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利克斯·霍夫曼

✍ dations ◷ 2025-01-22 23:57:15 #费利克斯·霍夫曼
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1894年,他加入埃尔伯费尔德的拜耳医药研究机构。1897年8月10日,霍夫曼成功合成乙酰水杨酸(ASA),使这种物质第一次在稳定形态下用于医疗应用。拜耳销售这种物质时将它命名为阿司匹林,并注册了商标专利。仅仅11天之后,霍夫曼也成为了首先合成稳定形态的二乙酰吗啡(海洛因)的化学家,但他并不是最初发明者,尽管拜耳公司曾经为此索赔。海洛因最初发明者是英国化学家Wright。阿司匹林合成以后,霍夫曼调到医药营销部门工作,在那里一直待到1928年退休。他于1946年2月8日去世。1949年,阿瑟·艾兴格林(英语:Arthur Eichengrün)发表了一篇论文,声称他曾策划并指挥阿司匹林以及几个相关化合物的合成。他还自称负责了私下的阿司匹林初始临床试验。最后,他声称霍夫曼的角色只是限制在初始实验室合成他(艾兴格林)的过程。但不久他就去世。艾兴格林一直被史学家和化学家忽略,直到1999年,位于格拉斯哥的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药学院副主任Walter Sneader重新研究此事,并得出结论,艾兴格林才是阿司匹林的首先合成者。但由于当时德国正处于纳粹统治时期,艾兴格林是犹太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霍夫曼才宣称他是阿司匹林的发明人。拜耳股份公司随后在一份新闻稿中否认了这一理论,称阿司匹林的发明者就是霍夫曼。2002年,他被选入美国国家发明家名人堂。

相关

  • 缩胆囊素· extracellular space · axon · dendrite · axon initial segment · terminal bouton · axon hillock· neuron migration ·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from m
  •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英语: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又称消耗性凝血病,是指在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活化,使凝血酶增多,微
  • 淋巴管在解剖学中,淋巴管(Lymph vessels 或 lymphatic vessels),是指构成淋巴系统的一部分,能让淋巴流动的管道,其构造类似静脉,与上大静脉连接,负责运送内含有蛋白质、脂肪,以及B淋巴细胞
  •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一家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家公立医院,是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单位,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湖北省和武汉市突发公
  • 孟-高棉语族孟高棉语族是东南亚的语言集合,包括孟语和高棉语等多种语言。按照传统的分类,这个语族与印度的蒙达语族(又译扪达语族)构成南亚语系。新近的分类已经抛弃这种二分法:Diffloth(2005
  • 爪哇语爪哇语是印尼四大主岛之一的爪哇岛上东、中部居民主要采用的语言。爪哇语属南岛语系中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一个语支,和印尼语及马来语算是近亲,有语言人口7550万人。不少讲
  • 心理物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生理心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巴比妥类药物巴比妥类药物(Barbiturate)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属于巴比妥酸的衍生物,其应用范围可以从轻度镇静到完全麻醉,还可以用作抗焦虑药、安眠药、抗痉挛药。长期使用则会
  • 外消旋体外消旋混合物(英语:racemic mixture、racemate,或称为 外消旋体)是等物质的量的一对对映体混合后得到的组成物。第一个制得的外消旋体是路易·巴斯德制得的酒石酸的外消旋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