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羽盗龙
✍ dations ◷ 2025-11-12 11:55:46 #长羽盗龙
长羽盗龙属(属名:Changyuraptor)是生存于白垩纪前期的驰龙科恐龙,可能和西爪龙并列为最大型的小盗龙类(不考虑分类地位存疑的天宇盗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的义县组地层,是已知最大型的“四翼恐龙”,具有颇长的足羽和尾羽,其中尾羽最长超过 29 公分,是迄今发现尾羽最长的非鸟恐龙。目前对长羽盗龙的认识都来自唯一一具化石,即正模标本(编号 HG B016)。由南非开普敦大学对其分析显示,该个体已经完全成年,且至少已满五岁。由测量得知正模标本个体全长(由吻部前端至尾羽末端)达 1.32 米,前翅翼展长约 1.15 米,臀高 33 公分,体重估计有 2 至 4 公斤,整体体型和现今的火鸡相去不远,但在历来发现的所有“四翼恐龙”中却是最大的,甚至比过去所发现最大的小盗龙类个体还大了至少 60%。保存良好的正模标本显示,长羽盗龙和其他小盗龙类一样,全身都长有羽毛,且前后肢上的羽毛已经发达到形成翅膀,足以提供飞行功能。特别长的尾羽是长羽盗龙最显著的特征,尤其是保存下来的中央尾羽对,全长经测量达 29.27 公分,是迄今所有非鸟恐龙中羽毛最长的。综观中生代,只有孔子鸟的尾羽比长羽盗龙还要长,而这对尾羽的末端明显缺失,显示长羽盗龙的尾羽长度可能更长,甚至可能成为中生代最长的羽毛。此外,保守估计,这对中央尾羽的长度超过长羽盗龙尾部长度的一半,相当于其体长(不考虑羽毛的身体长度)的 30%,相较之下,近亲小盗龙的尾羽最长大约只有尾部长度的三分之一。和其他四翼恐龙一样,长羽盗龙很可能也以飞行或滑翔的方式在树林间移动。在空气动力学上,具有细长尾羽的尾部有助于减缓下降时的速度,亦增加飞行时的稳定性,对于长羽盗龙这类体型相对较大的飞行动物而言,这点在安全着陆上至关重要,同时也大大提升攻击猎物的准确度。长羽盗龙化石所位处的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属于副热带或温带的气候,夏季湿热而冬季干冷,为以银杏和针叶树为主的森林环境。该地层是热河群的一部分,因其保存许多有羽毛恐龙的热河生物群而闻名,绝大部分的小盗龙类即属于该生物群。
相关
- 鼻子整形鼻外观整型手术 (英文:Rhinoplasty)、又被称为隆鼻,是一种将鼻子的外观进行调整或重建的一种行为,主要诉求为使鼻子更加的美观,常用于解决一些因意外引发的鼻部外伤,或由于先天性缺
- 泛种论泛种论,或称胚种论、宇宙撒种说(英语:Panspermia,希腊语:πανσπερμία ),是一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
- 木瓜木瓜可以指以下事物:
- 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英语:Ribonucleic acid),简称RNA,是一类由核糖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聚合而成的线性大分子。自然界中的RNA通常是单链的,且RNA中最基本的四种碱基为A(腺嘌呤)、U(尿嘧
- 亚瑟·凯莱阿瑟·凯莱(英语:Arthur Cayley,英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
- 麦角约50种, 包括: C. africana C. fusiformis 雀稗麦角菌 C. paspali C. purpurea C. sorghi C. zizaniae麦角是谷类作物(如小麦)被真菌感染所形成的黑色子实体。它是由多种叫做
- 达因达因(英语:Dyne)在物理学中是一个力的单位,特别用于厘米-克-秒(CGS)单位系统。其符号是dyne,命名自希腊文δύναμις,意思是“力量”。1达因等于10-5牛顿。更进一步,达因可以定义
- 太平洋垃圾带太平洋垃圾带,又亦作称太平洋垃圾岛,是东太平洋上从美国的加州到夏威夷州的一个巨型垃圾积聚范围。在太平洋,北太平洋环流系统是相对静止的区域,此区主要为副热带高压带,水流旋转
- 1981年-1990年这是一个1981年-1990年的完整载人航天飞行列表,其中包括后间的礼炮计划、和平号太空站及航天飞机计划的开始。
- 建州三卫建州三卫是中国明代为统治东北建州女真所居地区而设立的三个卫,包括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其首领大多为女真族世袭领袖。其中建州卫建于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