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钛矿 (结构)

✍ dations ◷ 2025-04-26 10:59:09 #矿物学,晶体结构,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是具有通式ABX3结构的一类化合物,其名称源自于同名矿物钙钛矿(CaTiO3)。除了CaTiO3外,还有BiFeO3、CsPbI3也具有这一结构。

其中A位通常为阳离子所占据,B位为铅离子Pb2+或亚锡离子Sn2+,而X位为卤素阴离子。 若A位由两种阳离子混合,或X位由两种卤素阴离子占据时,则特称为混合型钙钛矿。钙钛矿ABX3中的A组分也可以被有机阳离子替代,如有机钙钛矿CH3NH3PbBr3等。

金施密特的容忍因子(英语:Goldschmidt tolerance factor)(Goldschmidt tolerance factor,以 t 表示)以A、B、X位的离子半径来判断任意三种(或多种)元素,或元素之间的任意比例是否能形成稳定的钙钛矿结构,并且预测晶型。若要预测混合型钙钛矿的结构,则要以有效容忍因子(teffective)来估算,同时因为A位或X位不只一种离子,则要加权离子比例来计算“估计有效离子半径”(reffective ):


以三碘合铅酸甲脒-铯(CsxFA1−xPbI3)为例,调整铯离子比例(x)来改变估计有效阳离子半径,进而产生不同的 teffective 值。
当 teffective < 0.8 时,判断为 δ 相的正交钙钛矿结构。
当 0.8 < teffective < 1 时,判断为立方钙钛矿结构。
当 teffective > 1 时,判断为六方晶体且非钙钛矿结构。

有效容忍因子介于 0.94−0.98 时,能使许多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具有较高的性能。反之,当有效容忍因子小于 0.85 的混合型钙钛矿电池将有不良的光活性,而且容易形成非钙钛矿结构。

钙钛矿材料可被用于光伏器件(转换效率高达15%)、激光材料、发光二极管等应用中。

其中三碘合铅酸甲基铵(MAPbI3)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PCE)比三碘合铅酸甲脒(FAPbI3)的更高。虽然甲脒的离子半径比甲基铵小,而且吸收光的频率范围较广,但是其填充因子(FF)数值值较低,因为纯三碘合铅酸甲脒在室温下的相稳定性低。 在高温形成的α相三碘合铅酸甲脒,是具有光活性的钙钛矿结构,但若在室温久放,会逐渐相变为δ相三碘合铅酸甲脒,其并无光活性而且非钙钛矿结构,不能产生光生伏打效应。 为了三碘合铅酸甲脒的相稳定性,可以掺入甲基铵,形成更稳定的三碘合铅酸甲脒-甲基铵(MAxFA1−xPbI3)结构。同时,三碘合铅酸甲脒-甲基铵的光致发光光谱寿命(photoluminescenc lifetime)比纯三碘合铅酸甲基铵或纯三碘合铅酸甲脒的还长,也代表其性能更高。这是因为甲基铵、CH3PH3+、CH3SH2+、与SH3 + 等阳离子具有较大的偶极矩,所以和 PbI6八面体之间有较强的作用力,并能稳定钙钛矿结构。 而铯离子(Cs+)虽然无偶极矩,却仍然能稳定α相三碘合铅酸甲脒。相同道理,相较于纯三碘合铅酸甲基铵,三碘合铅酸甲基铵-铯(CsxMA1−xPbI3)太阳能电池的热稳定性与转换效率比较高。

由于纯三碘合铅酸铯(CsPbI3)的 α到 δ相变温度比纯三碘合铅酸甲脒高,所以在室温下,具有光活性的α相三碘合铅酸铯的结构稳定度低,导致其转换效率比三碘合铅酸甲脒低。 混合少许的铯到三碘合铅酸甲脒中可以降低相变温度,因而产生较高的转换效率。但三碘合铅酸甲脒-铯(CsxFA1−xPbI3)型太阳能电池,只有在铯含量低时(x=0.1~0.2),其转换效率及性能才高于三碘合铅酸甲脒。封装的三碘合铅酸甲脒-铯太阳能电池在连续白光照射下呈现长期稳定性,未封装的也能在低相对湿度的环境下长久储存。当铯含量增加时,粒径缩小,造成甲脒离子和碘的作用力增强,同时半峰全宽更为扩展,并且能隙增加,最终造成转换效率下降。融合高 t 值的三碘合铅酸甲脒与低 t 值的三碘合铅酸铯,可控制三碘合铅酸甲脒-铯的有效容忍因子(teffective)在 0.8 到 1.0 之间,其为最能稳定结构的 t 值范围。

纯三碘合铅酸铷(RbPbI3)只有δ相,并非钙钛矿结构。 但是,因为铷离子的半径较小,因此将铷掺入到三碘合铅酸甲脒中,形成三碘合铅酸甲脒-铷(RbxFA1−xPbI3),可以提高转换效率以及稳定性。然而,铷的含量只能为少量(x ≤ 0.05),否则将造成相间隔离(phase segregation)。同时研究表明,三碘合铅酸甲脒-铷 α 到 δ 相变所需的能量和相变时间,都比纯三碘合铅酸甲脒还要少。除了温度以外,高湿度也会使钙钛矿结构发生 α 到 δ 相变。 但是,掺入铷可以稳固在高湿度下的结构,也能增加长期的稳定性。透过测定自由能或是相对稳定能(relative stabilization energy, ΔEstabilization),可以解释为何掺入某些阳离子能够形成更稳定的钙钛矿结构。实验发现当掺入某些比例的铯离子时,使得自由能小于零,此时显示为较稳定的组态。借由计算相对稳定能,也发现铯、铷离子在热力学上比甲脒离子更能形成稳定的钙钛矿结构。

相较于氯-碘合铅酸甲脒(FAPb(I/Cl)),氯-碘合铅酸甲基铵(MAPb(I/Cl))有更多相关的研究,因为其载子扩散长度较长。 合成氯-碘合铅酸甲基铵需要以碘化铅(PbI2)与碘甲胺(MAI)作为前驱物,并将两者溶解在二甲基甲酰胺(DMF)。 而使用 first deposition approach 或一步法中,所需的碘化铅与碘甲胺的比例各有不同。 虽然氯离子掺入碘合铅酸甲基铵形成氯-碘合铅酸甲基铵被证实能提高性能,但是许多研究却指出,仪器检测不到氯的存在。

相关

  • 氰化锌氰化锌(化学式:Zn(CN)2)是锌的氰化物。白色有光泽柱状结晶或无定形块状固体或粉末。难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热水,能溶于稀的无机酸并分解释放出氰化氢,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氢氧化物
  • 埃及象形文字圣书文(或称圣书字,圣书体,神碑体),是古代埃及的正式书写体系,它由表音字母,表意文字共同构成,并被分为音节。它拥有1000多个单独的文字图形。圣书字有三种字体,其中碑铭体(圣书体)被视
  • 93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1446年约前1445年,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打败了米坦尼国王,夺占米坦尼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岸的土地。
  • 韩俄关系俄韩关系(俄语:Российско-южнокорей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韩语:한러 관계),泛指大韩民国与俄罗斯的双边关系,包含历史上的不同时期。韩国过去曾为俄日
  • 显花植物传统分类方式:Anthophyta Magnoliophyta Cronquist, Takht. & W.Zimm., 1966被子植物(学名:Angiosperms),又名开花植物或有花植物。(以前的生物学分类称“被子植物门”,而现今被归
  • 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英语:Pareto principle,也被称为 80/20 法则、关键少数法则、八二法则)指出,约仅有20%的变因操纵着80%的局面。也就是说:所有变量中,最重要的仅有20%,虽然剩余的80%占了
  • 苗栗丘陵苗栗丘陵是位于苗栗县后龙溪和大安溪中下游之间的小型丘陵。苗栗丘陵北临后龙溪,南临大安溪,西临台湾海峡,估计丘陵由南到北的总长约29公里,东至西的宽度约14公里,丘陵总共面积估
  • 派拉蒙派拉蒙(英文:Paramount),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957年1月30日,面积 大约为4.73平方英里 (12.3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54,098人
  • 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爱沙尼亚语:Eesti Nõukogude Sotsialistlik Vabariik,俄语:Эсто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с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