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礼

✍ dations ◷ 2025-09-03 03:54:36 #吴守礼
吴守礼(1909年3月17日-2005年10月14日),字从宜,生于日治台湾台南州台南市,语言学家,主要研究中国文学和台湾话,亦擅长华语。吴守礼出生在台南市,在彰化和台中长大。台中州立第一中学校(二次大战后的台中一中)、台北高等学校(战后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台北帝国大学(战后改国立台湾大学)文政学部文学科东洋文学专攻(日本的东洋学主要指汉学)毕业。他与田大熊、黄得时是台北帝国大文政学部文学科东洋文学专攻仅有的3位台湾人毕业生,只有他留母校任助手。战后的1945年,他与黄得时被国立台湾大学代理校长罗宗洛聘为文学系中国文学副教授,成为台大文学系最早的本土师资。1947年8月1日,陆志鸿校长和钱歌川文学院院长任内,文学系分成中国文学系和外国语言文学系2个系。曾任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教育部国语教育辅导委员会委员。1963年升正教授,1973年退休。1996年受颁八十五年度教育部奖(补)助汉语方言研究著作“特殊贡献奖”。2000年,以九十二岁高龄,出版苦心编纂二十二年的权威字典《国台对照活用辞典》,全书收录近一万三千字,约六万条词目,总字数近五百万字。2001年获得行政院新闻局个人“图书主编金鼎奖”。2001年12月16日,以穷一生心志专注于语言文化的研究,成为第一届“总统文化奖”百合奖得奖者。他曾回忆自己在台北帝国大学时,读了郭沫若、罗振玉、容庚、于省吾等的著作,罗常培的《厦门音系》等书也看到了。他在台北帝国大学图书馆小川文库里读到许多闽南话、福州话、客家话、莆田话、潮州话的文献。注1:2000年开始,从宜工作室将《综合闽南台湾语基本字典初稿-手写本》重新使用电脑排版,并加上吴守礼生前未公开的手写资料(约原稿之两、三倍),在2014年夏季完成并出版《综合台湾闽南语基本字典-部分台国对照》。 补充资料共补在四套初稿中,分述如下:另外,作者以其精深的日文水准,撷取《台日大辞典》、《日台大辞典》、《台日新辞书》中,重要资料翻译增补,将古今学者的闽南语资料与作者的研究冶诸一炉,将手写初稿重新增补整理排版出书,方便不识日文者的台语查考与研究。 内文的华音如有ㄓ、ㄔ、ㄕ、ㄖ、ㄦ、ㄟ、ㄡ等出现时,不另特别注明为(华音)。内文中有的汉字所注的华音有些有很多音,此因从宜室工作者输入时查《康典》或新注音输入法所显示的所有音,而不知该字的确实注音,因此将所有的注音列出,烦请读者自行选用最适当者。

相关

  • 精神疾病精神障碍(英语:mental disorder),或称精神疾病,俗称心理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精神症状。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
  • 发作性嗜睡病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矿物杂酚油矿物杂酚油(英文:Coal tar creosote 或 Creosote oil),或工业用杂酚油,是一种从煤焦油或其他矿物油中蒸馏而成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品有时被称为杂酚油或木馏油,它和前两者
  • 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是一种因为呼吸频率增加而导致血液pH值上升的身体状况。是酸碱平衡失调的四大分类中其中一类。呼吸性碱中毒的病因主要是过度换气。过度换气时,二氧化碳被大量排
  • 急症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急诊医学,也被称为急症医学,为医学专科,
  • 隐秘部位隐秘部位、私密部位、私密地带、隐私部位、私处或下体(英语:intimate part,personal part,pubic area、private part或private zone;日语:プライベートゾーン),指人体出于礼仪、得体
  • 中央邦中央邦(印地语:मध्य प्रदेश,拉丁字母转写:Madhya Pradesh)。印度中部的一邦。在德干高原与恒河平原之间。首府博帕尔。邦境内有数条河流流经。16-17世纪时由贡德人统治
  • 西柏林西柏林(德语:West-Berlin;法语:Berlin-Ouest;英语:West Berlin)是对1949年到1990年间柏林西部地区的称呼。西柏林是自1945年二战结束后建立的英美法共同占领区,此地区在其存在期间行
  • 堕胎《如果墙壁会说话》是一部1996年在HBO所放映的电视电影,描述三位不同时期的女子所遇到与堕胎相关的困境,三个故事借由发生在同一栋房子中串连起来,发生时间分别为1952年、 1974
  • 成三问成三问(1418年-1456年),字谨甫(근보)、讷翁(눌옹),号梅竹轩(매죽헌)。本贯昌宁成氏。,朝鲜王朝前期学者,政治家。训民正音八位编者之一,亦是死六臣之一。他是都总管成胜之子,生于洪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