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据性

✍ dations ◷ 2025-02-24 20:19:22 #言据性

言据性(evidentiality;验证词;示证性;言据性;传信范畴;传信语气)是一个语言学中的语法概念,用于指明陈述内容是否有证据来源。言据性的使用往往反应内容的可信度及说话者的态度。表达言据性的方式可以是语用上的或语法上的。


汉语没有任何语法上的言据性,像是“妈妈回来了”这句话并不包含任何证据指示,说话者如何知道妈妈回来了这件事是不清楚的。但汉语可通过语用词组语用构句表达言据性的概念,如可以说“聴说妈妈回来了”表示事情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或者“我亲眼看见妈妈回来了”表示直接目击了事情的发生。

有些语言直接透过语法词素 (助词、词缀、附着语素等) 等表示言据性。例如,在土耳其语的动词过去式会依说话者有没有直接证据而选择不同的后缀:


证据的标记可分成两种类型:二元型 (Indirectivity) 和类别型 (Evidentiality) ,在二元型中,只区分有没有直接证据,而不细分证据的种类。在类别型中,会清楚的区分各种类别的证据,常见的类别有:

范例如西部波摩语 (于美国加洲的原住民语,属于Pomo语系) 的动词变化表现了四种言据类别:


有时在语言学上提到言据性时是专指类别型的言据性而不包括二元型。

整体来说语法上的言据性并不十分普遍,很少见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和非洲的语言中;在其他地区二元型的言据性有较广的分布,而类别型则几乎只集中在西美洲和中南美洲的原住民语中。 

template:Formal semantics(英语:template:Formal semantics)

相关

  • AISAIS通信(英语:Advanced Info Service,泰语:แอดวานซ์ อินโฟร์ เซอร์วิส),是一间位于泰国的电信业者。提供泰国国内的2G及3G移动电话服务。据2013年的统计,用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英语:;简称《少年派》)是一部李安执导的美国3D电影,于2012年11月21日上映,编剧David Magee根据加拿大作家扬·马特尔于2001年发表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印度
  • 孔闻謤孔闻謤(1593年12月7日-1645年?),字玄伏,号观生,一号观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二代孙,属息陬户,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孔闻謤明万历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1593年12月7日),天启二年(1622年
  • 巴塔帕拉巴塔帕拉(Bhatapara),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Rai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008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0080人,其中男性25521人,女性24559人;0—6岁人口7356人,其中男3839人,女3517人;
  • 都都逸都都逸(日语:都々逸)是江户末期,由初代都都逸坊扇歌(1804年-1852年)集大成的口语定型诗。遵循“七・七・七・五”的音律数。都都逸本来是和三味线一同演唱的俗曲,为音曲师招客或宴
  • 资讯艺术资讯艺术(Information art)是一个最近出现的电子艺术类型,综合了电脑科学、大量资讯处理技术。资讯艺术的表现形式往往采用经典的现代艺术表现、如表演艺术(舞台的方式)、视觉艺
  • 李蕙李蕙(英语:Juliet Lee,1964年-2019年9月9日),出生于中国,为2009年世界排名第十一大胃王。在许多吃食物大赛中闯出名号。自称全球第一号参加吃食物大赛的老妈。李蕙出生在中国北方寒
  • 黏球菌目黏球菌目(学名:Myxococcales)为δ-变形菌纲的一目细菌。此目细菌的模式属为原囊黏菌属()。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
  • BTSBTS,可以指:
  • 1,4-二(溴甲基)苯1,4-二(溴甲基)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8Br2。它可由对苯二甲醇和三溴化磷反应得到。它和叠氮化钠在二甲基亚砜中反应,得到1,4-二(叠氮甲基)苯。它和胺反应,可以得到双子型(Gemini)季铵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