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热岛效应

✍ dations ◷ 2025-11-08 19:23:12 #城市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来得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由于人造卫星的出现,使人类得以利用人造卫星从高空以红外线拍摄地球。这种拍摄的最初目的,是作气象观测用途,用以分析雨云的构成。可是,后来人类从红外线影像中发现城市与周边地区的温度有着很明显的差异,看起来城市就好像在周边地区中间的一个浮岛。城市异常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楼和柏油对太阳光的蓄热和城市内部林立的大楼中的空调设备排出的热空气、树木减少所产生的城市圆顶效应等。由于气温高,所以会出现突然的降雨。近几年,大楼不断向高空发展,河流沿岸被建筑物覆盖,都遮挡著风的流动,加剧了城市内部的高温化。以下是可能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内陆城市的热岛现象比海岸城市更显著。一般认为海水水温变化少,能够冷却邻近地区的空气。位于内陆盆地内的城市因为大气的不良循环,特别容易受到热岛的影响。

相关

  • 热袍菌门热袍菌门(Thermotogae),又译作栖热袍菌门,是一类嗜热或者超嗜热细菌,其细胞外面有一层“袍”一样的膜包裹,可以利用碳水化合物。不同的种类可适应不同的盐浓度和氧含量。重要的
  • 羟氯喹羟氯喹(英文名称:Hydroxychloroquine、HCQ),商用为必赖克瘘 (英文名称:Plaquenil) ,是一种以口服形式摄取的抗疟疾类和4-氨基喹啉类药物,羟氯喹的口服形式为硫酸羟氯喹(Hydroxychlor
  • 虔婆老鸨(鸨,音:Bǎo),又称鸨母、虔婆、龟婆,是妓院的实际经营者,或妓女的经纪人,一般指女性;男性则称龟公、龟头、皮条客。其中的老代表熟练之人,鸨为会走不会飞之鸟,在中国古代象征淫贱。
  • 阿维森纳阿布·阿里·侯赛因·本·阿卜杜拉·本·哈桑·本·阿里·本·西那(阿拉伯文:أبو علي الحسين بن عبد الله بن الحسن بن علي بن سينا
  • 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双球菌(学名Neisseria meningitidis),又名脑膜炎奈瑟菌或脑脊髓膜炎双球菌,简称为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因其所导致的脑膜炎而闻名,亦会造成脑膜炎球菌血症(一种致
  • 普鲁士普鲁士(德语:Preußen;普鲁士语:Prūsa;波兰语:Prusy;立陶宛语:Prūsai;拉丁语:Borussia或Prutenia)乃中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存在于中北部欧洲的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是德意
  • 第五产业第五产业,指体现出文化与创意的产业,包括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或合称文化创意产业),为“克拉克大分类法”(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的所有其他产业)与
  • 噬菌体 (消歧义)噬菌体可能指以下其中一项事物:
  • 杰尼尼尔斯·卡伊·杰尼,FRS(丹麦语:Niels Kaj Jerne,1911年12月23日-1994年10月7日),英国伦敦出生的丹麦免疫学家。由于发现了单克隆抗体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关的免疫学贡献,而与乔治斯·
  • 白海白海(俄语:Белое море)是巴伦支海的延伸部分,位于俄罗斯境内。西面为卡累利阿共和国,北面为科拉半岛,东面为卡宁半岛。面积8.9万平方公里。为俄罗斯内海。白海包括四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