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开科

✍ dations ◷ 2025-10-14 08:43:03 #生年不详,1951年逝世,中国水利学家,中国慈善家,象山人,吴姓,葬于宁波

吴开科(?-1951年),清末民国当代中国水利建设事业家、慈善家,称村副或开科先生。

清末(1892年-1901年间)生于浙江象山县林海。秀才出身,好风水玄学,与著名史学家﹑经学家陈汉章私交甚笃。后因水利建设,获两任象山县县长徐倞及张周汶先后题辞表彰其贡献,陈汉章亦曾亲笔撰写序文赞赏其奉献精神。

年少时家境不俗,考获秀才后,常于象山县内各私塾奔走授课。至20世纪初,南庄平原因欠缺水利建设,易闹水灾﹑旱灾,农业发展常受影响。为改善状况,在征得象山县县政府批准后,即着手其第一次河道开辟工程,河道属东西走向,始于田横山,途经洋心村、西林村、夏家村,直到大碶头为止。河道开辟初期,筹措资金方面以用者自付原则,向将在此建设中受益的田地地主募捐;在工程征地方面则向受影响人士作出现金赔偿。惟工程耗资庞大,入不敷支,亏损相当严重,后毅然将家中40余亩田地全数售出换取资金使工程得以继续,自此生活日渐艰苦。河道竣工后,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惜好景不常,河道在1956年发生的八一台灾中被填塞。

在第一次河道挖掘工程完成后不久,闻得县中有人有意出资开辟另一条南北走向的河道贯穿大碶头及梅溪,即马不停蹄展开挖掘工作,并当下抵押掉西林村的房产换取资金投入工程,自身则要带同6名子女离开原住地,于蒋家村租房蜗居。第二次水利工程完成后,由于宽阔的特点,河道被称誉为百丈岸河。

参与了两次的大型水利工程,劳心劳力,终积劳成疾,50余岁殁,葬于赵嶴(现山洞口小海酒家附近)。

在县内各私塾授课,与陈汉章稔熟。后在第一次河道开辟工程中,陈汉章得知其变卖田地的事迹后,有感自己正好是工程受益人之一,遂亲自骑马到西林庙捐款。竣工后,更亲笔撰写序文以赞扬其为水利建设出钱出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惟此序文于文革期间被毁。

因对象山县的水利建设贡献重大,民国期间,获两任县长徐倞(富阳人,1927年11月16日至1929年2月18日任象山县县长)及张周汶(临海人,1929年2月28日至1933年2月10日任象山县县长)先后题辞“有功水利”及“不辞劳瘁”以表彰其功德,两幅题辞上皆有“象山县政府印”的方形大印,称吴开科村副及开科先生,下款则分别标有“县长徐倞”及“县长张周汶”,现两幅题辞均由其居于县内丹西街道的男孙吴文达珍藏。

浙江象山县吴公开科之墓

相关

  • 服务器服务器(英语:server)指:服务器通常以网络作为介质,既可以通过局域网对内提供服务,也可以通过广域网对外提供服务。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强大的运算能力,即使是一部简单的服务器系
  • 贝叶斯推论贝叶斯推断(英语:Bayesian inference)是推论统计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使用贝叶斯定理,在有更多证据及信息时,更新特定假设的概率。贝叶斯推断是统计学(特别是数理统计学)中很重要的
  • 稳定小波转换稳定小波转换(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SWT)是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的一种转换,为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 DWT)的变形。稳定小波转换可以弥补
  • 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策登扎布·苏赫巴特尔(蒙古语:Цеденов Сухбаатар,1962年-)蒙古族,蒙古国色楞格省人,蒙古国外交官。1962年,苏赫巴特尔生于蒙古色楞格省。1986年,毕业于莫斯科国际关
  • 妮科尔·拉伊乔娃妮科尔·拉伊乔娃(斯洛伐克语:Nicole Rajičová,1995年8月13日-)是一位斯洛伐克女子花样滑冰选手。曾参加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女子单人滑项目,最终获得第24名。
  • 汤姆·戴利托马斯·罗伯特·“汤姆”·戴利(英语:Thomas Robert "Tom" Daley,1994年5月21日-)出生于英格兰普利茅斯,为英国跳水运动员,以十米跳台最为擅长。他于6岁开始跳水生涯,并且加入了普
  • 茂垣弘道茂垣弘道,日本资深男性动画制作人。动画公司STUDIO COMET的创立人和代表董事。茂垣早年在动画制作公司(现在转型成电影制作公司)KnacK(现在已改名ICHI)(日语:ICHI (企業))以企划制作
  • 乌尔丽克·迈因霍夫乌尔丽克·玛丽·迈因霍夫(德文:Ulrike Marie Meinhof 1934年10月7日-1976年5月9日)是一名德国左翼恐怖分子、记者。1970年,她建立了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派。1972年,迈因霍夫被捕,并被
  • 幽灵贡多拉《幽灵贡多拉》(意大利语:)是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贾尼·罗大里所著的童话小说。贡多拉是威尼斯古城的传统划船。故事围绕着被关押在威尼斯监狱的巴格达哈里发之子——穆斯塔法的
  • 跨越语言的一代跨越语言的一代,源于1967年,诗人林亨泰为向来自日本之高桥久晴说明与自己同属银铃会的诗人所创。根据其于《跨越语言一代的诗人们—从“银铃会”谈起》的界定,指的是192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