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碳五烯酸

✍ dations ◷ 2025-08-08 06:35:37 #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碳五烯酸(英语: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是有五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是一种ω-3脂肪酸。在人类饮食中,这种脂肪酸主要来源于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鱼类和鱼油,例如鳕鱼肝、青鱼、鲭鱼、鲑鱼、鲱鱼、沙丁鱼和多种可食用海草和浮游植物;在人类母乳中亦存在此种脂肪酸。但是鱼类自身并不合成EPA,而是通过食用海藻摄取。人类也可通过非动物性来源获取EPA,例如微藻类。此类植物亦被培养成为一个商业化的EPA来源。EPA在高大植物中不常见,但是有报道称马齿苋含微量EPA。2013年曾有报道指出亚麻荠属植物的一种基因改造的变种含有大量EPA。人体能够利用α-亚麻酸(ALA)合成自身所需的EPA。ALA是人体的一种必需脂肪酸,必须确保充足的摄入。但是,将ALA转化至EPA的效率远低于从食物中直接摄取,因为EPA本身也用于进一步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人体很难从不含EPA和DHA的食物中间接获取足够量的EPA,因为:1.身体需要额外的代谢过程来合成EPA; 2.EPA同时又被用于合成DHA。某些疾病或者特殊条件会显著地降低身体从ALA合成EPA的能力,例如糖尿病或者一些过敏反应。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MedlinePlus数据库列出了EPA(单独使用或联合其他omega-3脂肪酸使用)能够有效治疗的疾病。大多数情况下EPA被证明对发炎症状有效。在所有omega-3脂肪酸中,EPA被认为对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有潜在的疗效,例如精神分裂症。有研究表明EPA有可能对改进抑郁状态有帮助。2009年的一个综合研究发现摄取更高EPA:DHA比例的omega-3补充剂的病人较少出现抑郁症状。摄入脂肪酸对慢性病的影响被广泛认可,这些疾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癌症、关节炎、哮喘和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足够的脂肪酸摄入(特别是EPA和DHA)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的重要性如今已被证明。一个研究表明鱼油(通常含有较高的EPA和DHA含量)可以通过影响多种发炎反应的机理而预防这类疾病。对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EPA和DHA被证明对改进以下症状有效:多个研究表明,EPA或DHA摄入对乳腺癌或者前列腺癌的影响取决于同时摄入的omega-6脂肪酸和抗氧化剂。EPA亦对预防直肠结肠癌有效果。不饱和脂肪酸

相关

  • 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血液检验项目正常参考值范围(英语:Reference ranges for blood tests),指的是医疗保健专家从血液样品中选取的一组用来描述医疗检验结果的正常参考值。血液检验的测量值在临床中
  • 直流电直流电(Direct current),通常情况下通过整流器等电子元件使电流只向一个方向流动,将其从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第一个商业化的电力传输是由托马斯·爱迪生在十九世纪后期开发的11
  • 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始于46亿年前一片巨大分子云中一小块的引力坍缩。大多坍缩的质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阳,其余部分摊平并形成了一个原行星盘,继而形成了行星、卫星、陨星和其
  • 舒伦克瓶舒伦克瓶(英语:Schlenk flask),也称舒仑克管(英语:Schlenk tube),是一种由德国化学家威廉·舒仑克发明的可用于需要隔绝空气的化学反应的反应器皿。
  • 银河系银河星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是一个包含太阳系 的棒旋星系。直径介于100,000光年至180,000光年。估计拥有1,000亿至4,000亿颗恒星,并可能有1,000亿颗行星。太
  • 亚基尔·阿哈罗诺夫亚基尔·阿哈罗诺夫(英语:Yakir Aharonov,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
  • NATO军事标准标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了共同作战能有所标准化,将军队编制进行了标准化,而该标准被名为NATO军事标准标志。该符号被北约以APP-6A做为命名,将名称与图片标准化后,最终于1999年制定完
  • 菲尼斯泰尔省菲尼斯泰尔省(法语:Finistère、布列塔尼语:Penn-ar-bed)是法国布列塔尼的一个省。省名是拉丁语“大地尽头”的意思,取义于该省位于法国欧洲大陆部分的最西部。这个省和莫尔比昂
  • 公鸡公鸡指的是鸡形目中的雄性鸟,一般指雄性的鸡。在英语中,雄性的鸡小于一岁一般叫做“cockerel”。“rooster”一词起源于美国,如今已在北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广泛使用。“coc
  • 林可胜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1897年10月15日-1969年8月7日),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今漳州市龙海市海澄镇),曾任中华民国卫生部部长、国防医学院中将院长,被誉为中国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