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尔摩沙远征
✍ dations ◷ 2025-04-03 17:41:21 #福尔摩沙远征
福尔摩沙远征(英语:Formosa Expedition),又称1867年台湾远征,是美国针对福尔摩沙(也就是今日的台湾)的一次“报复性远征”。远征因罗妹号事件而引起。三桅帆船罗妹号在台湾海岸搁浅,船员遭岛上排湾族原住民出草杀害。美国海军及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报复,一名美国军官被原住民狙击阵亡,美军于是鸣金收兵,后来事件在美国外交官李仙得协调下,排湾族总头目卓杞笃承诺不再杀害西洋的船难者,事件落幕。1867年3月(同治六年),美国商船罗发号(Rover,又译罗妹号)自汕头开往牛庄,途经台湾海峡时,遭风浪吹袭漂流至该岛南部屏东七星岩触礁沉没,遇难船员在狮龟岭海岸一带登陆(位于恒春半岛上,今垦丁附近),一上岸就遭到龟仔甪社(今垦丁国家森林游乐区旁社顶部落)的排湾族原住民出草攻击,船长亨特(J. W. Hunt)夫妇等十三人惨遭杀害,史称罗发号事件。唯一幸免的粤籍水手逃至打狗(今高雄),并向当地官府报告,惟时清朝政府以枋寮至鹅銮鼻是不载版图(意生番地),而消极处理。当时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闻讯后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达台湾府,希望能与原住民直接联系,但被拒绝上岸。1867年6月13日,美国海军两艘战舰载送181员海军官兵在台湾东南岸登陆,兵分两路,分别由哈特福号中校指挥官乔治·贝尔纳普(英语:George Belknap)及海军少校亚历山大·史密德·麦肯齐领导,在不熟悉当地地形的情况下,于未纳入清朝版图的丛林中行军,遭排湾族人以火枪伏击,麦肯齐战死于垦丁,但美军放弃原定并占领部落的目标,并撤至舰上。美国驻厦门领事李仙得闻讯后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达台湾府,希望能与原住民直接联系,但被拒绝上岸。1867年6月,美国海军派军舰二艘、水兵181名远征,在英国商人毕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陆,惟仍遭台湾原住民伏击得手,远征军指挥官麦肯齐战死,美军撤退,美国政府态度转趋强硬。见到美国政府态度强硬,清廷才惊觉事态严重,恐开罪美方,便命令台湾总兵刘明灯率兵士500员进发,至柴城一带(今屏东车城乡)受阻于排湾族十八番社的抵御。刘明灯乃与首领卓杞笃见面,企图说服解散聚集的原住民。李仙得见清廷方面亦不得要领,自偕同“通事”六人于9月4日扺台,刘明灯不得已9月10日率兵随行,9月23日到达琅
相关
- 岛根大学岛根大学岛根大学(しまねだいがく,Shimane University)位于岛根县松江市(本部、法文学部 、教育学部 、综合理工学部 、生物资源科学部 )和出云市(医学部)的日本国立综合大学。2003
- 异常异常行为(或功能障碍行为)是一种行为特征,归因于那些被认为是罕见或功能障碍的病症。由社会不接受的行为组成,行为在非典型或不寻常的情况下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并且导致个体活动受
- 还原性金属性或还原性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失电子能力越强的粒子所属的元素金属性就越强;反之越弱,而其非金属性就越强。一般地,元素位置在同一周期越靠
- SClsub4/sub四氯化硫是一种浅黄色的晶体,化学式为SCl4。它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超过242K就会分解成二氯化硫和氯气。在193K下用氯处理其他硫的氯化物可得四氯化硫:它的结构可能是离子晶体
- 格罗宁根格罗宁根省(荷兰语:Groningen 荷兰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正丁硫醇正丁硫醇,学名为1-丁硫醇,也被称作硫氢丁烷,其化学式为C4H9SH,是一种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并且具有极其难闻的恶臭气味,通常被描述为“臭鼬”的气味。事实上,丁硫醇是结构和臭鼬防御
- 普雷洛格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Vladimir Prelog,1906年7月23日-1998年1月7日),旅居瑞士的南斯拉夫化学家,主要研究有机分子和反应的立体化学。他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化
- 潮汐钟潮汐钟是一种依据月球环绕地球的视运动特别设计的钟。沿着海岸线的许多潮汐,都是太阳和月球联合的潮汐,但是月球仍占了主要的成分(67%) 。潮汐钟的运转依据月球潮汐高潮的时间间
- 环绕数在数学中,环绕数(linking number)是描述三维空间中两条闭曲线环绕的一个数值不变量。直观上,环绕数表示每一条曲线缠绕另一条曲线的次数。环绕数总是整数,但有可能取正数或负数,取
- span class=nowrapSr(NOsub3/sub)sub2/sub/span硝酸锶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r(NO3)2。硝酸锶是一种无色或白色等轴晶系结晶,易溶于水、液氨,微溶于无水乙醇和丙酮。加热时先放出氧生成亚硝酸锶,继续加热则分解为氧化锶,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