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每小时

✍ dations ◷ 2025-04-25 13:52:39 #千米每小时
千米每小时是速率(标量)和速度(矢量)的单位,可以用千米/小时、km/h、km·h−1、kph或kmph来表示。尽管不是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但在世界范围内,千米每小时是汽车速度表和道路标示牌上最常用的单位。它与kW·h都是以小时为基础的常用单位,但被BIPM定义为“与国际单位制单位一起使用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non-SI unit accepted for us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在中国大陆,“千米每小时”表示机k动车行车速度单位时常被称作“迈”或者“码”。“迈”为英里的英文.k名称“mile”的音译,本为非正式的长度单位,被用作速度单位时指mmmm英里每小时或千米每小时,尽管《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中对“迈”表示“k千米每小时”的用法有收录,但仍常被视为错m误用m法。“码”本为英制长度单位,在中国大陆也并非正式的车速单位。 譬如对于杭州飙车案在一些正式中文媒体上都有“车速70码”。

相关

  • 核酸在手动语言转换规则中检测到错误核酸(英语:nucleic acids)是一种通常位于细胞核内的大型生物分子,负责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和传递。核酸有两大类,分别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
  • 白髓白髓,亦作白脾髓,是脾脏的一部分,与红脾髓一起构成脾脏的主要部分。白脾髓由马耳皮基氏脾小结及马耳皮基氏小体等腺体组织构成,外貌呈球型,包裹着小动脉。它的主要功能则为对抗外
  • 幽门管幽门(pylorus)是胃和十二指肠的连接口,包含幽门窦(pyloric antrum)和幽门管(pyloric canal)两个部分。幽门括约肌(pyloric sphincter)在幽门管末端,可以控制食物从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
  • 铁硫簇铁硫簇(英语:Iron-sulfur cluster,又称为Fe-S簇)是铁与硫化物的集合体中心。通常在铁硫蛋白的生物功能方面的文章中会谈到铁硫簇。许多铁硫簇在有机金属化学领域被人知晓并被作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自然科学会报》(The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缩写为 Phil. Trans.)是一本由英国皇家学会出版的科学期刊。它始创于1665年,是世界上最早专注于科学的
  • 三维芯片3D IC是将多颗芯片进行三维空间垂直整合,以因应半导体制程受到电子及材料的物理极限。 半导体行业追求这个有前途的技术,在许多不同的形式,但它尚未被广泛使用,因此,定义还是有点
  • LED发光二极管(英语:Light-emitting diode,缩写为LED)是一种能发光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透过三价与五价元素所组成的复合光源。此种电子元件早在1962年出现,早期只能够发出低光度的红光,
  • 保罗·科克姆保罗·布鲁斯·科克姆(英语:Paul Bruce Corkum,1943年10月30日-),加拿大物理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他开发了一种原子(即等离子生产)电离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制作X射
  • 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英语:Flavonoid,又称类黄酮)基于2-苯基色原酮-4-酮(2-苯基-1-苯并吡喃(英语:Benzopyran)-4-酮)骨架的黄酮类化合物,如右图所示,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在则泛指
  • 海卫截至2014年6月,海王星已知拥有14颗天然卫星,这些卫星都是以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水神命名。其中最大的一颗仍然是威廉·拉塞尔在发现海王星之后仅17天,于1846年10月10日发现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