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诱拐

✍ dations ◷ 2025-05-16 19:21:48 #儿童性诱拐
儿童性诱拐指的是犯罪者以友善态度或利诱等方式消除儿童的戒心,在取得后者信任后诱使或强迫其发生性行为。在许多案例中,这些儿童除了遭到性剥削外,还被迫卖淫或制造儿童色情产品。儿童性诱拐在世界各国都是犯罪行为,因为这种行径形同培养性奴隶,许多儿童因此被灌输错误的性知识,导致行为出现偏差。儿童性诱拐犯为了满足欲望,会以友善的态度亲近儿童,借此掩饰其真正目的。这些抱有性犯罪意图的犯罪者会设法消除儿童与父母的戒心,并透过一连串无害的举动达到自己的性意图。一开始,为了提高自己在对象孩童心中的地位,犯罪者会塑造自己为一个“特殊的好朋友”。他们会主动表示要送给对象孩童玩具、童书、甜食或其它能讨儿童欢心的礼物,唯一的“请求”就是要孩子陪犯罪者看几张图片或影像,并借由展示这些儿童色情图片或影像,试图说服孩童认可那些行为或对其产生兴趣。这些犯罪者的说辞听来通常无伤大雅,例如他们只是想为孩童进行性教育,或只是“恰巧”聊到性话题。然而他们的真正目的却是希望借此激发孩童对性的好奇,或至少使其不对性行为产生抗拒感。犯罪者的这些利诱与友好态度往往能博得儿童的信任与爱戴,并因此同意或不抗拒犯罪者的一些初步身体接触,例如拥抱或亲吻等,即使他们并不想要犯罪者这样。为了拥有亲近孩童的机会,犯罪者会先赢得父母或监护人的信任。他们会与这些监护者闲聊,讨论一些婚姻问题或其它这些成人遇到的挫折,借由安慰对方取得这些监护者的好感。犯罪者接着会将话题转到孩子身上,并透过一些无伤大雅的要求取得与之独处的机会。他们甚至可能自荐担任保姆或在监护者外出时主动帮忙照顾孩子,借此取得与孩童同睡一房,甚至同床的机会。除了在现实生活中找机会接触外,互联网的发达也为犯罪者提供犯罪媒介。利用网络的匿名性,犯罪者会假扮成孩童与目标交谈,进而提出见面的要求。2003年,微软公司对其即时通讯服务MSN的聊天室功能做出限制,以确保孩童不会有机会接触到成人提出的性要求。2005年,纽约州总检察长要求雅虎公司保证他们的聊天室功能不会被有心的犯罪者利用,而雅虎也承诺会对聊天室功能予以限制与管控。除了这两家公司的行动外,一些软件也被发明来帮助网络服务供应商监督网络上可能的性犯罪行为,以避免儿童性诱拐的产生。

相关

  • 营养营养(英语:nutrition)指食物中包含的热量及其他有利健康的成分。营养学是解释食物中营养素和其他物质与生物体的维持,生长,繁殖,健康和疾病相互作用的科学。人以及多数动物摄入食
  • 显微图谱《显微图谱》(Micrographia,又译为《显微制图》、《显微术》、《显微镜图集》、《显微图象》、《显微图志》、《微观图集》)是罗伯特·胡克的一部著作。这本书于1665年9月出版,
  • 21号染色体人类的21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是所有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含有大约47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1.5%。21号染色体的
  • 默里·盖尔曼默里·盖尔曼(英语:Murray Gell-Mann,1929年9月15日-2019年5月24日),美国物理学家和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因对基本粒子的系统分类的成功建立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而获得1969年诺贝尔
  •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农乐是朝鲜传统民俗音乐的一种,大多在室外由数十人一起表演,主要包括鼓、舞蹈和演唱。又名四物戏,主要以长鼓,锣,低音鼓,鼓演奏,故名。农乐最初源于集体农作文化,在农民作农活,乡村聚
  • 亚欧会议亚欧会议(英语:Asia-Europe Meeting,ASEM)是亚洲国家和欧洲国家的政府间论坛。该论坛是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1994年10月在访问法国时提出论坛的初步构想并得到了各有关国家的积极
  • OCLC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全称: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或译在线电脑图书馆中心、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创建于1967年,最初名为俄亥俄学院图书馆中心(Ohio College Libra
  • 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荷兰语:Johannes van der Waals,1837年-1923年),荷兰物理学家,曾任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对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所作的工作。获得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
  • 鹰嘴豆泥鹰嘴豆泥或鹰嘴豆沙(阿拉伯语:حُمُّص‎、拉丁化:Hummus)是黎凡特食物。鹰嘴豆泥常与蔬菜、面包和烤肉一同供应。鹰嘴豆泥可以含有柠檬、大蒜、芝麻酱和辣椒。作为主材料的
  • 腕垂症腕垂症,又称垂腕症或垂腕,此病症是手腕和手指的伸张肌局部痳痹。疾病可能轻微或严重,可能临时或永久性的。可能为单侧桡神经损伤后的现象,或双侧皆受到影响,如重症肌无力、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