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

✍ dations ◷ 2025-04-04 11:20:24 #总需求

总需求(英语:aggregate demand,缩写:AD)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指一个在一指定时期及物价的经济体系(Y)内对最终物品及服务的需求的总和。这是商品及服务在一个经济体系中任何可能价格水平下会被消费的总量。这是当一国的库存水平是静态时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它也经常被称作有效需求,尽管其他时候这个术语是区别开来的。

总需求曲线通常被视为向右下倾斜,是因为在较低物价水平下需求量会更大的缘故。虽然这在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单一物品是对的,但在宏观层面这想法并不正确。事实上,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因为三个不同效应的结果:庇古效应、凯恩斯利率效应、蒙代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一条总需求曲线是经济体系内不同部门的个体需求曲线的总和。总需求曲线通常被形容为一条由四个可分离的需求来源组成的线性函数。

当中,

注:(y=GDP)

这四个构成要素(不论是名义或实质)分别是:

总括而言,在一段指定时间的一个国家,总需求(D 或 AD)= C + Ip + G + (X-M)

此宏观变项是由不同种类的微观变项在其各自价格中所建构而成,所以这些变量均以(实质或名义)货币计算。

对于总需求曲线的理解取决于需求改变被视为收入的改变还是物价的改变。

在“凯恩斯交叉图”,“计划总开支”(或“总支出”、“总需求”)曲线(图中蓝色线)绘成一右上倾斜的线,因为消费者会在当可支配收入更高时有更大的需求。而可支配收入与总国民产出正相关。这是因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在消费函数中成正比。总需求也会因投资增加而上升(由于乘数效应),虽然增幅会因进口及税收随收入一同增加而减少。在此图中,当总需求AD相等于国内产出总量Y时(它对应总国内收入)。这里,总需求等于总供应。

在此图中,均衡水平的产出和需求由计划开支曲线与一条表示总收入与产出的均衡水平(AD=Y)的45度斜线的相交决定。在其交点得出均衡产量Y。

朝向均衡的移动通常经由存货的改变,而存货改变引发生产及收入的改变。若现行产量超于均衡,存货累积,鼓励商人减产,逼使经济回到均衡。类似地,如果产出水平低于均衡,存货减少以应付需求,鼓励企业增产,因此收入移向均衡收入。这个推向均衡的过程在当均衡是稳定时发生,即换言之,当AD曲线比AD=Y曲线平坦时。

在此模式中,均衡产量水平决定均衡就业水平。(这由奥肯法则所连系。)模式本身并没有提出原因解释为何处于均衡的就业水平应该与充分就业挂勾。尽管其他层面的考虑将意味着此关系。

若在各自的收入水平下,任何总需求的成分(C + Ip + G + NX)上升,例如因为企业对于业务前景更乐观,整条AD曲线会向上移。这使得均衡收入和产量亦增加。同样地,如当中有要素下跌,AD曲线会向下移,并推低均衡收入和产量(按定义,AD=Y曲线不会有任何改变。)

有时,特别在教科书上,整条“总需求”会关联到一条看似马歇尔的供求图中的需求曲线。

如此,我们可以把“总需求量”(Yd = C + Ip + G + NX不论以实质或名义计算)与任何已知的总平均物价水平P(例如平均物价指数)连上关系。

在此图的AD曲线上,典型地,Yd(可支配收入)与P(总平均物价水平)呈反关系。对此,理论上主要的原因是如果名义货币供应(Ms)是常数,P下跌意味实质货币供应(Ms/P)增加,鼓励利率压低及开支增加。这通常被称为凯恩斯效应。

运用供求理论时要小心,不同的是,总供应的范围决定了总需求增加会引致实质产出增加还是纯粹的物价上升。图中,任何AD成分在任何已知P下的增加会使AD曲线向右移动。这同时增加了实质产出Y及物价水平P。

不同水平的经济活跃性意味着总需求变动会引发不同的产出与物价上升组合。如图所示,在很低水平的实质总产出,由于有很大量的闲置资源,大多数凯恩斯经济学派的学者都认为总需求变动引起的主要改变是产出和就业。当经济接近充分就业收入时,(Y*),我们会发现总需求上升时愈来愈多的物价上升会取代实质产出的上升。

超越Y*,那会变得更极端,总需求变动会完全化为物价变动。更坏的是,超于Y*的产出水平不能长久维持。这里AS曲线只反映一个短期关系,如果经济仍在潜在产出之上运作,AS曲线会向左移,令到原有实质产出的上升消失。

在低水平的Y,世界将更加复杂。首先,大多数现代经济学家很少经历到物价下跌。所以AS不太可能向下或右移。其次,当他们遭受物价下跌(例如日本),这将引起灾难性的通货紧缩。

相关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剑桥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为一所座落于英国剑桥郡剑桥市的研究型大学。它是英语世界中历史第二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现存第四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的起
  • 天官天官可能是指:
  • 白益王朝白益王朝(波斯语:آل بویه‎ Āl-e Buye,或译布韦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间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吉兰省)的德莱木人建立。王朝名称来自创建
  • 高雄市文化资产列表高雄市文化资产是位于台湾高雄市的古迹与历史建筑,以下的古迹与历史建筑均收录在中华民国文化部文化资产局网站里。假日 9:00-21:002004年3月2日
  • 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B也作维他命B,是B族维生素的总称,它们常常来自于相同的食物来源,如酵母等。维生素B是身体内新陈代谢必需的一环,每种维生素B都参与了关键的代谢反应,通常以辅酶的形式存在
  • 阿布哈兹人阿布哈兹人(阿布哈兹语:Аҧсуа,“阿普苏阿”)是阿布哈兹共和国的主体居民。属于高加索族群,主要生活在阿布哈兹——一个在黑海海岸,充满争议的地区。有一大部分的阿布哈兹人散
  • 破浪而出《破浪》(英语:Breaking the Waves;港译:破浪)是1996年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执导的电影作品,是“良心三部曲”的首部曲,后来的两部曲分别为《白痴》(1998)和《黑暗中的舞者》(200
  • 萧友梅萧友梅(1884年-1940年),字思鹤,又字雪明,广东省中山县人,中国音乐教育家及作曲家。 有中国近代音乐教育之父之称。萧友梅自幼在澳门接触西方音乐。1899年,就读广州时敏学堂。1901年,
  • 古斯塔维亚居斯塔维亚(法语:Gustavia)是法国海外集体领地圣巴泰勒米的首府,也是圣巴泰勒米岛的主要城镇。居斯塔维亚得名于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三世。1785年,瑞典获得此地。1878年,法国重新买回
  • 阿富汗阿富汗尼阿富汗尼(afghani),简称阿尼,阿富汗的货币。由于阿富汗战乱连年,货币发行不完全由中央银行(Da Afghanistan Bank)掌握,北方军阀杜斯塔姆同时发行阿富汗尼,两者并不等值。阿富汗尼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