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在中国国内,今日是指广东省汕尾市的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建立下辖海丰县、陆丰县及陆河县的汕尾地级市,所以海陆丰亦泛指汕尾市。
但在台湾或海外,“海陆丰”的概念多是认同于自己祖籍是清朝广东省惠州府的华人,而不太可能会是指祖籍汕尾市的华人,因为汕尾市是晚到1988年才成立的地级市,也才管辖了海丰县、陆丰县,但这两县在清朝,是隶属于广东省惠州府管辖,而台湾与海外的华人,大多数都是清朝时往海外移民的华人后代,其代代相传历史记忆的“海陆丰”,仍是祖籍“惠州府”,而不会是指汕尾市。
海丰县主要通行海丰话,陆丰县通行陆丰话,东部的三甲地区通行相近惠来口音的潮州话。三种方言统称学佬话、福佬话或海陆丰话,均属于闽南语。
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陆河县,以及海丰县、陆丰市的部分村镇,使用客家话海陆片;台湾客家语的海陆腔及东南亚的部分惠州话源于此。
在今日的海陆丰地区,白字戏、正字戏、西秦戏、陆丰皮影戏4种传统戏曲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1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朝时海丰县及陆丰县属惠州府。孙中山惠州起义仰仗当地和侨界的海陆丰人。
陈炯明、吕乐等粤港军警界人士出身海陆丰,陈炯明是洪门致公堂的最高领导,辈分比职称红棍的孙中山还高,带领致公堂系统转型为中国致公党。洪门、天地会、三合会、三点会、致公堂、新义安都和鹤佬人关系密切。面临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困难处境的福佬人,换帖结拜和结社聚义的风气很盛,不独海陆丰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