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赫伯特

✍ dations ◷ 2025-05-01 11:22:58 #英国诗人,十四行诗诗人

乔治·赫伯特(英语:George Herbert,1593年4月3日-1633年3月1日),英国诗人、演讲家和牧师。他家境良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在剑桥大学及国会都拥有很高地位。在剑桥三一学院时,他的语言和音乐成绩就十分突出。他本来打算成为牧师,但他的学问引起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注意,于是在国会待了两年。詹姆斯王死后,在朋友的鼓励下,他重新燃起对宗教的兴趣。1630年,他抛开凡尘,成为了英国国教会的圣职人员,担任圣安德鲁·伯莫顿小教区的神父了此余生。他对教区人民十分关心,经常在他们生病时为他们主持圣礼,为贫寒的家庭提供食物和衣服。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不懈的用一种精确的语言来创作宗教诗。英国国教会把2月27日作为他的纪念日。

赫伯特生于威尔士蒙哥马利的一个富有、有名望、有文化、崇尚艺术的家庭。他的母亲Magdalen是约翰·多恩的好友和资助人;他的哥哥爱德华、后来的谢尔伯利领主,是一位重要的诗人和哲学家,常被称为英国自然神论之父。赫伯特的父亲理查·赫伯特在他三岁时去世,留下十个孩子和一个寡妇。

从威斯敏斯特学校和三一学院毕业后赫伯特被选为所在学院的主研究员。1618年,他被指定为修辞学高级讲师。1620年被任命为剑桥宣讲员。他担任此职直到1628年。

1624年,他成为代表蒙哥马利郡的国会议员,颇受詹姆斯一世的赏识。然而国王于1625年去世,他的两个颇有影响力的资助人也在十年内死去。

1630年,他在威尔特郡的一个乡村教区——伦敦西南越75英里的博莫顿成为了教职人员。他在那儿讲道和写诗;并且用自己的钱重建教堂。

1633年他完成了题为题为《庙宇:圣诗及个人宣泄》的组诗,无论在词义和视觉形式上都模仿教堂的建筑风格。上帝和爱的主题被赫伯特处理得具有玄学意味。

赫伯特身体不好,担任神职人员后仅三年就因肺结核去世。据说临死时他将《庙宇》的手稿交给了尼古拉斯·费拉拉,一个英国半隐修团体的创立者,告诉他若这些诗“对那些忧郁而可怜的灵魂有益”便将他们出版,不然就烧掉。

托马斯·艾略特:“对邓恩来说,理智凌驾于感情之上,而赫伯特则让感性控制理性。”“如果认为赫伯特的诗仅仅对基督教徒有意义就大错特错了。”“对于每一位英诗的爱好者和研习者来说,赫伯特都是无法跳过的,无论是否信教。我这么说主要还不是因为那精湛的技巧、奇异的韵律、以及用词的妥帖,而是《庙宇》组诗那广博的内涵。”

W. H. 奥登:“我最愿意结识的两个诗人是威廉·巴恩斯和乔治·赫伯特。”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赫伯特的诗是一个虔诚心灵以诗人之眼和圣徒之爱来探索世界之谜的表现。在这里,诗歌有了最高尚的用途。”

相关

  • 声门声门(glottis)是两瓣声带之间的开口。在言语发生中,以声带的振动作为声音源的音称为浊音。声门是肺部压出的空气通过声带的出口。发生过程中牵涉到声门的音素称为声门音。声门
  • 尸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四十四个(三划的则为第十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尸部归于三划部首。尸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
  • 简朴简朴(1904年12月28日-2004年8月),又名立贵,字若素,湖北荆门人,中华民国少将。简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教于杭州警官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过军统局特
  • 废止排华法案《麦诺森法案》,又称1943年《排华法案》废止议案,是美国华盛顿州代表麦诺森和佛罗里达州参议员安德鲁在国会提出的,意在废除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开放中国人入境移民,也允许
  • 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不同组合产生的轨迹。等产量曲线与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 2019冠状病毒病美国疫情时间线2019冠状病毒病美国疫情时间线,介绍在2020年美国本土及领土内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发生的情况。1月1月2月2月3月3月4月4月过去15日过去15日 1月21日1月24日1月25日1月26日1月29
  • 初级与次级群体初级和次级群体(英语:Primary and secondary groups)之间的划分用于分析群体关系及其性质,从而鉴别两个社会组织的秩序。初级群体通常是小型社会团体(小型社会),主要着重在人际关系
  • 四条隆歌四条隆歌(しじょう たかうた,1828年10月17日-1898年11月24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到明治时代的华族、陆军军人。官至陆军中将正四位勋二等侯爵,曾担任元老院议官、贵族院议员。是权
  • 日省录日省录是1760年(英祖三十六年)到1910年(纯宗隆熙四年)为止,150年间记录历代朝鲜国王每天言行的日记书。1973年12月31日,被韩国政府指定为国宝第153号,做为手抄本共有2329册。现存的
  • 帕特诺-比希反应Paternò–Büchi反应(Paternò–Büchi),以意大利化学家 Emanuele Paternò 与瑞士裔美国化学家 George Hermann Büchi 的名字命名。羰基化合物与烯烃加成为�丁环体系的光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