔的p轨道
- 詹启贤詹启贤(1948年7月9日-),中国国民党籍政治人物,彰化员林人,现任国光生技董事长,曾任中国国民党首席副主席、卫生署署长、228事件纪念基金会董事长。詹启贤出生于彰化县员林市的医生
- 原璞W.原璞是聋人胡慧贤创立的曲奇品牌,主要使用有机面粉、腰果和香油等材料制成。胡慧贤在真铎学校毕业后,她求职屡受挫折,试过被骗,失业数载,赋闲在家。她自学烘焙有机曲奇,建立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