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组织活检
✍ dations ◷ 2025-05-17 00:56:33 #组织活检
活体组织切片(biopsy),从动物或人类身上取下少量活组织作病理学诊断的一种检查方法。活检对肿瘤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确定其组织分类,还可确定其良性或恶性,为治疗提供依据。活检方式很多,采取手术切除、内视镜或针头穿刺吸取等,在身体中取出活的组织切片后交给病理专家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异常。可检测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状况,也可用来确认手术切除是否完全。是一向临床上十分有效且快速的工具。若是病患有可能罹患癌症,可以应用许多不同的活体组织切片协助诊断。切除活检(excisional biopsy)是试图移除整个病变部位,再进行切片。在采取试样时,除了进行诊断外,另外也会检取一些病变部位附近无关的组织,称为手术组织边缘(surgical margin)来确认疾病是否有扩散到进行活体组织切片以外的部位。Clear margins或negative margins是指在组织切片范围边界的组织没有病变。Positive margins指手术组织边缘有发现有病变,依诊断方式需进行较大范围的切除。若因为一些原因,无法移除组织时,可以用切口活检(incisional biopsy)采集一块楔型的组织。有些情形可以用特殊设备咬合待检查的部位,并且取下一小块组织。有许多不同粗细的针可以收集管腔中的组织(核心活检),较细直径的针可以采集细胞及细胞簇,即为细针抽取细胞检查(英语:Needle aspiration biopsy)组织切片的病理学可以判断病变组织是良性肿瘤或癌症,也可以再细分是哪一种的癌症。有些活体检查只是针对病变组织切片进行检查,而较大切除标本(称为resection)一般是因为外科医生设法切除已知的病变部分,再将检体交给病理学家检定。例如病理学家可能会检查乳房切除术的样本,即使以前的非切除式的乳房活检已经确立了乳腺癌的诊断,再检查乳房切除后的样本可以确认癌症的确切性质(肿瘤分类及组织学上的“分级”),也可以看出其扩散的情形(癌症分期)。液态活检(英语:liquid biopsy)(liquid biopsy)不是真正的活体组织切片,而是有类似性质的血液检查。液态活检可分为两种: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分析以及无细胞DNA(英语:cell-free circulating tumor DNA)(cell-free circulating tumor DNA)检查。这些方式是非侵入式的检查,可以多次进行,取代侵入式的活检,评估癌症中的突变,并且计划个体化的治疗。此外,因为癌症是异质性的基因疾病,单一次切除性的活检对于快速变化的肿瘤,只能看到该时间下的情形,这方面液态活检比活体组织切片要有些优势。而且活体组织切片不太能在不同的时间反复进行,也无法对于了解肿瘤进展和转移的动力学。根据检测及量化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及无细胞DNA的基因变化,液态活检可以提供肿瘤进展阶段,治疗有效程度和癌症转移风险的实时信息。这些技术发展使得以后有可能可以透过重复的血液检查来诊断及管理癌症,而不是透过传统的活体组织切片。循环肿瘤细胞测试正由Epic Sciences(英语:Epic Sciences)开发中,此测试会分析外周循环肿瘤细胞(CTC)。对于容易检测和访问的部位,可以用活体组织切片来评估可疑病变。最早是用在皮肤或是浅层组织,之后X射线、CT、MRI及超声波配合内视镜的使用扩展其使用范围。若病患可能有血管炎,一般会进行颞动脉(英语:temporal arter)的活体组织切片。若是炎症性肠病(例如克隆氏症及溃疡性结肠炎,会频繁的进行组织切片,以确认疾病的情形,并且评估是是否可能会导致恶性肿瘤的变化。若疾病的原因不确定,或是其程度其程度或确切性质仍有疑问时,一般会在病变部位进行活体组织切片。例如血管炎常常是透过活体组织切片诊断出来的。可以通过十二指肠或胃,进行胰腺的针芯活检或抽吸。若是肝豆状核变性,会用活检来检查组织内的含铜量。在进行切片后,会将组织分片送到病理学实验室。会由专门诊断疾病(例如癌症)的病理学家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当实验室(参考组织学)收到切片后,会处理组织,由切片上除去极薄的组织,并附着在载玻片上。其余的组织会保留做后续的研究。若有需要,会由染料处理组织,会让特定的细胞可以更明显,以方便观察。之后载玻片会交给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检查,看是否有其他异常的情形,之后病理学家会制作报告,列出组织分片中异常或是重要的部分,之后报告会交给进行组织分片的医师。最早期的活体组织切片之一是由阿拉伯医生宰赫拉威(1013–1107)所进行的,他用针刺进甲状腺肿中,分析所得的组织活体组织切片的英文Biopsy是源自古希腊语,由βίος(生命、生活)及ὄψις opsis(看见)组成。法国皮肤科医生欧内斯特·贝斯尼(英语:Ernest Besnier)在1879年的医学社群中首次用到了biopsie这个词。
相关
- 疫苗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英语中,疫苗一词“vaccine”源自于爱德华·金纳所使用的牛痘。“v
- 双氯西林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双氯西林有多种商品名,比如百时美施贵宝生产
- 杀外寄生虫药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RTA 2近端肾小管酸中毒(Proximal renal tubular acidosis、pRTA、或"2型肾小管酸中毒(RTA 2)")是一种RTA的类型,由于近曲小管细胞从尿中再吸收"滤过的碳酸氢盐之失败所引起的,从而导
- 水解水解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物质与水反应,利用水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通常是指盐类的水解平衡。无机物在水中分解通常是双分解过程,属于复分解反应。水分子也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氢
- 无菌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昏睡昏睡(Somnolence)也称为想睡,是有强烈想要睡眠的欲望,或是睡眠的时间异常的长(嗜睡症)。昏睡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及其原因,可能是指平常在要睡着之前的状态、因为昼夜节律失调而进入的
- 鼻音化在语音学中,鼻音化(nasalization)指的是发音时,软颚会略降,使得部分气流能在嘴巴发出声音时从鼻子流出。一般来说,接在鼻音后面的母音会因为同化而形成鼻化母音。此外,闽南语、上海
- 黄帝外经《黄帝外经》首见于《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五,方技类之医经中,惟不见录经文。相关之书目为:《黄帝外经》三十九卷或三十七卷。另有《扁鹊外经》十二卷。又有《白氏外经》三十六
- 杰罗姆·布鲁纳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 Bruner,1915年10月1日-2016年6月5日),美国心理学家,他的贡献是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学习理论。 1915年10月1日,布鲁纳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毕业于杜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