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质软泥

✍ dations ◷ 2025-09-14 23:56:58 #硅质软泥

硅质软泥(英语:Siliceous ooze)是一种深海底的生物性远海沉积物。硅质软泥是最少见的深海沉积物,约占海底的 15%,软泥被定义为含有至少 30% 微生物残骸的沉积物。硅质软泥主要由硅藻和放射虫等微观海洋生物的二氧化硅骨架组成。在大陆边缘附近的硅质软泥,其成分可能包括来自陆地的二氧化硅颗粒和海绵骨针。硅质软泥中的生物骨骼由蛋白石或二氧化硅 Si(O2) 组成,而钙质软泥则由碳酸钙生物(即球石藻)的骨骼制成。二氧化硅 (Si) 是一种生物必需元素之一,可通过在海洋环境中的有效二氧化硅循环回收。 影响硅质软泥的成长,与陆块的距离、水深和海洋肥沃度有关,它们都是影响海水中蛋白石和二氧化硅含量的重要因素。

硅质软泥多形成于海洋上升流(或涌升流)区域,在此区域,涌升流能提供丰富的营养给海洋表面水中的硅质生物的生长。例如在印度、太平洋和南极环极地的深水有持续的涌升流,导致了环球连续的硅质软泥体沉积。涌升流在其它地区也有,例如太平洋的北赤道洋流。在北太平洋中亚极地区,沿海洋盆地的东侧和西侧的阿拉斯加洋流和 Oyashio 洋流, 都具有涌升流。海洋盆地的边界流, 例如洪堡洋流和索马里洋流等洋,其涌升流也利于形成硅质软泥的沉积。硅质软泥通常根据其成分进行分类。硅藻软泥主要由硅藻骨架形成,通常在高纬度地区的大陆边缘沉积。 在于南大洋和北太平洋.放射虫软泥主要由放射虫骨骼构成,主要分布在赤道和亚热带地区。在大西洋赤道东部,也有放射虫软泥在深海沉积物中。

相关

  • 文乐文乐本来是指专门演出人形浄瑠璃的剧场。但现在,文乐常常被作为日本传统艺能之一的人形剧、人形浄瑠璃的代称。文乐目前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义大夫(一种
  • 西利西亚西里西亚(波兰语:Śląsk;德语:Schlesien;捷克语:Slezsko;西里西亚语:Ślonsk / Ślónsk;拉丁语:Siles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域名称。目前,该地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属于波兰西南部,小部分则
  • 陈强陈强(1918年-2012年6月26日),原名陈庆三,中国大陆电影表演艺术家,获得第29届百花奖终身成就奖。曾主演经典影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以反派角色见长,此外也曾参加拍摄多部
  • 虎甲Cicindelini Collyridini Ctenostometatini Manticorini Megacephalini OminiCicindelidae Latreille, 1802虎甲是昆虫纲鞘翅目步甲科虎甲亚科昆虫的统称。虎甲虫通常有鼓出
  • 陈坚 (汶川大地震遇难者)陈坚(1982年-2008年5月15日),四川安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人士。陈坚是四川绵阳安县秀水人,地震发生时正在北川羌族自治县工作,被埋在瓦砾下。5月15日下午3时,
  • 柳美英柳美英(1921年1月7日-2016年11月23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治家,曾任朝鲜民主党派天道教青友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第10届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及檀君民族统一协议会委
  • 雅克·居里雅克·居里(法语:Jacques Curie,1856年10月29日-1941年),法国物理学家,蒙彼利埃大学教授。19世纪八十年与其弟皮埃尔·居里发现晶体的压电效应。
  • 彼得·法雷利彼得·约翰·法雷利(英语:Peter John Farrelly,1956年12月17日-)是一名美国男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和弟弟巴比(英语:Bobby Farrelly)合称为法雷利兄弟,并时常制作古怪、略有冒犯性
  • 第一航空6560号班机空难 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协调世界时(UTC)为准。第一航空6560号班机于2011年8月20日,坠毁在加拿大努纳福特坚毅湾(英语:Resolute, Nunavut)附近。机上15名乘客或机组
  • 哥伦布半美元哥伦布半美元(英语:Columbian half dollar)是美国铸币局1892至1893年铸造的50美分硬币,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枚纪念币,用于为1893年的芝加哥哥伦布纪念博览会筹资同时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访新大陆400周年。硬币正面是哥伦布头像,是首枚刻上历史人物的美国硬币。由于建设预算不足,博览会的组织者期望获得联邦政府拨款。国会同意授权铸造纪念币,双方都相信这些硬币可以作为纪念品高价出售。博览会官员詹姆斯·埃尔斯沃斯希望纪念币可以根据他买下的一幅画作设计,该画由洛伦佐·洛托创作,据称正是哥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