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运动

✍ dations ◷ 2025-09-15 18:10:21 #柏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美国社会运动,1964年美国,1965年美国

言论自由运动(英文:Free Speech Movement)是1964-6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生领导的一场争取学生及公民“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和政治自由”的民权运动。主要学生领袖包括马里奥·萨维奥、杰克·温伯格(英语:Jack Weinberg)等人。言论自由运动规模空前,至少3000名学生持续参与了运动、人数曾一度上万,并与“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联系紧密。

言论自由运动是美国民权运动的一个里程碑,对美国社会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成为美国最自由、最包容、最活跃的大学之一。为了纪念此次运动,伯克利校园内还特别设立了“言论自由咖啡厅(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

1964年,在美国“反越战”和“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等大背景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些学生开始在校园内开展相关宣传、筹款等等政治活动。1964年9月,学校教务长Katherine Towle 宣布禁止在校园内进行非学校性政治活动(off-campus political activities),引发学生不满抗议。10月1日,学生领袖杰克·温伯格(英语:Jack Weinberg)在伯克利校园的史布劳尔广场(Sproul Plaza)上支持政治活动时被校警逮捕,几百位学生立即自发包围警车抗议,要求释放杰克·温伯格。32小时内,约3000学生自发持续包围警车,学生人数曾一度达到约1万人,学生领袖马里奥·萨维奥也在警车顶部发表了演说。10月2日傍晚7点30分,马里奥·萨维奥向学生宣布加州大学主席(President)克拉克·克尔同意释放杰克·温伯格、并同意针对校内政治活动与学生进行协商谈判,学生人群才逐渐散开。之后几天内,校内的学生自发组成团体,并将此次运动命名为“言论自由运动(Free Speech Movement)”。

1964年11月,校方强硬持续反对学生在学校内进行政治活动,并以暂停(suspend)学生学籍为威胁。学生团体重新在Sproul 广场上聚集,双方谈判进入僵局。11月20号,加州大学召开理事会(Board of Regents)会议,作出一定让步,但依然宣布学生团体的政治活动违规违法,超过3000名学生聚集在Sproul 广场上进行抗议。11月底,校方对学生领袖马里奥·萨维奥等人作出追罚,而学生团体对校方下达最后通牒,并要求撤销所有追罚。

12月2日,马里奥·萨维奥在Sproul 广场上进行了著名的演讲《机器运行/将你们的身体放到齿轮上》(Operation of Machines/Put your bodies upon the gears),现场聚集了超过4000名学生。近千名学生占领了史布劳尔广场和史布劳尔行政大楼(Sproul Hall),加州州长派特·布朗(英语:Pat Brown)下令阿拉梅达县警力出动大规模镇压逮捕学生、超过800名学生被捕。12月3日,学校助教、学生大范围罢课抗议,冲突持续加剧,校方宣布停课。12月7日,超过1万6千名学生及教职工在伯克利的赫斯特希腊剧场(英语:Hearst Greek Theatre)聚集,加州大学主席克拉克·克尔发表演讲,宣布特赦12月7日之前的学生活动,但坚持学生的政治活动违法。马里奥·萨维奥爬上演讲台,呼吁学生继续抗议。

1964年12月8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近千名学术参事(Academic Senate)召开大会、进行投票,并以“824票赞成115票 反对”通过了对学生“言论自由运动”的支持案。支持案认为校方不可以限制学生言论自由、并且应当对学生政治活动提供时间、场所等。12月18日,加州大学理事会承认学生的言论自由、政治活动是受到美国宪法保护的(第一和第十四宪法修正案)。1965年1月初,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校长(Chancellor)爱德华·斯特朗(英语:Edward Strong)被撤换,代理校长马丁·梅尔森(英语:Martin Meyerson)宣布校方新法令,允许学生在校内进行政治活动,言论自由运动取得胜利。

言论自由运动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场争取民权的学生反抗运动,对美国社会及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几代人对政治和道德的看法,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成为美国最自由、最包容、最活跃的大学之一。言论自由运动受到“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反越战运动”的影响,也积极促进了这些运动的发展,是美国人民民权运动的一个里程碑。

2011年,美国纽约发生“占领华尔街”活动,同时也发生了“占领伯克利”(Occupy Cal)、“占领奥克兰(Occupy Oakland)”等活动。

在史布劳尔广场的地面上,还有一个专门的纪念言论自由运动的“纪念碑”—— 一个圆形的大花岗岩碑,上面刻着 "This soil and the air space extending above it shall not be a part of any nation and shall not be subject to any entity's jurisdiction" (此处土地及上方领空不应属于任何国家,也不应受任何组织团体的法律约束)。

为了纪念此次运动,伯克利校园内还专门设立的言论自由咖啡厅(Free Speech Movement Cafe)。 许多影视作品也以伯克利、言论自由运动等为背景拍摄,包括《毕业生》、《60年代的伯克利》等等。

相关

  • 循证实践循证实践(英语:Evidence-based practice,简称为:EBP),或循证实务,是一种跨学科的临床医学实践之方法,在1992年正式引入临床医学实践之后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循证实践始于医学上之循证
  • 阴蒂异常勃起持续性性兴奋症候群(英语:Persistent genital arousal disorder,缩写:PGAD、阴蒂异常勃起),患者会在没有任何外来性刺激或者存有性需要的情况下,持续而不由自主地感到生殖器官处于
  • 孙大川孙大川(卑南语:Paelabang Danapan,音译:巴厄拉邦,1953年12月18日-),卑南族人、台湾原住民作家、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生于台东县卑南乡下宾朗(pinaseki)部落。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毕
  • 崔泓熙崔泓熙(최홍희,1918年11月9日-2002年6月15日)是一位韩国将军,也是国际跆拳道联盟(ITF)的建立者和第一任总裁。在跆拳道历史上,他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他创建的国际跆拳道联盟(ITF)称
  • 彩色纸屑彩色纸屑(意大利语:Coriandoli),指以聚脂薄膜或金属材料为原料的多种色彩的纸片碎屑,通常用于巡游,运动会等庆祝活动,特别是婚礼庆祝上。早期的纸屑源于意大利。现代意义上的彩色纸
  • 两个警察《两个警察》(韩语:투캅스,英语:)为1993年韩国喜剧电影,于1993年12月18日上映,片长110分钟,由韩国著名导演康祐硕执导及监制,康祐硕制作公司出品、制作及发行,由安圣基、朴重勋、池秀
  • 卡尔·桑德堡卡尔·桑德堡(Carl August Sandburg,1878年1月6日-1967年7月22日),美国诗人、历史学家、小说家、民谣歌手、民俗学研究者,曾获三次普利策文学奖。其中两次为他的诗歌,一次为他为
  • 施耐庵施耐庵(1296年-1372年),名子安,字肇瑞,谱名彦端,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关于其籍贯,有兴化说、苏州说、杭州说。其生平因缺乏史
  • 中加里曼丹省中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罗洲岛加里曼丹地区的五个省份之一。首府是帕朗卡拉亚,中加里曼丹面积153,564平方公里。中加里曼丹于2018年的人口2,300,000。位于婆罗洲岛中南部地区西
  • 陈兼陈兼(英文名Chen Jian),现任美国康奈尔大学中美关系史研究讲座教授、中国与亚太研究项目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计划” 讲座教授,是享有世界声誉的的历史学家。1982年在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