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 dations ◷ 2025-02-23 14:20:23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或TGN)是一个严重的神经性慢性疼痛症,主要影响三叉神经(也称为第五对脑神经:由三个分支的神经将面部感觉传导到大脑,并且从大脑控制面部运动的功能,例如咬和咀嚼等)。证据表明,三叉神经痛是由神经根本身内部的感觉纤维的髓鞘损失引起的。典型表现的三叉神经痛(1型)为突然爆发的一侧面部的剧烈疼痛,持续时间为数秒到数分钟,少部分患者的疼痛会持续数小时。非典型形式的三叉神经痛(2型)也呈现出三叉神经痛典型的阵阵疼痛,但同时还有叠加的持续疼痛,从闷痛到剧烈的爆发。三叉神经痛通常被医学专家认为是最痛的生理疼痛之一,并可能造成患者抑郁。引发疼痛的确切原因虽然尚不明了,但据信是与位于三叉神经周围的髓鞘缺损有关,而缺损则可能源自于脑干的神经被血管压迫,也有可能是因为多发性硬化症、中风或是外伤。。比较少见的肇因则包括肿瘤或是脑动静脉血管畸型(英语: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三叉神经痛属于神经性疼痛(英语:Neuropathy)。此症通常是在排除其他可能造成类似疼痛的病症(例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英语:Postherpetic neuralgia))后确诊治疗方式包含药物治疗及手术。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及奥卡西平(英语:oxacarbazepine)常作为初始治疗之用,且对80%的患者有疗效。其他药物治疗之选择,包含拉莫三嗪、巴氯芬片(英语:baclofen)、加巴喷丁和匹莫齐特(英语:pimozide)。阿米替林能减缓疼痛,而鸦片类药物往往无法有效缓解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若药物无法改善症状,或对其他药物产生耐受性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亦有数种不同方式。每年发生三叉神经痛的人口比例,估计比例约为1/8000。发病患者之年龄通常超过50岁,但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女性发病比率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之首次详细病例描述,于1773年由约翰·费特格尔(英语:John Fothergill)发表。

相关

  • 不孕不孕(英语:Infertility)又称不育,是指人类、动物或植物无法透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的情形。对于大部分健康的成熟动植物个体而言,会在生命中的特定时期内有生育能力,不过真社会性物
  • 复活复活是指生命在死亡后再复生的意思,也称作死而复生。复活是很多宗教的中心思想,但其阐释却不一定与不死灵魂的宗教信念相关。复活的思想,存在于古今的宗教中。古代埃及人相信,人
  • 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英语:Public economics)为经济学的一支,过去多以财政学命名,然就近代经济学发展而言,财政学一词已无法涵盖其学说内容,近代也有人称之为公共部门经济学(public sector ec
  • 北极雾霾北极烟霞(Arctic haze)指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出现在北极地区大气层高纬度上可见的污染现象。因其成分90%为硫,其余为碳,故显红棕色。与其他污染物相比,北极烟霞的化学物质能够在大气
  • 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H6N1亚型H6N1(英语:Influenza A virus subtype H6N1,记作A(H6N1)或H6N1)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是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的一个亚型。H6N1最初于2013年6月21日在台湾发现,首例患者是一名住在
  • 君士坦丁堡战役在拜占庭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曾多次被围攻。其中有两次君士坦丁堡被占领。一次是1204年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十字军攻破,另一次是1453年被穆罕默德二世统治下的奥斯曼帝国攻
  • 恶性鳞状上皮细胞肿瘤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 carcinoma, SCC, SqCC),有时也被称之为表皮样癌(epidermoid carcinoma)或鳞状细胞上皮瘤(squamous cell epithelioma),是一类上皮组织细胞、鳞状细胞产生
  • 语言灭亡语言灭亡(英语:language death、language extinction、linguistic extinction、linguicide、glottophagy)是一个影响语言社群的过程。这现象显示某项语言变体的讲者族群,相关之
  • 语干在语言学中,词干(stem),或语干,是词的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含义有差异。词干的其中一种含义,是指词缀所附着的部分。 例如在英语单词friendships中包含了词干friend,词缀-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