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毅中(1567年-1631年),字弘甫,号中山,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汝宁府光山县光州民籍(今河南省光山县)人,明朝政治人物,万历辛丑进士。谥文庄。
蔡毅中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蔡凤翘,担任平阳府同知。父亲蔡光,担任临洮府同知。幼年的蔡毅中即通晓《孝经》。父亲曾问他为何读书,他称愿成为“圣贤”。万历七年,河南己卯科乡试第十名中举。万历二十九年,会试第二百七十六名,殿试三甲第一百三十六名进士,改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当时百姓承担巨额矿税,蔡毅中选取《祖训》、《会典》,建议禁戒矿税监,收集成二卷,呈上明神宗。不久之后他陷入党争:当时大学士沈鲤与蔡毅中同乡,而沈鲤与首辅沈一贯不和。恰逢温纯任河南参政,在诸生中器重蔡毅中。温纯在担任都御史,奏疏得罪沈一贯。沈一贯怀疑此奏疏出自蔡毅中之手,是为沈鲤争势力,心里忌恨他。于是沈一贯乘考察之便,削蔡毅中官职,很久后蔡毅中才起任麻城县丞。很快以行人司副,被召见,提升为尚宝寺丞。却又因病回乡。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被削去官职。
天启初年,明熹宗即位后,起用前朝被废除官籍的人员,蔡毅中补任长芦盐运判官。之后屡升,担任国子监祭酒,晋升礼部右侍郎,兼任祭酒职位。当时杨涟弹劾魏忠贤反遭熹宗严加叱责,蔡毅中率部属上奏争辩:
现在魏忠贤没有冯保般的功绩,却极尽刘瑾的罪恶。二十四条罪状,没有一条不该追究。全朝的大臣们想在朝见后,跪地等待圣旨,魏忠贤却要皇上进后宫,不礼遇群臣。现在又想在皇上视学之日,群臣和太学的学生们当面叩拜陈书请求皇上,但是您却漫不经心。几天来,只要涉及魏忠贤的奏疏,都留在宫中扣住,这样隐瞒遮蔽,其中的情形能猜测吗?请将杨涟的奏疏下发给九卿科道,继续公开追究问询,即使不像刘瑾那般诛杀,却按冯保的办法惩处,则皇上恩威并举,与神宗相媲美。
奏疏送入宫中后,魏忠贤扬手大骂。蔡毅中便一再上奏请求回乡,熹宗不同意。此后,魏忠贤唆使党羽弹劾罢免了蔡毅中。他去世后,明思宗即位后,崇祯五年,追赠他礼部尚书,谥文庄。
蔡毅中是耿定向门生,曾经参与到耿定向和李贽的争辩中,并著有《焚书辨》攻击李贽。蔡毅中被罢免在家期间,曾纂修《万年县志》。此外撰有《注古文孝经》、《六经注疏》、《祖训节略注疏》、《濮阳子》、《胎产须知》、《馆阁宏辞》等,均失传。此外他还擅长诗作,辑入《沐天遗草》、《随搓小录》、《江西诗征》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