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病

✍ dations ◷ 2025-09-06 08:18:29 #文明病
文明病(又称都市病,俗称富贵病)为一群疾病的通称,当国家变得更工业化及人类活得更长寿时,这些疾病就会更常产生,其包括有阿兹海默病、动脉硬化、肿瘤、肝硬化之慢性肝病、慢性阻塞性肺病、2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衰竭之肾炎、骨质疏松症、中风及肥胖症等。饮食、生活型态和环境等因素被认为是影响上述疾病发生率的重大因子。吸烟、酗酒、吸毒及缺乏运动也会增加后半辈子某些疾病的罹患风险。发表于The Lancet的一最近研究报告讨论了癌症发生率的变化,并证明了文明病的存在性。“在许多西方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于二十世纪中叶持续地变化著,一般为肉类、乳制品、植物油、果汁及酒类消耗的增加,及面包、马铃薯、米和玉米粉等五谷的消耗减少。其他生活型态的改变,较明显的有运动的减少及肥胖的增加。”“需注意的,于1970年代之西方国家的人民大量地食用高动物食品、脂肪和糖,而且拥有高度的直肠、乳房、前列腺、子宫颈及肺部癌症发生率;相对地,发展中国家的人民食用至少一种至两种的五谷及少量的动物食品、脂肪及糖,并且有较低的癌症发生率。”“此一观察推断其饮食(或生活型态)的不同可能会影响其癌症发生的几率,而此一假设的基础因研究人们由一国家至另一新国家后的癌症产生率的变化而加固,其结论推断环境(或生活型态)的因素比遗传的因素更为重要。”公元1900年,美国的三大死因分别为肺炎/流行性感冒、肺结核及腹泻/肠炎。传染病占死因的百分之六十。当时,心脏病和肿瘤分为排名第四和第八。到了1940年代,美国的主要死因为心脏病、肿瘤及其他退化病。到了1990年代后期,退化病已占所有死因的百分之六十了。公元1900年,死因的前三名都是传染病。到了1940年代,主要死因变成了完全不同种类的疾病-文明病。

相关

  • 组织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组织学(英语:histology)是一门对生物组织
  • 肺栓塞肺栓塞(英语:Pulmonary embolism,简称 PE),系描述肺动脉遭到来自其他地方的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而阻塞肺动脉的病况。肺栓塞的症状有呼吸困难、吸气时胸痛,以及咳血等等,也可能会出现
  • 认知功能认知或认识(英语: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
  • 角膜炎角膜炎(英语:Keratitis),是指眼睛角膜发炎的症状,患者会感到眼部疼痛、视力模糊及流眼泪等。角膜炎的最主要成因是由病原体引致,如棘变形虫、镰孢菌等。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士,有较大
  • 系统生物系统(Biological system),又称身体系统(Body system)、器官系统(Organ system),是生物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许多不同的器官共同组合而成,执行某种特定的生理作用。人体的系统是
  • 布伦特兰夫人格罗·哈莱姆·布伦特兰(挪威语:Gro Harlem Brundtland, 读音 帮助·信息,1939年4月20日-),挪威政治家、外交家、医生,曾任挪威首相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她被视为国际上的可持续
  • 帕拉塞尔苏斯Theophrastus von Hohenheim Phillipus Areolus; Bombastus帕拉塞尔苏斯(拉丁语:Paracelsus,,或译帕拉塞尔斯,1493年-1541年9月24日),出生时名为德奥弗拉斯特·冯·霍恩海姆,全名菲
  • 苏糖苏糖(英语:Threose,C4H8O4)在分类上属于丁糖与醛糖,从费希尔式的角度看,中间两个碳原子上的羟基在碳骨架的异侧。有机化学的习惯命名法中,使用“苏”或“苏式”("threo")表示相邻两碳
  • 罗萨斯罗塞斯(西班牙语:Roses),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赫罗纳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46平方公里,总人口12726人(2001年),人口密度277人/平方公里。
  • 曾光曾光(1946年5月22日-),男,北京人,中国流行病学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1946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