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

✍ dations ◷ 2025-08-20 21:48:41 #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

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印尼语:Taman Nasional Bukit Barisan Selatan,或称武吉巴里杉西拉坦国家公园、巴瑞杉西拉坦国家公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面积3,568平方千米(1,378平方英里),横跨楠榜省、明古鲁省和南苏门答腊省三个省,成立于1982年。2004年,它与勒塞尔火山国家公园、葛林芝塞布拉国家公园一起以“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名称,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2011年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成立于1982年,位于苏门答腊南部,界于东经103°23'至104°43',南纬4°33'至5°57'之间,长约350公里、宽约45公里,面积356,800公顷(882,000英亩)。国家公园范围位于巴里桑山脉南段,涵盖楠榜省、明古鲁省和南苏门答腊省三个省。海拔界于0米至1,964米,最高点为普隆山(Gunung Pulung),高度1,964米(6,444英尺)。

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地北部主要为山地森林、中部为山地森林与赤道低地森林、南部为沿海森林和红树林。公园内的优势植物包括木麻黄属、海桑属、露兜树属、娑罗属、龙脑香属,特色物种包括南洋棱柱木(英语:Gonystylus bancanus)(学名:)、柯氏异翅香(英语:Anisoptera curtisii)(学名:)、阿诺尔特大花草、西爪哇巨魔芋(学名:,俗称阴茎花)、巨花魔芋、老虎兰(英语:Grammatophyllum speciosum)(学名:)。

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内有许多受威胁的物种,包括三种重点保护的极危物种:苏门答腊象、苏门答腊犀、苏门答腊虎。其他保护物种包括、马来貘、合趾猿、黑脊叶猴(英语:Black-crested Sumatran langur)(学名:)、苏门答腊兔、马来熊、爪哇鼷鹿。公园里有超过300种鸟类,包括极危物种苏门答腊地鹃(英语:Sumatran ground cuckoo)(学名:)。

1935年,荷属东印度政府宣布该地区为自然保护区,1982年成为国家公园。

1970年代以来,公园内出现了许多占屋,尽管在1980年代初期实施强制驱逐,但自1998年以后,占屋的数量持续增加。2006年估计约有12.7万人居住在占屋,并侵占土地55,000公顷(140,000英亩)。在1972年至2006年期间,估计有63,000公顷(160,000英亩)的原始森林因非法开垦已经消失,约占公园面积18%。世界自然基金会发现,该公园内有超过45,000公顷(110,000英亩)的土地被用于种植咖啡,该组织现在正与跨国咖啡公司合作,避免购买非法种植的咖啡,但是截至2021年 (2021-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非法种植仍持续进行中。

除了非法开垦之外,公园内也有偷猎行为,主要目的为取得象牙、动物皮革等。自2011年起,在公园内设置巡逻队,防范偷猎。起初只有2个巡逻队,2015年增加至6个巡逻队。巡逻队在公园内发现了数十个偷猎者设置的通道。

另一方面,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指导公园附近村庄的居民设置防虎围栏(Tiger Proof Enclosure),以防止老虎跑进村庄攻击家畜。此行动有效保护村民利益,并可证明人类与野生老虎是可以共处的。

2005年,国家公园内发现一头雌性苏门答腊犀牛,并命名为罗莎(Rosa)。当局将它捕获、转移到韦卡巴斯国家公园的犀牛保护区。当捕获罗莎时,估计公园内有60-80头苏门答腊犀牛,但有逐渐减少迹象。2018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决定通过圈养繁殖增加苏门答腊犀牛数量。2020年5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一场会议决议当在公园内发现苏门答腊犀牛时,应该都要转移到保护区圈养。

前往南巴里桑山脉国家公园通常由楠榜省首府班达楠榜出发,搭乘巴士至公园入口哥打阿贡(印度尼西亚语:Kota Agung, Tanggamus)(Kota Agung)约需要两到三个小时。至哥打阿贡后可以搭船沿海岸线游览,或是搭乘摩的进入公园内部。公园内的道路为崎岖不平的泥土路,仅有旱季时才可以行驶。

2004年6月至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苏州召开,由印度尼西亚申报的项目“苏门答腊热带雨林”经大会通过登录为世界遗产,“巴瑞杉西拉坦国家公园”在名单之中,编号为1167-003号。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2011年起至今,“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因非法森林采伐、农业侵占、偷猎、修建道路破坏环境等因素,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592:婆罗浮屠寺庙群(英语:Borobudur Temple Compounds)(婆罗浮屠 · 曼都寺 · 帕翁寺) · 593:桑义兰早期人类遗址 · 642:普兰巴南寺庙群 · 1194:巴厘省文化景观:以苏巴克为三界和谐哲学的载体1610:沙哇伦多的翁比林煤矿遗产

608: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 609:科莫多国家公园 · 955:洛伦茨国家公园 · 1167: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古农列尤择国家公园 · 布吉克尼西士巴拉国家公园 · 巴瑞杉西拉坦国家公园)

相关

  • 50S50核糖体亚基是原核细胞内70S核糖体中的较大亚基。该亚基由一条5S rRNA、一条23S rRNA及约34个核糖体蛋白质分子构成,在原核翻译中负责在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分子之间形成肽键
  • 齿牙齿存在于很多脊椎动物(鸟类除外)的头部(或口部)内、功能用于咀嚼食物的钙化组织。肉食性动物尤其倚赖牙齿进行猎食或搏斗、御敌。牙齿的构成成分不是骨骼,而是由动物体内不同
  • 划界谬误连续体谬误(英语:continuum fallacy),又称划界谬误(英语:line drawing fallacy)、秃子谬误(英语:bald man fallacy)、灰色地带谬误(英语:fallacy of grey)、堆垛悖论(英语:sorites paradox),
  • span style=color:black;四国地方/span四国(日语:四国/しこく Shikoku */?)是日本四大本土岛屿之一,位于九州东北、本州西南方,居于日本国土的西部偏中处。全岛面积18,297.78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四岛中面积最小的,在世
  • 纳撒尼尔·霍桑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年7月4日-1864年5月19日),19世纪美国小说家,其代表作品《红字》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一。霍桑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他的曾曾祖父
  • 伊朗最高领袖伊朗最高领袖(波斯语:مقام رهبری در ایران‎),又称伊朗革命领袖。该职位不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但根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是伊朗在宗教上及中央政治的最高领
  • 马元 (清朝)马元(?-1820年8月24日),四川松潘人,清朝军事将领、行伍出身。嘉庆十九年八月十八(1814年10月1日),由甘肃凉州镇总兵官升任。广西提督。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六(1820年8月24日),死。
  • 鹿鼎记 (1983年电影)《鹿鼎记》(英语:),是1983年华山执导之电影,改编自金庸名著《鹿鼎记》。故事以原作为主干。叙述扬州妓女韦春花之子韦小宝(汪禹饰)于一次因缘巧合中结识反清志士茅十八(关峰饰),为拯救
  • 比安卡峰 (勒蓬廷山)坐标:46°23′16.7″N 8°48′44.5″E / 46.387972°N 8.812361°E / 46.387972; 8.812361比安卡峰(Cima Bianca),是瑞士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由提契诺州负责管辖,属于勒蓬廷山的一
  • 麦李河麦李河,渭河支流,发源于秦岭,自石罐水库往下进入西沟地区,自南向北,流经河湾、土桥、郑家堎、温星、五星和五丈原镇,汇入渭河,全长约15公里。因为该河2岸80年代以前种植有大量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