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洛

✍ dations ◷ 2025-04-25 03:54:28 #斐洛
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eaus)亦称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约公元前25年~40年或45年),是生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和政治家。斐洛第一个尝试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故在哲学史和宗教史上有独特地位,更被视为希腊化时期犹太教哲学的代表人物和基督教神学的先驱。他的哲学对犹太教和及后的基督教发展有极深远影响。斐洛与耶稣是同时代的人物。斐洛的母语是希腊语,运用的是希腊语的《圣经》(七十士译本)。斐洛认为《圣经》的希伯来语经卷(即旧约)与当时的希腊哲学是和谐一致,故致力于使犹太教的信仰哲学化。他主张用揣测寓意的方法去解释《圣经》。斐洛主要受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新毕达哥拉斯主义(英语:neopythagoreanism)、犬儒学派和斯多噶哲学等的哲学思想影响,他特别推崇柏拉图的学说。斐洛认为人无法理解上帝,上帝是超乎一切界限的,只能知道上帝是存在。既然不能理解神,自然便不可能用任何名字称呼上帝。斐洛认为神对世界的作用须通过“逻各斯”,作为上帝与人之间的中介。斐洛主张人除了血肉躯体外,还有一个不死的灵魂。而灵魂的死只不过一种比喻说法,灵魂是不死的。由于运用柏拉图的哲学思想,这为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模式和理论提供了基础蓝图。斐洛对早期的基督教教父们,如俄利根,影响是显然易见的。虽然斐洛不是基督徒,但因其哲学促成了早期基督教的希腊化,故此作家恩格斯在著作《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中,更称斐洛为“基督教真正的父亲”。除其哲学影响外,斐洛在40年曾代表犹太人建议罗马皇帝改变对犹太人的政策,在犹太人中是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

相关

  • THTerminologia Histologica(TH)是一份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的受控词表,由FCAT(Federativ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Anatomical Terminology(英语:Federative International Commi
  • 氰化钠氰化钠,俗称山奈、山埃、山奈钠,是氰化物的一种,为白色结晶粉末或大块固体,毒性极强,化学式为NaCN。易吸湿而带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与个人的基因有关。氰化钠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
  • 岱喃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肌醇代谢肌醇(英语:Inositol)(旧称维生素B8)是一种环己烷的六醇,从哈沃斯投影式来看,这些羟基相对环平面的取向不同,故可区分为多种类型,如肌肌醇,表肌醇和鲨肌醇等。最常见的是肌肌醇。常见
  • 末端裸子植物末端裸子植物(学名:Acrogymnospermae)指的是由松柏门、苏铁门、银杏门、买麻藤门四个类群组成的现生裸子植物演化支,按照目前的研究,其在演化上构成单系群。
  • 大恶臭大恶臭(英语:Great Stink或Big Stink)是指1858年夏天开始英国首都伦敦散发出一股恶臭,臭味源于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泰晤士河而挥发出来。这股恶臭被认为是同期间霍乱
  • 延迟股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分裂间期进行的以一个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链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
  • 三磷酸尿苷三磷酸尿苷(英语:uridine triphosphate, UTP)是一种嘧啶核苷酸,由碱基、尿嘧啶与核糖组成,另外还接有一个三磷酸于5'位置。UTP主要是作为RNA合成(转录)时的原料。UTP可用作能量来源
  • 会圆术会圆术,是从《九章算术》的“方田”章所载的“弧田术”的基础发展而成的,并载于《梦溪笔谈》一书,但作著沈括并未给出这一公式的推导。所谓“会圆术”就是已知圆周,弓形的高和弦
  • 社工在NASW(美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的文献中,指出社会工作(Social Work)是“一种专业活动,以协助个人、团体社区去强化 或恢复能力,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并创造有助于达成其目标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