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兹全

✍ dations ◷ 2025-11-18 23:46:20 #1911年出生,2011年逝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学家,中华民国历史学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中国共产党党员,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立中央大学

何兹全(1911年9月7日-2011年2月15日),原名何思九,字子全,山东菏泽人,历史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周朝至汉唐的中国社会史、汉唐佛教寺院经济、汉唐兵制等,同时他还是魏晋封建说的最早提出者。

何兹全于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史学系,期间受时任史学系兼职教授的傅斯年影响很深。后前往日本留学,次年因病回国。1939年至1940年间在中央大学任教,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讲授“中国通史”课。1941年起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1944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47年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回到国内,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历任副教授、教授,并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1987年至1988年间还曾前往美国华盛顿大学讲学。1995年时何兹全应国立清华大学之邀作了关于中国文化的演讲,后据此整理出版了《中国文化六讲》一书。2011年2月15日何兹全在北京逝世。

他还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员,曾任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顾问,中国先秦史学会、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等学会理事、副会长、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学术顾问(他为五位学术顾问之一,另四位为季羡林、饶宗颐、任继愈、叶嘉莹),中华书局学术顾问(六位顾问之一,另五位为季羡林、任继愈、饶宗颐、冯其庸、袁行霈)等职,并在北京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校任兼职教授。

何兹全出生于菏泽的何氏家族,民国政要何思源为其堂兄,何兹全称他为“仙槎大哥”。何思源之女、原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则称其为“八叔”。

他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汉口与郭良玉结婚。婚后他们育有独子何芳川,何芳川后来也成为知名历史学家,并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于2006年患白血病去世。

相关

  • 詹姆斯·萨姆纳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年11月19日 - 1955年8月12日),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
  • 诺贝尔奖争议诺贝尔奖争议是一些关于历史上诺贝尔奖获奖者所产生的争议,而历年来文学奖与和平奖所招致的争议最多。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他在
  • 沃尔顿威廉·西奥多·沃尔顿三世(英语:William Theodore Walton III,1952年11月5日-),绰号红色巨人,为前美国NBA联盟的职业篮球运动员及电视评论员,场上位置为中锋。被普遍认为是联盟历史
  • 让-雅克·拉丰让-雅克·拉丰 (Jean-Jacques Marcel Laffont,1947年-2004年)是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拉丰从法国国立统计及经济管理学校(ENSAE)毕业之后于1975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经济学博士
  • 类型和个例的区别类型与个例的区别(英语:type-token difference)是指,物体的一个“类”(class)和类中个体的诸多“个例”(instances)之间的差别。一个类型可以对应很多个例,所以整体上个例比类型要多
  • 俄派芭蕾俄国芭蕾是芭蕾舞的一个流派。原受法国浪漫派的影响,也在俄国宫廷掀起了一股芭蕾热潮。俄国安娜女皇在冬宫设立帝国芭蕾舞校(瓦加诺娃芭蕾舞学院的前身),早期的学生几乎都是沙皇
  • 林镕林镕(1903年3月27日-1981年5月28日),江苏丹阳人,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真菌学研究开拓者之一。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中国菊
  • J·大卫·莫尔森J·大卫·莫尔森 (1928年6月1日 – 2017年5月8日) 是一个加拿大商人。他的儿子约翰·亨利·莫尔森和佛罗伦·萨海瑟·布朗。 他们在蒙特利尔接受教育,随后在布鲁塞尔加入莫尔
  • 代莫索镇代莫索镇(缅甸语:ဒီမောဆိုး‌မြို့နယ်;英语:Demoso Township)为缅甸克耶邦垒固县的镇区。2014年人口79,201人,区域面积1,209.4平方公里。该镇辖下161个村庄。代
  • 萨沙里语萨沙里语(Sassaresu)是意大利-达尔马提亚语支下属的一种语言,在传统上位于科西嘉语和撒丁语之间。尽管受到了很强的撒丁语影响(特别是词汇和发音),萨沙里语仍然保留了其托斯卡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