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丙氟哌酸

✍ dations ◷ 2025-09-12 16:00:50 #环丙氟哌酸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化合广效抗生素(英语:Broad-spectrum antibiotic),可对抗多种病原菌。治疗范围包含骨骼感染、关节感染、腹部感染,以及特定几种感染性肠胃炎、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伤寒,以及泌尿道感染等等。本品亦可配合其他抗生素进行治疗,可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给药。常见副作用包含恶心、呕吐、腹泻,以及皮肤红疹,还会增加肌腱断裂(英语:tendon rupture)风险,且重症肌无力患者服用后肌肉无力的症状可能恶化。副作用发生的几率较头孢菌素高,但较克林霉素低。动物实验表明妊娠期间用药可能具有些微风险,孕妇服用有少数胎儿产生问题。哺乳期间用药目前显示安全。本品透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达到杀菌的效果。环丙沙星于1987年首次发现,并列名于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之中,为基础公卫体系必备药物之一。本品属于通用名药物,价格不贵。发展中国家每剂批发价约介于0.03至0.13美金之间,美国每剂则约0.40美金。在美国此药被批准用于给成人治疗以下已检验出的病菌感染:环丙沙星不建议用于治疗结核病。以及结合其他具体药物:注意: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肌腱炎,韧带断裂,软骨和软组织疼痛。这种状况经常是在停药很久之后发生,比如几周或几个月之后发生,届时病人和医生都很难把这种副作用和该药物关联起来,这造成了大量的副作用的发生没有被计入医学统计,从而降低了医生和病人对该类药物副作用的重视程度。这被为数不少的副作用受害者认为是一个普遍存在,却没有引起重视的医疗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受害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长期“神秘”疼痛是来自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2013年8月15日,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更新所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药品说明书和用药指南,以更好的描述周围神经病变这一严重副作用。由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的严重神经损害可能在使用这些药物不久后发生,且可能不可逆转。周围神经病变仅发生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口服或注射制剂。外用氟喹诺酮类制剂(滴耳剂或滴眼剂)与该风险不相关。如果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应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换用其他非喹诺酮类抗生素,除非继续使用氟喹诺酮类治疗的获益大于风险。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发生于手臂或腿部的神经病变。症状包括疼痛、灼热感、刺痛、麻木、无力,或轻触感、痛感或温度感发生改变。周围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氟喹诺酮类治疗期间的任何时间,且在药物停用后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或为永久性改变。网络上有报道,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即NSAIDs类型止痛药(比如布洛芬)会严重加重或者引发氟喹诺酮的副作用。也有患者报道说,服用氟喹诺酮药物几年以后服用了几粒NSAIDs止痛药,就引发全身疼痛,肌腱炎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确实有一些的资料显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有可能以某种形式长期存在于体内。服用NSAIDs止痛药的群体要注意,尤其是成年的年轻女士,难免会偶尔服用止痛药来应对例假疼痛。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一个英文文献 "dear doctor letter fluoroquinolones"此外,也有报道说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会引发或加重氟喹诺酮的副作用,详细可以参见美国医药食物管理会FDA给出的环丙沙星的英文说明书,可以通过查找“ciprofloxacin FDA note"找到,或者在网上搜索文件编号 08918468, R.0 目前,这类资料在英文医学文献中已经开始出现,但是尚且没有中文版本。中国的临床医生普遍听说过福奎诺酮类药物可能引发身体疼痛,但是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的严重性和长期性,尤其没有意识到患者(服用了福奎诺酮类药物的患者)需要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止痛药和激素类药物。它的别名有:环丙氟哌酸、奔克、丙氟哌酸、环丙沙星、健美灵、适普灵、特美力、悉复欢、悉普宁、西普乐、特美力、奎诺仙、环福星、全复康、速博新、Ciprofloxacin、Bay-O-9867、 CFLX、Ciproxin、Cifran、Temaril及CPFX等。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中东中东(英语:Middle East,阿拉伯语:الشرق الأوسط‎,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
  • 腱(或称肌腱)是一坚韧的结缔组织带,通常将肌肉连接到骨骼,并可承受张力。腱类似韧带和筋膜,都是由胶原蛋白组成;不过,韧带是连接骨骼,而筋膜则连接肌肉。肌腱与肌肉一起作用产生动作
  • 冷漠冷漠或无情指缺乏情感、兴趣及关切之心。冷漠的人保持着冷淡的态度,或会抑压着担忧、兴奋、动机及或激情,并失去对生命以及世界在情感、社会、灵性、哲理和实质的关心和兴趣。
  • 输尿管口输尿管(拉丁语:Ureter)是位于腹膜外位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第2腰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厘米,平均管径0.5~1.0厘米,最窄处口径只有0.2~0.3厘米。输尿管的主要
  • 肌肉内注射肌肉注射(英语:Intramuscular injection,常常简称为 IM),是指将物质直接注射至肌肉之中的注射方式。在医学领域中,它是几个给药途径之一。由于肌肉比皮下组织中的血管更多更大,肌肉
  • miRNA小分子核糖核酸(英语:microRNA,缩写为miRNA)又译微核糖核酸,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长约21到23个核苷酸的核糖核酸(RNA)分子,可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miRNA来自一些从DNA转录而来
  • 丹尼斯·里奇丹尼斯·麦卡利斯泰尔·里奇(英语: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1941年9月9日-2011年10月12日),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黑客圈子通常称他为“dmr”。他是C语言的创造者、Unix操作系统的
  • 普利昂蛋白朊毒体(英语:prion,发音为/ˈpriː.ɒn/;又译为普利昂、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感染性蛋白质、普恩蛋白等)是一种具感染性的致病因子,能引发人类及哺乳动物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朊
  • 威格夫威格夫(Khutawyre Wegaf或者Ugaf)是埃及第十二王朝的最后一位法老。Kim Ryholt认为Sekhemre Khutawy是阿蒙涅姆赫特四世之子,约公元前1802年——约公元前1786年在位。
  • 图特摩斯二世图特摩斯二世 (英语文献中一般写作:Thutmose II,?—约公元前1479年)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492年—约公元前1479年在位)。图特摩斯二世是法老图特摩斯一世与其庶妻姆特诺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