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合酶

✍ dations ◷ 2025-05-15 22:54:57 #ATP合酶
三磷酸腺苷合酶或ATP合酶,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一种,在这里并特指F类的FoF1ATP合酶(F Type FoF1 ATP Synthase)。它利用呼吸链产生的质子的电化学势能,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来进行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ATP是大多数生物体中细胞最常用的“能量通货”。 它由二磷酸腺苷(ADP)和无机磷酸盐(Pi)形成。 ATP合酶催化的总体反应为:ATP合酶由两个主要的亚基Fo和F1组成,它们具有允许ATP产生的旋转运动机制。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蘑菇状的F型ATP酶可以在真核细胞的粒线体内膜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观察到。在真核细胞中,ATP合酶存在于线粒体的内膜,Fo亚单位存在于膜内,F1当前,原核生物的F型ATP酶的结构已经比较清楚了:真核生物的F型ATP酶F1单元的种类的数量与原核生物相同、Fo单元的结构与原核生物相似,但是亚单位的数量不是很明了。ATP合酶的F1部分是亲水性的,并且负责水解ATP。 子单元 α {displaystyle alpha } 和 β {displaystyle beta } 创建一个具有6个结合位点的hexameter。 其中三个是催化无活性的,并且它们结合成ADP。FO是具有八个子单元的和跨膜环的水不溶性蛋白质。F1 单元催化以下ATP合成反应。F1单元催化的反映是可逆的,在进行离子运输时,进行ATP水解反应。Fo单元形成离子通道,质子可以从中通过:当质子利用电化学势能通过Fo单元时,可以带动和其连接的轴(γ亚单位),改变F1单元的结构,进而调节F1单元与ATP和ADP:Pi的结合能(Binding Energy),降低ATP生成的活化能,达到ATP合成的目的:在ATP酶的酶学模型中,验证其γ轴是否旋转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英国自然杂志(vol. 386, pp. 299–302)刊了日本科学家题为"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rotation of F1-ATPase"的文章,报道了ATP合成酵素F1单元可以通过水解ATP造成γ亚单位(轴)的旋转,并进行了单分子观察和录像、该论文证明了保罗·博耶的“ATP合酶的旋转理论”。同年保罗·博耶,约翰·沃克和延斯·克里斯蒂安·斯科因ATP合酶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 其他(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乙醇代谢(ALDH2)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

相关

  • 症状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症状(英语:symptom)又称病状,医学术语,在疾
  • 心脏外科学心脏外科,指外科医师在心脏、主动脉或血管上进行手术。通常包括心脏移植(换心)、先天性心脏病外科、瓣膜病外科、冠心病外科、大血管外科。以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利用冠状动脉
  • 头孢唑肟头孢唑肟(英文名Ceftizoxime)也称为“安保速灵”“安普西林”“头孢去甲噻肟”“去甲噻肟头孢菌素”或“去甲酰氧甲基唑肟头孢菌素”,是一种不经肠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常以头孢唑
  • 身高身高,又称身长,是指一个人从头顶到脚底的身体长度。成年人的身高有一个标准范围,并且在同民族同性别内部遵循正态分布。身高的标准范围可以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σ)定义的z-scor
  • 高阶学习词典高阶学习词典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单语学习词典,即为正在学习一门外语且其使用这门外语的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B2水平(或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四级)的学习者编写的词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英语: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缩写为PUMC)位于中国北京,1917年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为蓝本建立,是中国第一所开设八年制临床医
  • 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塔德乌什·赖希施泰因(波兰语:Tadeus Reichstein,1897年7月20日-1996年8月1日),波兰出生的瑞士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
  • 丝氨酸内肽酶丝氨酸蛋白酶是一个蛋白酶家族,它们的作用是断裂大分子蛋白质中的肽键,使之成为小分子蛋白质。其激活是通过活性中心一组氨基酸残基变化实现的,它们之中一定有一个是丝氨酸(其名
  • 乳状体乳状体(Mammillary body)是下丘脑中被灰色物质覆盖着的一对白色乳突,跟其他大脑结构组成边缘系统。 它们由两组核组成,即内侧乳核和外侧乳核。神经解剖学通常将乳状体归入下丘脑
  • 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Emil Adolf von Behring,又译艾摩·阿道夫·比瑞格,1854年3月15日-1917年3月31日)是一位德国医学家、细菌学家和血清学家。他因研究了白喉的血清疗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