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兰士单亚号驱逐舰

✍ dations ◷ 2025-09-14 23:52:26 #华兰士单亚号驱逐舰

“华兰士单亚”号驱逐舰(SMS )是一艘1913年下水的驱逐舰,原名“龙湍”号。该舰设计上为奥匈帝国骠骑兵级驱逐舰的改进型。

本舰原是由清朝政府在1910年向奥匈帝国订购。因辛亥革命后新政府无力支付余款而在1914年被奥匈帝国海军接管,重新命名并完成舾装。本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奥匈帝国海军旗下服役。战后,该舰被割让给意大利并最终报废。

1908年,清政府决定扩充舰队,并由此启动了所谓的“大海军计划”。由于中国造船厂无法承担造舰要求,清政府派代表团出国进行考察。在萨镇冰和载洵等人带领下,这个代表团于1909年12月30日在普拉逗留了三天。期间共订购了三艘3000吨级巡洋舰(肇和级)、八艘炮艇、一艘运输舰和一艘驱逐舰。这艘名为“龙湍”的驱逐舰,其设计参照1905年至1911年间投入使用的奥匈帝国海军骠骑兵级驱逐舰。

和骠骑兵级一样,“龙湍”号也是由两台三胀蒸汽机驱动,由四台额定功率为6,000匹指示马力(4,500千瓦特)的亚罗锅炉提供蒸汽,驱动两具螺旋桨轴。虽然速度为30节(56千米每小时;35英里每小时),但比骠骑兵级的28节(52千米每小时;32英里每小时)稍快一些。本舰舰体水线长68米(223英尺1英寸),垂标间距67米(219英尺10英寸),舷宽6.2米(20英尺4英寸),吃水深1.7米(5英尺7英寸),标准负载下排水量为386公吨(380长吨),满载时则有400公吨(390长吨)。该舰设计配备两门12磅76.2毫米(3.00英寸)和四门3磅47毫米(1.9英寸)火炮,全部由英国的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供应。此外还装备有2具18英寸(46厘米)鱼雷发射管。

“龙湍”号于1912年开建,1913年下水。尽管骠骑兵级和“龙湍”号在1913年就已经过时,但中国政府还是以本舰为原型,向STT下了另外12艘驱逐舰的订单。其中的部分原因在于STT的报价较为低廉(每艘仅报价16500英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建造中的“龙湍”号于8月1日被奥匈帝国收编,之后被拖到普拉。并在那里,“龙湍”号上原本装备的英式火炮被拆除,重新装备了奥地利舰队制式装备,其中包括两门66毫米(2.6英寸)斯柯达炮和四门6.6厘米L/30炮,此外还装备了四具45厘米口径鱼雷发射管。奥匈帝国将该舰更名为“华兰士单亚”号,于1914年9月10日正式入役奥匈帝国海军。

“华兰士单亚”号在一战末期入役。1915年6月18日至19日,奥匈帝国海军对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城镇进行了一系列突袭。6月19日,“华兰士单亚”号炮击了巴里东南部的莫诺波利。1915年12月5日,“华兰士单亚”号在意大利海岸的另一次突袭后返回时,击沉了在卡塔罗海岸搁浅的法国潜艇“菲涅耳”号(英语:French submarine Fresnel (Q65))。1916年8月2日,“华兰士单亚”号与姊妹舰“猎鹰”号(法语:SMS Wildfang)轰炸完意大利城市莫尔费塔返回时,遇到了法国驱逐舰“比松”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Bisson)和“博里司令官”号(英语:French destroyer Commandant Bory)以及意大利驱逐舰“豪勇”号(意大利语:Ardito (cacciatorpediniere 1913))和“无惧”号(意大利语:Impavido (cacciatorpediniere 1913))。法国和意大利驱逐舰开始追击奥匈帝国的船只,但在接近奥地利卡塔罗基地时因奥地利巡洋舰“阿斯佩恩”号(英语:SMS Aspern)与两艘鱼雷艇出动增援而放弃了追击。

战争结束后,因奥匈帝国投降,该舰于1920年被偿付给意大利,随后被报废。

相关

  • 全身型过敏性反应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四天工作制四天工作制是一种工作场所或学校使其雇员或学生每星期上班或上学四天而非传统的五天的一种安排。这种安排既有可能是因为弹性工作制,亦有可能是为了减少成本。2008年,美国犹他
  • Belmont贝尔蒙特(英文:Belmont),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特奥县下属的一个城市。于1926年10月29日建市。城市面积约为12.0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25,835人。圣马刁县
  • 克拉克帆船克拉克帆船(Carrack,又译大帆船、卡拉克帆船或卡瑞克帆船,西班牙语作Carraca)为一款在15世纪盛行于地中海的三桅或四桅的帆船。它的特征就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 仰瞻仰瞻,江南行中书省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朝官员。永乐年间,其由虎贲卫经历升大理寺丞。正统年间,宦官王振干政,百官纷纷依附,唯独仰瞻与大理卿薛瑄不去。当时两人审理冤
  • 邹嘉来邹嘉来(1853年-1921年),字孟方,号紫东,自号遗盦。江苏省苏州府吴县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光绪八年(1882年)顺天乡试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第二甲第一百二十三名进士出身。授
  • 台伯河平原台伯河平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平原,位于台伯河河畔,是古罗马文化发源地,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罗马城就在台伯河平原上,形成了意大利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 曼海姆宫曼海姆宫(德语:Mannheimer Schloss)是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城市曼海姆的一座巴洛克式宫殿建筑。现在曼海姆宫主要由曼海姆大学使用,该大学的主图书馆和许多教室都位于宫中。曼海姆宫修建于18世纪。二战期间宫殿严重被毁,战后得到了重建。坐标:49°28′58.8″N 8°27′43.2″E / 49.483000°N 8.462000°E / 49.483000; 8.462000
  • 于波 (1969年)于波(1969年10月-),男,满族,辽宁凤城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延庆区区长。现任延庆区委书记。
  • 茨城女子短期大学茨城女子短期大学(日语:茨城女子短期大学/いばらきじょしたんきだいがく  *),简称茨女,是一所位于日本茨城县那珂市的私立短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