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姓

✍ dations ◷ 2025-09-11 10:25:29 #茆姓,汉字姓氏

茆姓,属于汉字姓氏的一种。源于姬姓,最早的起源可能是来自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其子受封于茅邑,该国灭亡后,其后裔分为两支,分别为茆姓、茅姓。

茆姓与茅姓同源。《姓氏考略》注引《路史》:“祭公后有茆氏。”《中国古今姓氏大辞典》:“或云茆氏即茅氏。祭公,周公子。故此当系出姬姓。”《通志·氏族略》记载:“茅氏,周公之后也。今济州金乡是其地。子孙以国为氏。”

《希姓录二十六厚》记载:“茆氏:周公之后。” 茆姓源于周朝宗室姬姓,为周文王之子周公旦后裔,也即是黄帝后裔。《姓源》云:“茅伯之后。茆姓始祖为周公旦的第三子,受封于茅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南),世称茅叔,后建立茅国,王族子孙均以国名“茅”为姓,遂成茅姓。茅国与邹国接壤,约公元前760年为邹国所灭。邹王号令灭茅三千里,茆姓族人大遭屠杀。茅国幸存者自此一分为二,一支仍以茅姓,而另一支改为茆姓(古时茅与茆相通),由族祖茆伯率领迁徙至北京西北绿野郡(现在的河北省赤城县东卯镇周边)居住,成为茆姓的发祥之地。

据江宁、盐城、肥东、芜湖、沭阳等地的《茆氏宗谱》记载:宋高宗时,茆姓远祖茆极普官至正治上卿,加授资德大夫。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入侵,茆极普、茆极昌、茆极智等叔兄弟八人率茆姓后裔自绿野郡随宋南迁至金陵。其中茆极普一支在江宁通济门外居住,茆极昌、茆极智携子孙至苏州阊门居住生息。后因“明洪武赶散”(明太祖初年的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但在《明史》、《太祖实录》等正史中没有记载,各地方志中也缺乏线索)之因,茆极昌、茆极智二系之后从苏州四门迁徙到安徽、山西、江西和苏北等地居住生息。故今江苏连云港、盐城、沭阳、金湖、江宁、江浦、姜堰、扬州、涟水,上海松江,江西奉新,安徽芜湖、巢湖肥东、霍邱黄潭河、泾县、贵池,山西太原、大同,甘肃徽县等地均有茆姓族人分布。

由于受到汉化,属于南岛语族的平埔族放弃原有的姓氏,改采汉姓。茆姓就是其中之一。

相关

  • 重建派犹太教重建派(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玛丽埃塔玛丽埃塔(英语:Marietta)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科布县中部的一个城市。根据2000年的 人口普查结果, 玛丽埃塔的总人口是58748。2008年, 玛丽埃塔的市长是Bill Dunaway.历史 |
  • 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学名:ParaHoxozoa)是真后生动物的一个演化支,包含扁盘动物门、刺胞动物门与两侧对称动物,为栉水母动物门的姊妹群。副同源异形基因动物因拥有同源异形基因/副
  • 本省人本省人为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之后产生的名词,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战投降前就已定居台湾的人,主要是指河洛人与客家人,而原住民也被中华民国政府列入本省人的范
  • 美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第1617(2005)号决议称之)(英文: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缩写:FATF;法文:Groupe d'action financière,缩写:G
  • 享元模式享元模式(英语:Flyweight Pattern)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它使用共享物件,用来尽可能减少内存使用量以及分享资讯给尽可能多的相似物件;它适合用于当大量物件只是重复因而导致无法
  • 艾力克斯·霍诺德艾力克斯‧霍诺德(英语:Alex Honnold,1985年8月17日-)是一位美国野外攀岩者,曾因在国家公园的大岩壁上的独攀而闻名。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独攀酋长岩的人,并
  • 国际化域名国际化域名(英语:Internationalized Domain Name,缩写:IDN)又称特殊字符域名,是指部分或完全使用特殊的文字或字母组成的互联网域名,包括法语、阿拉伯语、中文、斯拉夫语、泰米尔语
  • 囊舌总目囊舌类动物(学名:Sacoglossa)是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泛有肺类支序之下的一个支序,皆为细小的海螺及蛞蝓,以吸食藻类生物细胞内的养份为生。当这些囊舌类动物从藻类生物的细胞抽取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