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 dations ◷ 2025-11-24 16:45:00 #城市化
城市化(英语:urbanization / urbanisation),又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其实本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市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在对城市化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中,要考虑城市发展质量、城乡协调程度、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以及为此付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代价。“城市化”的概念最早源于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塞达(Ildefons Cerdà)的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西班牙语:Teoría General de la Urbanización),他使用了“urbanización”(=英语urbanization,城市化)一词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至20世纪,这一名词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多数学者所接受。城镇化水平,又称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特定区域内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它的具体计算一般使用一定地域内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来表示,但因统计口径会存在差异。除单独的人口比率衡量外,衡量城市化水平还有一整套整体的评价体系,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三者总和占辖区内总人口的比重、适龄人口的中学入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指标。在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城市发展质量,还要考虑城乡协调程度;不仅要考虑城市化带来的文明成果,还要考虑为此付出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代价。为此,本评价遵循代表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原则,从城市自身发展质量、城市化推进效率、城乡协调程度等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是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因此,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的一般前提,其中可再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对于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看法。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概括起来包括以下方面:从人口迁移的角度看,唐纳德·伯格(Donald J. Bogue)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推-拉假说”,以解释乡村人口迁移至城市的的动因,即认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包括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推力即是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主要包括:而拉力即为吸引人群去到城市的因素,主要包括: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城市化真正开始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从1800年至今,世界人口增长了6倍,其中世界城市人口增长了近60倍,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包括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四个连续的过程。过度城市化(over-urbanization),或称虚假城市化(pseudo-urbanization),是指因城市发展水平和速度超出了当地的工农业发展水平而无力承担大量涌入的人口。由此导致城市人口严重超载、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贫富悬殊、贫困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被贫民窟包围、环境污染、治安混乱、社会失序、政局动荡、资源生态遭到破坏等后果。许多拉丁美洲国家正面临过度城市化的困扰。欲避免过度城市化,需要注意控制大城市急剧扩张、保证城市发展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遏制低效益的传统第三产业的过度膨胀以及合理地引导和调控人口流动。部分国家为了避免城乡对立问题和“城市病”,采取措施以限制城市化发展,使其低于国家工农业发展的水平。城市化滞后的弊端有:滞后城市化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国家。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滞后城市化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后中国滞后城市化现象有所好转,2011年的城市化率超过了50%,但是城市化仍然滞后于工业化。欲解决滞后城市化问题,需要:由于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密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环境问题。

相关

  • 心肌梗塞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MI、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旧称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中断,心肌因无法得到
  • 氨苄青霉素/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别名青霉烷砜氨苄青霉素、优立新、舒他西林、舒安西林;呈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钠盐易溶于水。其作用为氨苄西林与舒巴坦联合后,不仅保护氨苄西林免受酶的水解
  • 同义词同义词(synonym)或者更学术性的称呼同义异形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是表达形式不同的词汇。例如厕所和“茅房”就是不同词汇表示
  • ICD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英语:I
  • 头孢洛扎头孢洛扎(Ceftolozane) ,是第五代头孢类抗生素,用来治疗对常规抗生素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 实验证明其对尿路感染、腹腔内感染、呼吸机相关性细菌性肺炎有效。头孢洛扎常与他唑
  • 鸦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Opioid)是具有吗啡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用途是镇痛。阿片类药物通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阿片类受体(Opioid receptor)起作用。这些阿片类受体能引发有益的
  • 修格连氏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润肤剂润肤膏,是一种日用品,功能是润肤及护肤。润肤膏由天然物料或者石油等化学物料合成。在商品市场上定位为化妆品或药品。润肤膏在冬日令皮肤避免干燥损伤。润肤膏保持皮肤湿润,可
  • 氟红霉素氟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它是的红霉素(一种同类抗生素)的氟代物,其抗菌能力与红霉素相当,但较交沙霉素为优。氟红霉素对抑制部分梭状芽孢杆菌和脆性拟杆菌较有效。其较
  • 呋喃苯胺酸呋塞米(Furosemide),市面常见的商品名为来适泄锭(Lasix),系一种用来治疗因心脏衰竭、肝硬化或肾病变引起的水肿,也可治疗高血压的药。使用剂量依人而定,可以经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