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登堡计划

✍ dations ◷ 2025-07-20 22:54:21 #数字图书馆,内容开放

谷登堡计划(Project Gutenberg,缩写:PG),由志愿者参与,致力于将文化作品的数字化和归档,并鼓励创作和发行电子书。该工程肇始于1971年,是最早的数字图书馆。其中的大部分书籍都是公有领域书籍的原本,谷登堡计划确保这些原本自由流通、自由文件格式,有利于长期保存,并可在各种计算机上阅读。截至2018年7月,谷登堡计划声称超过57,000件馆藏。

在可能的情况下,发布的格式是纯文本文件,但也包括其他格式,如HTML、PDF、EPUB、MOBI、Plucker(英语:Plucker)。大多数版本使用的语言是英语,但也可以有许多非英语的作品。有多个相关项目,提供更多的内容,包括区域性的和特定于语言的作品。谷登堡计划也密切联系Distributed Proofreaders(英语:Distributed Proofreaders),一个校对扫描文本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社区。

谷登堡计划由Michael Hart(英语:Michael S. Hart)(1947年-2011年)于1971年启动。当时Hart是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他获得了学校材料研究实验室中Xerox Sigma V大型计算机的使用权限。通过和善的操作员,他得到一个几乎没有时限的帐号,后来估算这价值约100,000乃至100,000,000美元不等。Hart想通过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作为这份馈赠"物有所值"。

这台计算机是阿帕网(全球互联网的鼻祖)的15个节点之一。Hart认为有朝一日公众都可以接触计算机,因而他决定将书籍电子化,供人们自由使用。刚好他背包里有一份美国独立宣言,该宣言也就成了谷登堡计划的的第一份电子文本。

该工程的命名是为了纪念约翰内斯·谷登堡,他是一位德国15世纪的印刷商,通过推广使用活字印刷术推动了印刷机的革命。

1990年代中期,Hart在伊利诺伊本笃会学院进行该项目,更多的志愿者参与了进来。在图像扫描仪和光学文字识别软件得到改进并被广泛使用前,大部分文本都是靠手工输入。

Hart后来与卡内基梅隆大学达成协议,由对方主导谷登堡计划的财务。随着电子文本的增加,志愿者开始替代Hart,进行日常的维护操作。

2000年,非营利组织谷登堡计划著作归档基金会 (The Project Gutenberg Literary Archive Foundation Inc) 在密西西比州获准成立,以处理相关的法律事务。给谷登堡计划捐款可以得到减税的优惠。工程的长期志愿者Gregory Newby成为基金会的第一任首席执行官。

同样是在2000年,Charles Franks启动了分布校对员项目,志愿者从而可以将扫描的文本通过互联网共享发布。该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加入PG的数量与种类,新的志愿者也可以更容易地贡献力量。

意大利志愿者Pietro Di Miceli开发、管理了第一个谷登堡计划的网站,并着手对在线工程进行编目。在他参与的10年间(1994年-2004年),网站获得了不少奖项,常被收录到"最佳网页"列表,这也提高了工程的知名度。

2004年开始,启用了新的在线目录,PG内容更容易浏览、获取和链接。

谷登堡计划现在由位于北卡罗莱纳大学的ibiblio主办。

到2018年4月为止,谷登堡计划已经收录了57,000部书籍,平均每周将新增50部。

其中主要是西方文化传统中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小故事、戏剧,除此之外,PG也收录食谱、书目以及期刊。另外还包括一些非文本内容,比如音频文件、乐谱文件等。

收录中主要是英文作品,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荷兰语、芬兰语以及中文等不同语言的著作。

在可能的情况下,谷登堡以纯文本的格式发布,主要使用ASCII字符集,也常被扩展为ISO-8859-1,而中文书籍几乎全部都是以Big5(大五码)纯文本格式发布。志愿者提交时也可能会采用其他格式,最常见的是HTML。不容易编辑的格式,比如PDF,对于谷登堡计划的目标而言并不合适,但还是有一些这样的格式被提交。近年来,有关于XML格式的讨论,但相关进展还比较缓慢。

Michael Hart在2004年有言“谷登堡计划的使命很简单:‘鼓励电子书的创建与发布。’”

工程的一个口号是“推倒愚昧与无知的藩篱”,就像20世纪早期公共图书馆的兴起,谷登堡的志愿者志在继续推广文字读写,从而更好地继承文化遗产。

谷登堡计划的运作方式不是集中式的,例如,没有一项选择政策来指定要添加哪部著作,志愿者只是针对他们感兴趣的或者手头有的著作,进行工作。

谷登堡计划根据美国著作权法对其电子书进行著作权验证。只有著作权过期者才可以加到PG文件中来,著作权失效的记录将保存以备未来参考。

与其他数字图书馆的项目不同,谷登堡计划不会在其出版物上声明新的著作权,从而鼓励自由再加工、再发布。

PG的大部分书籍都依照美国的著作权法律,作为公有领域发布。其中有两种书籍,一种书籍的前段会带有谷登堡计划的商标,这意味着对书籍的再利用有少量的限制,限制内容写在电子书的授权条款里头(例如修改后再发布,或者商业用途)。而如果电子书的前段没有使用商标,作为公有领域的书籍就可以不受限地再利用。

谷登堡计划也发布了一些受著作权保护的书籍,根据著作权所有者的说明,就有进一步的限制。

1998年的美国参议员桑尼·波诺(英语:Sonny Bono)提出并被投票通过的著作权期限延长法案(英语:Copyright Term Extension Act),将现存的著作权延长了20年。这导致本来在美国将变成公有领域的许多书谷登堡计划将无法添加。

谷登堡计划的书籍被指学术上不够严格,比如,缺少版本使用详情介绍,缺少最初版的封面,缺少校订工具。通过比较新旧版本,可以看到新版的电子书已经有较大改进。大部分新版的电子书都保留了版本信息以及封面。

谷登堡计划的所有姊妹项目都是独立的组织,但具有同样的理念,并获准使用谷登堡计划的商标。它们一般专注于某些族群或语种。

尽管Projekt Gutenberg-DE(英语:Projekt Gutenberg-DE)数年前被获准使用谷登堡的名称,但由于其理念不同,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将其看作谷登堡的姊妹站。Projekt Gutenberg-DE对其产品设定著作权,并将其文本限制为可浏览的网页版。

也有一些受谷登堡计划启发而创立的项目,详情可参见数字图书馆项目列表。

相关

  • 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注音第二式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或称注音第二式、注音二式、国音二式,是中华民国在1980、90年代采用的译音系统。注音第二式属于国语罗马字拼写方案,中华民国教育部出面邀集学者进行修订,19
  • 穆罕默德·纳希德穆罕默德·纳希德(迪维希语:މުހައްމަދު ނަޝީދު ,拉丁转写:Mohamed Nasheed,1967年5月17日-),马尔代夫共和国前任总统。纳希德1989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
  • 锋面锋(英语:frontal surface)是指冷暖气流相遇所形成的一个面,是为冷暖气团交界面,通常也会伴随低压槽。锋面为中尺度系统。锋面依照性质分为四种,为别为冷锋、暖锋、滞留锋(或静止锋)
  • 子宫颈内口子宫颈内口(或者称为子宫颈或宫颈内口的内部孔)是内部狭窄的子宫结构,可在子宫表面的中间部分观察得到。
  • 鲜芋仙鲜芋仙,是一家台湾的连锁甜品专卖店,成立于2007年。
  • 欺骗欺骗是一种误导他人、隐瞒真相,或者推广假的想法、概念或信念的一种行为或陈述。欺骗常被用以取得个人利益或优势。欺骗常被用于掩饰、宣传、幻术(sleight of hand)、隐瞒、分
  • 施罗德投资施罗德投资集团(Schroders plc),在世界金融市场上拥有超过200年经验,总部位于伦敦。其股份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更成为富时100指数成份股。施罗德有两类股票:投票权(SDR.L)以及非投
  • 吴学周吴学周(1902年9月20日-1983年10月31日),谱名同棠,字萼晖,号化予,江西萍乡人,中国物理化学家,中国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学周于1920年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化
  • 谭家菜谭家菜,又称榜眼菜,为官府菜中的代表,融合了广东菜和北方菜自成菜系。其风味咸甜适中,南北皆宜,尤以烹调海味最为著名。相传是清末官僚,祖籍广东的谭宗浚到北京当翰林后所创立,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