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洛陀

✍ dations ◷ 2024-12-23 22:37:01 #自2012年3月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维基百科条目,广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中国神话,创造神

布洛陀(壮文:Baeuqloegdoz或Baeuqlozdoz;“知道得很多的公公”)是壮族神话中的创世大神和男始祖。有关他的神话,既有散文体又有诗歌体,两种形式体裁同时在民间流传;内容上,若是被当作巫教经文的,则多含浓重的宗教色彩,其他都大同小异,只是某些章节、情节、细节或有或缺而已。

布洛陀史诗是一部古老而又宏伟的创世史诗。它以诗歌的语言和形式,形象生动地叙述了宇宙天地的形成、日月星辰的产生、人类的起源、千种万物的来历,以及原始先民们的生活和斗争,热情地赞颂了布洛陀这位半神半人的壮族男始祖神及其创世的伟大业绩。

布洛陀史诗主要流传于广西红水河流域、右江流域及左江流趋的广大壮族地区,云贵南、北盘江流域的壮语和布依语地区亦有流传。除一般的口头流传(一般的口头传唱内容多不完整),许多地方都有古壮字手抄本,且多为巫师或道公保存。

平时在民间,一般是逢全寨或全族性的喜庆,或者重大节日才开唱,这必须唱全诗,而且要请最高明的巫师或歌手来唱。在举行这项活动的时候,每个人都务必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和无比虔诚的心情来参加。演唱者必须事前认真做好准备,不仅要再三温习诗的内容,而且要戒嘴(不吃狗肉和牛肉)三天,修身(洗浴后无房事)七天,可见其要求之严。凡能从头至尾喃唱,一句不漏、一字不差者,便被誉为“歌王”而深受人们的尊敬和夸奖。据说过去曾有人用一头牛作为学费,翻山过岭去向负有盛名的歌王投师,请他传教“布洛陀”。

此外,过去有些地区,男女青年对唱山歌找对象,当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也往往以是否会唱“布洛陀”作为考察对方才华的最高标准。双方各自选唱一些篇章,要唱一整夜,如果都能顺利唱完,那彼此就称心如意了。

布洛陀在壮族人心中分量很重,有民歌唱道:“百张好树叶,难凑花一朵。千百本厚书,不比布洛陀。” 对布洛陀神话及其史诗的搜集整理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广西壮族文学史编辑室搜集到流传于桂西各县的散文体《陆驮公公》(后改题为《保洛陀》)。1978年,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采风中搜集到“招谷魂”、“招牛魂”的师公唱本,1980年又搜集到两本内容较完整的唱本,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出版;1984年,周朝珍口述、何承文整理并发表了长篇神话《布洛陀》,这是流传于右江及红水河一带的,是散文体中内容较全面和丰富的一篇;1985年,罩承勤根据在广西东兰、巴马搜集到的师公唱本整理出了创世史诗《布洛陀》;1988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从各地搜集到《布洛陀经诗》手抄本二十二本,并经翻译整理,于1991年出版了用五种文种(原文古壮字、新壮文、国际音标、汉对译、汉意译)对照朗《布洛陀经诗(译注)》(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2年,贾承勤又根据流传于红水河中下游的“摩兵”派师公唱本,翻译并用四种文种(原文古壮字、汉对译、壮文、汉意译)对照,出版了《摩兵布洛陀》(张元生等的《古壮字文献选注》,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布洛陀经诗》是较有代表性的版本,根据已搜集到的二十二个手抄本综合整理而成。其整理小组通过对二十二个手抄本的八万多行翻译资料反复研究后确定以版本较古老、内容较完整的本子作为基础本,一类内容为创5天地万物,另一类内容为伦理道德、宗教禁忌。对原手抄本选材均整章整节缀用,不作任何修改补充。

《经诗》的篇章,除“序歌”外,共有七篇:造天地、造人、造万物造土官皇帝、造文字历书、伦理道德、祈祷还愿等。有些篇因内容多样,下面分有章节。各篇的基本内容大致如下:

《经诗》共有25个章节,5741行。从全诗的内容来看,它在纵的方面,上溯到人类蒙昧时代以至荒古混沛时代,下迄原始社会瓦解甚至阶级社会早期,上下千万年,各章都是由古至今地加以叙述;在横的方面,它广泛地触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以及宗教活动等,从天上到地上,从神到人,从宇宙天地的形成到千种万物的来历,从实际生活到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方方面面,几乎无不为它所描述和反映。透过这部经诗可窥见史前壮族社会的一些基本面貌;看到壮族原始先民们的某些生活和斗争情况。

有三种情况:前两种是说,原来无天无地,是太上老君造出了天地(这是后来受道教影响,巫师为抬高经诗和而引进道教主神太上老君的);第三种情况是说,原来 “天与地混合在一起,不分白天黑夜,不分高和低”,是布洛陀派来盘古王,由盘古造天地、造石头、造月亮和太阳, “盘古样样造,盘古真能干”。过后,布洛陀又派来天王氏,把天地和日月星辰进一步加以修整,使“天又高又宽”,日月各得其位,大自然从此变得完善和美好。

布洛陀先派四脚王到地上造人。人类出现后,“蠢的蠢到底,灵的灵过头”,没有伦理,不懂规矩,人分等级,乱七八糟。于是,布洛陀派四脸王下来整治。不料,四脸王非但不整治,反而“造出十二个月亮,造出十二个太阳”,酿成天下大旱;后又“造水淹到天”,使“大地全淹没”,“只剩下伏蔑两兄妹”。他们兄妹结为夫妻,生下一抡像磨刀石的肉块,深感惊异,便把它放到篱笆脚边,天天求神保佑。布洛陀和么禄甲就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兄妹本是同肠生”,所以你们要杀牛来祭父母和祖宗。他们照办以后,那肉块竞长出头脚来,并一下子变成了许许多多的真人,伏羲兄妹很高兴,立即给他们一一安了姓。后来,布洛陀又派耕作大王来,送谷种给人们耕种,“从此黎民衣食足,感恩布洛陀,感恩乜禄甲”。

该篇共分有八章:第一章“寻水经”。说天下大早,人畜相继渴死、饿死。布洛陀和么禄甲叫人们去找水源。找到水源后,人们傍水而居,生活日渐好过;但又因此而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与纷争。由于吵架恶语相伤,触犯了神灵,造成了灾难。这时,布洛陀和么禄甲就告诉人们要杀猪祭神,请道巫念经,并且亲临神坛,为主家消灾除难。经过献祭祈祷以后,人们得以安居乐业。第二章“造火经”。说原来没有火,人们吃生肉生鱼,受冻难耐。布洛陀教大家造火:用两段木头“擦去又擦来”,边擦边“放艾花”,擦出火星,再“要杂草来引燃火苗,造火终于造成功”。为了管好火,布洛陀又教大家安火灶:“要红泥来打,火灶要粘土来筑,做成火灶来烧火。”后来,人们滥用火,把酸笋坛和蓝靛缸拿到火上烘烤,结果坛破缸裂,“冲犯了祖宗,惊动了五代神”,从而生出各种妖怪邪魔来捣乱,使人们不得安生。是布洛陀要大家到处安上神社(包括灶神在内共25个),平均给以供祭和念经,这才解脱了灾难,得到神的护佑,四时安康。第三章“赎谷魂经”。说洪水漫天过后,人们陷入饥荒,得知在很遥远的地方有谷子后,派遣飞鸟和老鼠去取。它们去了却吃饱不回来。布洛陀告诉人们张网捉鸟,做铁夹捕鼠,然后从它们的嚏里抠得谷种。布洛陀还教大家耕种的方法,后由于人们耕种不当,谷魂跑走了,庄稼颗粒无收。于是,布洛陀要大家“扎带花的神宪”,“安赎谷魂的神台”,请巫师来念经,把逃散的谷魂赎回来。第五章“赎猪魂经”。这是巫师在“安六畜”仪式上喃诵的。讲述九头婆婆神用各种物质造猪。造成后,猪大量繁殖,到处践踏庄稼。人们把它们射杀、宰割,致使它们丧魂落魄。最后又依照布洛陀的指点,把猪魂赎回来。第六章“赎鸡鸭魂经”。这是巫师在鸡瘟、鸭瘟流行时念的经。其情节与“赎猪魂经”相类似。第七章“赎鱼魂经”。这是在开鱼塘养鱼,或是到河里捕鱼前请巫师念的。讲述有人在河口装上鱼栅,捉到一条“鱼鳞像木盆那么宽,胡须像牛绳那么粗,牙齿像耙齿那么长”的大鱼,使用刀去砍去捶,把所有的鱼都吓跑不再落鱼栅。而那条被砍的大鱼却死得硬条条的来困扰。于是布洛陀告诉大家,这条大鱼是“江里的蚊龙”、“海里的龙王”,务必把它送回江河,还要用三牲去供祭,招回所有跑掉的鱼魂。第八章“造房子、园子、渔网经”。该章内容有许多与前面的经文重复。

讲述古时候设有土官皇帝来管理,“世间就乱纷纷”;自从神仙造出土官皇帝以后,天下有人管,众人的事有人理,“天下才同享太平”。如果有人“乱吃乱做”、 “作乱造反”、“相互打斗”、“互相残杀”,那就“犯了宗法”,惊动祖神五代”。这样,就必须祈祷,加以纠正。

讲述古时候没有书,人们做什么事都是盲目的;到后来,吃禾苗的蝗虫和螟虫在纸上“爬去又爬来”,爬成了文字,并“成为皇书和官书”。从此,土官皇帝都照书来治理,百姓做事也有了历书、算术做依据,而且还能“传诵经诗给后代”了。

该篇共分有七章:第一章“唱童灵”。这是办丧事时请来的巫师必念的经诗。讲述童灵知道母亲当年生自己时比母牛生仔更为痛苦后,决心将来母亲死时不照惯例把她的肉分给大家吃。母亲死后,他把母亲放进棺材,用牛肉代替人肉分给大家。开始大家不接受,经布洛陀表示可以代替后,大家接受了,从此改变了吃人之风。童灵为母亲披麻戴孝,竭尽了做儿子的孝道。第二章“唱罕王”。这是在兄弟闹纠纷以致结仇时,请巫师来念的经诗。叙说罕王有了后母以后,在后母的谗言和挑唆下,父亲也变成像后父,自己在家庭中受尽排挤和打击,不仅被迫过着孤独悲苦的生活,而且地位由原来的“祖王”变成了“罕王”,丧失了王位继承权,还与后母带来的弟弟结怨成仇;在生活上遭到种种歧视和奴役,在财产分配上又受到极端的不公,甚至遭到谋害而被迫逃亡。后来,罕王在异地兴兵复仇,派武装来攻打祖王(弟弟),迫使祖王亲自前来接回家。然而,祖王本性不改,利欲熏心,曾一再地乘机谋杀罕王。罕王化身升天去投诉,天神严厉惩罚人世间,使其成为黑暗世界,迫使祖王真心悔改,“退回百灵鸟印”,“退回父辈的财产”……第三章“解婆媳冤经”。这是婆媳积怨过深吵闹不宁时请巫师念的经诗。叙说婆媳之间因不是亲生关系而存在感情隔阂,经常为吃穿等日常生活问题闹矛盾纠纷,互相讽刺挖苦,恶语相伤,怨气冲天,越积越深;由于做媳妇的对公婆不敬,被婆婆诅咒,媳妇无生养,竞成了“孤身婆”,“做什么都不对路”。后从布洛陀那里知道,这是触犯了祖神,便杀牲烧香祭供,祈求宽恕和保佑。从此,人丁两旺,“媳妇福血染脚跟,媳妇腰间背带缠”。第四章“解父子冤经”。这是因家务事父子争吵积怨巫师来祈攘听念的经诗。叙说儿子不孝,非但不听劝,还常打骂父亲。父亲怨天明地,悔不当初,诅咒不已。结果话真灵验,儿子既“成不了父亲”,自己又落得个身残形秽。后经布洛陀的指点才得以解救(情况及做法与上述的“解婆媳冤经”类同)。第五章“解母女冤经”。这是巫师为攘解女儿和娘家之间的冤灾听念的经诗。叙说母亲重男轻女,为贪钱而包办把女儿出嫁。女儿嫁后多年不回来看望父母,回来只知道要这要那,不孝敬父母,还与母亲争吵打架。因而受到祖神的惩罚。攘解的办法与上述的“解婆熄冤经”相类似。第六章“祝寿经”。其包括《祝寿经》、《绞经》、《扶持经》、《护佑经》等内容,为巫师给人祝寿时所念的经诗。叙说人们向祖神爷票报和祈求:①要健康长寿:“什么最长寿就给儿子那样长寿,哪一样坚硬长久就让儿子那样坚硬长久……寿如高山和崖壁,寿如山泉水。”②要“绞”(聚拢之意):“别人卖身当奴隶,我用百灵鸟印去找谷子;一天找得一两仓,到处来向他借谷子,坐到那里钱就绞到哪里。”“让儿子这样绞:婴儿离不开母亲,大姑娘离不开单身汉,蜜蜂离不开花果,绞成八股绳索,求肖鸟叮曝鹊鹰,世世代代都绞紧。”③要扶持:“哪样扶持得好就哪样扶持我儿子,大海扶持江河,请你这样扶持我儿子。到处的人都扶拥土官,你就这样扶持我家儿子,水车的四根柱怎样扶拥水车,你就怎样扶持我儿子。”④要护佑:“怎样才能保佑儿子?怎样才能庇护儿子?棕耙叶庇护芋头叶,大椿树庇护社王,彩云拥护太阳,你就这样庇护儿子。”“老虎不捉这家的狗,乌鸦不抓这家的鸡鸭,保佑这家安好。”第七章“献酒经”。这是在父母灵牌前祭供献酒时,由巫师念诵的经诗。由子女、媳妇、孙辈们逐个献酒。下跪献酒时,以敬献者的不同身份,叙说父母(祖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德,述说自己的不孝、自责和愧疚,表示对父母(祖父母)的感恩之情。

这是巫师在做祈祷还愿时念诵的经诗。叙说从前人们不会祈祷还愿,无论是种植、打鱼、狩猎、生育或战争。都不顺利,甚至失败。布洛陀叫大家“扎花的神宪,赶紧做还愿”,“用三牲和酒来向神灵祭供”,请“懂招魂的人做祈祷”,“请神灵来解凶兆”。人们懂得祈祷还愿后,做什么事都样样做得通、做得好。就是遇到那些“十妖九怪”的现象,也能通过祈祷“让它变好”,化凶为吉。

但亦有研究者指出,所谓的布洛陀是壮民族的创世神、始祖的说法是一些文人与地方政府合谋“创造”出来的。

2002年甚至发生了田阳当地民众因不满当地政府将敢壮山上的诸如观音娘娘、关帝等清除,并代以布洛陀,而将布洛陀的神位丢到山崖下的草丛里的事件。

相关

  • 米勒米勒(Miller、Millet)可以指:
  • 树形图在概率论中,树形图(Tree Diagram)是用来表示一个概率空间。树形图可以表示独立事件(例如多次掷硬币)和条件概率(例如不放回的抽卡)。每个节点代表一件事,根节点代表概率。在树形 图
  • 森诺曼期-土仑期灭绝事件森诺曼期-土仑期灭绝事件(英语:Cenomanian-Turonian boundary event,简称OAE2)是发生于白垩纪的二个海洋含氧量降低物种灭绝事件之一。该次事件大约发生于9150 ± 860 万年前,不过
  • 大阪之战大坂之役是日本江户时代早期(1614年-1615年,庆长19年-庆长20年)江户幕府为消灭丰臣家而发起的战争,为日本战国时代的最终战役,战争主要范围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其中包
  • F6F地狱猫式战斗机F6F地狱猫,是二次世界大战服役于美国海军的舰载战斗机。F6F在外观上与格鲁曼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前代主力战机F4F野猫式高度类似,故此也被戏称为“野猫的大哥”(Wildcat's big bro
  • 水力资源水力资源,是由水流体含有的能量天然资源,转化为人类利用的能源,例如水力发电。自古以来,人类就使用各种形式的水车等工具利用水利资源里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农田灌溉和各种机械装置
  • 码表时间研究码表时间研究在19世纪末由腓德烈·泰勒发明,主要的用途为测量一些时间用。在今日,码表时间研究已经成为工作衡量最常使用的方法,特别适用于短期且重复性高的工作。
  • 妻木赖黄妻木赖黄(日语:妻木頼黄/つまき よりなか ,1859年2月22日-1916年10月10日)是日本的建筑师。负责许多大藏省等等的官厅建筑,确立了明治时代的官厅营缮组织。十分投入日本国会议事堂
  • 顾姓顾姓为汉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93位,在中国大陆姓氏人口排行第88位(2006年数据)。顾姓人口较少,约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0.025%。1、北顾后代认东瓯王安朱为一世祖,认安朱的侄
  • 梁肇煌梁肇煌(1827年-1886年),广东广州府南海县黄埔村人(今属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十三行天宝行行主梁经国之孙。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咸丰三年(1853)考取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