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舍条约

✍ dations ◷ 2025-10-29 08:59:41 #爱丽舍条约
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订条约不但推动两国在二次大战后的和解进程,成为了德国与法国两个欧洲核心国家全面和解的象征。在欧洲一体化方面,条约的签订为其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和框架结构。法德两国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上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欧盟建设的“发动机”和“法德轴心”。根据爱丽舍条约,法德两国政府部长和高官定期进行磋商,两国青年上百万人互访交流。法德在外交政策层面,根据这个条约基本保持一致,但在其他方面的合作则有待加强。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德国与法国向来为欧洲大陆上两个大国并互相视对方为宿敌和世仇。特别自公元1870年以后,两国分别经历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一直处于长年敌对状态。直至1945年5月,二次大战随着纳粹德国战败,同盟国军事占领德国并使德国在冷战的架构下分裂成东德及西德。由于战后世界秩序急速变迁及冷战的加剧,法国政府认识到它无法阻止德国再武装,也无法阻止新生的西德政府获得其主权。同时西德的经济发展也使得法国无法继续限制德国的煤和钢铁工业的发展,而且法国本身也对德国的这些资源感兴趣,因此法国政府改变了它至此为止的压抑政策,提出这个合作政策来协调两国之间在这些重要资源上的合作,避免过去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不信任。在时任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的推动下,法国率先于1950年公布了建议将德国与法国的煤和钢铁生产相融合的舒曼计划,及后两国亦与欧洲其他国家于1951年签订了巴黎条约并合作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法国修改宪法,由夏尔·戴高乐带领的内阁从新执政并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夏尔·戴高乐奉行戴高乐主义,反对美国在北约中扮演的主要角色,同时也对英美两国的“特殊关系”表示不信任,最终法国于1966年脱离北约的军事架构。为求维持法国在西方盟国中的自主性及谋求共同的经济利益,戴高乐积极与德国修好,并打算加强更密切的合作。另一方面,二次大战后首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丹拿致力修补与法国在二次大战乃至自古以来的破裂关系。在其领导下,德国国内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也转变成为反战教育。二人亦建立起良好的私交,并最终促成爱丽舍条约的签订,在各种不同层面的方法来消灭两国上千年的宿怨,促进两国之间的实质合作。

相关

  • 精神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圣佩德罗苏拉圣佩德罗苏拉(西班牙语:San Pedro Sula),是洪都拉斯的第二大城市,位于该国西北部,是科尔特斯省首府所在地。人口800,000,仅次于首都特古西加尔巴,也是该国的经济中心。圣佩德罗苏拉
  • 抽搐抽搐(英语:Cramp),俗称抽筋,人类身体肌肉系统常见的收缩现象。发作时会使得受伤者感觉疼痛或受到极大压力。常常是因为从静止状态直接转做剧烈运动而导致的。人身体的肌肉是能收
  • 核天体物理学(nuclear astrophysics)是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的领域有恒星结构,天体质量与其寿命的关系等,并从中了解恒星如何产生能量,认识化学元素的起源和演
  • 可否证性可证伪性(英语:Falsifiability),又称可反证性、可否证性,在科学和科学哲学中用来表示由经验得来的表述所具有的一种属性,并使用严格证伪法来判别一个理论是否科学,即“这些结论必须
  • 颤音颤音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可能有以下含意:
  • 劳拉西泮劳拉西泮(Lorazepam),商品名罗拉、安定文锭或阿提凡(Ativan)是苯二氮䓬类(BZD)药物。可用来治疗焦虑症、失眠、包括癫痫重积状态在内的积极癫痫发作、酒精戒断症候群、化疗引起的恶
  • 乌拉尔斯克西哈萨克斯坦州(哈萨克语:Батыс Қазақстан облысы)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州份,位于欧洲。北为俄罗斯,乌拉尔河在中部流过。面积151,300平方公里。人口606,700(20
  • 太田朋子太田朋子(日语:太田 朋子,1933年9月7日-),日本遗传学家,主要贡献在分子演化领域,1973 年,太田发表近中性演化理论(日语:分子进化のほぼ中立说),提倡“分子阶段的损害较小的突变(1990 年后,
  • 美利坚邦联美利坚联盟国(英语:the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CSA),或称美利坚诸州同盟、美利坚邦联或迪克西(通俗说法),是自1861年至1865年由11个美国南方蓄奴州宣布从美利坚合众国分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