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尚可喜
✍ dations ◷ 2024-12-22 20:56:01 #尚可喜
尚可喜(1604年8月25日-1676年12月4日),字元吉,号震阳,初为明朝东江军将领,后投降后金(清),为清初五位汉王之一。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后迁至北直隶真定府衡水县,万历四年(1576年)其祖父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都司海州卫(今辽宁海城)。生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随父尚学礼加入东江军,积功至副总兵。崇祯七年(1634年)投奔后金,授总兵职,崇祯九年(1636年)受封智顺王,顺治六年(1649年)封平南王,康熙十四年(1675年)晋封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1676年)去世,谥敬。其父尚学礼,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年幼时随父尚继官迁居辽东海州卫。辽阳陷落后,家人罹难。遂投奔辽东巡抚王化贞,授千总职,追随明将毛文龙深入敌后,袭击镇江,取得“镇江大捷”。毛文龙开镇东江后,尚学礼多次跟随毛文龙作战,积功至都司。天启四年三月二十四日(1624年5月11日),尚学礼在旋城(今辽宁省庄河市境内)巡逻时,遭遇后金军,力战殉国。尚可喜长兄尚可进,生于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亦为辽东名将,明崇祯六年(1633年)阵亡于对后金的作战中。尚可喜从军后,效命于东江总兵毛文龙帐下。官至广鹿岛副将。及至1629年袁崇焕斩毛文龙,皮岛总兵沈世奎接任,排挤原毛文龙旧部。明崇祯七年(1634年),沈世奎诳尚可喜至皮岛,意图诬以罪名,加以谋害。此事为尚可喜部下许尔显等人侦知,尚可喜遂有去意。于是,遣许尔显、班志富诸部下前往沈阳,与后金接洽。皇太极闻之,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天助兵”。尚可喜携麾下诸将、辖下五岛军资器械航海归降。皇太极出城30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发还先前所俘虏的且能找到的尚可喜家族成员共计27人(彼时后金所俘100余人,尚可喜二位夫人乱中自尽)。旋即封总兵官。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加封孔有德恭顺王、耿仲明怀顺王、尚可喜智顺王,此清初“三顺王”。并将海州赐尚可喜为封地,家口旧部安置于此。受到皇太极极高礼遇。松锦之战中,从攻松山、杏山等地,立下战功。后随多尔衮征讨朝鲜,迫使朝鲜国王李倧签订城下之盟。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随清军入关,随豫亲王多铎南下,兵至湖北鄂州(今武昌),后回师海州。顺治六年(1649年)官封“平南王”,赐金印、金册,与“靖南王”耿仲明携家口旧部进军广东。沿海州、山海关、天津、登州、武昌、岳阳、南韶、肇庆,最后直至广州。行至武昌,由于部下违反军法,靖南王耿仲明畏罪自裁,由其子耿继茂接任,两路大军同归平南王节制。清顺治七年春,平靖大军抵达广州城下,围城长达10个月。
到1650年十月下旬,清军各项准备工作均已就绪,尚可喜、耿继茂下令全力进攻广州,总兵连得成、班志富、郭虎、高进库首先攻克广州西关。十一月初,一日,清军集中炮火轰击西北角城垣。第二天该处城墙已被轰塌三十丈,尚可喜、耿继茂亲临前线督战,指挥清军从阙口攻入城内。在巷战中,明军官 兵被杀六千多名,总兵范承恩被擒。南明总督杜永和见大势已去,同“伪伯张月、李四、李五、水师伪总兵吴文献、殷志荣等俱由水路逃去,大小船只千余一时奔窜出海”。清军占领广州全城后,疯狂地进行屠杀、奸淫、抢劫,一位外国传教士记载:“大屠杀从十一月二十四日一直进行到十二月五日。 他们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残酷地杀死,他们不说别的,只说:杀!杀死这些反叛的蛮子。”中国史籍也记载:顺治七年尚可喜、耿继茂“再破广州,屠戮甚惨,居民几无噍类。浮屠真修曾受紫衣之赐,号紫衣僧者,募役购薪聚胔于东门外焚之,累骸烬成阜,行人于二三里外望如积雪。因筑大坎痤焉,表曰共冢。”番禺县人王鸣雷写了一篇声泪俱下的祭文,摘录一段以见当日情状: ……甲申更姓,七年讨殛。何辜生民,再遭六极。血溅天街,蝼蚁聚食。 饥鸟啄肠,飞上城北。北风牛溲,堆积髑髅。或如宝塔,或如山邱。便房已朽,项门未枯。欲夺其妻,先杀其夫;男多于女,野火模糊。羸老就戮,少者为奴;老多于少,野火辘轳。五行共尽,无智无愚,无贵无贱,同为一区。……广东著名文人邝露就是在这次屠城中遇难的。 十一月攻陷广州城,大肆屠杀城中居民,后世称为“广州大屠杀”。广州城当时人口大约40万,死难者约五分之一
,《广州市志》记载“死难70万人”。尚可喜与耿继茂二王同在广州建立王府,放纵部属为害当地人民。广东左布政使胡章曾经上疏弹劾二王,指控包括二王所部将士掠辱士绅妇女,结果二王未受惩处,胡章反而被指诬告而获罪。其后高要知县杨雍建内迁给事中,上疏陈述广东滥役、私税诸大害,又谓:“一省不堪两藩,请量移他省。”1660年耿继茂移镇福建,尚可喜专镇广东。尚可喜的广州王府故址为今广州市越秀区的人民公园。1655年首次上疏以“痰疾时作”请求归老辽东,为顺治皇帝以“全粤未定”挽留。在东南沿海打击海盗,上书朝廷取消迁界禁海之命令,获得当地百姓支持。尚可喜在广东私市私税,“每岁所获银两不下数百万”,用以支付高昂的军费开支。康熙十二年(1673年),尚可喜因与其长子尚之信不和,上书朝廷请求归老辽东,以次子尚之孝袭爵留守广东。不久尚之孝因兄弟之争主动辞退,康熙帝顺势宣布裁撤尚藩,间接引发三藩之乱。康熙十五年二月(1676年),尚之信发兵围困其府邸,夺取广东最高指挥权,响应吴三桂叛乱。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棺椁暂厝于广州大佛寺,1681年归葬海城凤翔山,后又迁葬海城市八里镇大新村文安山。康熙皇帝派遣亲王于归葬道路三次拜祭,亲自撰写御赐功德碑碑文,并置两个四品佐领为平南王守陵,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其子尚之信在“三藩之乱”中以观望态度守卫广东,保存实力。1677年降清后,袭爵平南王,加封太子太保。1680年尚之信被康熙赐死,年52岁。1604年(明万历三十二年)农历八月初一(西历1604年8月25日)生于海州卫(今辽宁海城);1623年(明代天启三年)从军;1625年(明天启五年)其父尚学礼偷袭后金首都未成,战殁于阵;1633年(明崇祯六年)长兄尚可进战殁于阵;1634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率部航海弃明投金,部队被封为“天助兵”,发还被俘人口,封总兵官;1636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大清,改元崇德,加封“智顺王”,移师海州;1644年(清顺治元年)尚可喜随摄政王多尔衮入关;1645年(清顺治二年)随豫亲王多铎南下,挥师湖北,后复归海州;1649年(清顺治六年)尚可喜被封为平南王,赐金册、金印,率家口旧部南征广东;1650年(清顺治七年)与耿继茂攻下广州城,进行“广州大屠杀”,城中死者数万(一说70万人西方人说10万人),在广州营建府邸;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首次上疏归老辽东,为顺治皇帝挽留,上疏谏止迁界禁海获准;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第十一次上疏归老辽东获准,不意吴三桂于云南起兵反清,耿精忠举兵响应,朝廷命令留镇广东。吴三桂致书尚可喜,劝其反清。尚可喜将吴三桂的劝反书呈报给朝廷,以表忠心;1675年(清康熙十四年)朝廷加封尚可喜为平南亲王,在广州镇海楼召集画师绘七幅画像传世;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二月,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发兵围困尚可喜府邸,响应吴三桂叛乱,同年十月二十九日(西历1676年12月4日)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给谥曰“敬”,棺椁暂厝广州大佛寺;1677年(清康熙十六年),尚之信投降清兵;1681年,按照尚可喜的遗嘱,将可喜归葬奉天海城。顾城:尚可喜、耿继茂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清朝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反讽)
相关
- 纤维杆菌门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只包括纤维杆菌属(Fibrobacter)一个属。纤维杆菌属生活在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在其细胞周质中有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使动物能够吸
- 基因组学基因组学(英语:Genomics),或基因体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科。该学科提供基因组信息以及相关数据系统利用,试图解决生物,医学,和工业领域的重大问题。基因组学能
- 自我哲学自我哲学(英语:philosophy of self)是一个经验主体与所有其他的事物区别的身份条件。当代有关自我本性的探讨与人格本性、个人身份相关的讨论有所不同。“自我”一词有时被认为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英语: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是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跨政府机构,办公地点设在法国的里昂。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和促进对
- 黄体制剂黄体制剂(英语:Progestin)是一种合成的孕激素,与孕酮有类似效果。Progestin的两种最重要用途为激素避孕(英语:Hormonal contraception)(独立或与雌激素一同使用)以及作为激素替代疗法
- 疣微菌科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一门被划出不久的细菌,包括少数几个被识别的种类,主要被发现于水生和土壤环境,或者人类粪便中。还有很多未被成功培养的种类是和真核宿主共生的,包括
- 牌匾匾额是一块写上文字的牌子 (通常是木板),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大门的正上方,通常是说明建筑物的名称。挂在小船的牌子称为舫匾。匾额出现于中国及其他东亚地区的建筑物
- 舒必利舒必利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关疾病的苯甲酰胺类药物(商品名:Meresa, Bosnyl, Dogmatil, Dolmatil, Eglonyl)。舒必利更常用于欧洲
- 祭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函可案函可案发生于顺治四年(1647年)的清朝第一起文字狱。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四月,一位法号函可的和尚,原是明朝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因藏有“逆书”《再变记》而遭到满洲大将巴山、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