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 dations ◷ 2025-04-25 18:58:46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
贝塞麦转炉炼钢法最早源于工业革命,是平炉炼钢法发明之前首个从生铁大规模生产钢的廉价工艺,以英国发明人亨利·贝塞麦的名字命名。贝塞麦1855年取得该工艺的专利。不过在1851年美国的威廉·开雷(英语:William Kelly (inventor))也独立地发明了该工艺。19世纪40年代末人们在工厂里发现,精炼生铁时,少加一些木炭,多往炉内鼓进些空气,能使炉温升高。此法不仅节约了木炭,而且可以把铁炼成钢。1851年人们建成了新的炼钢炉。后来英国发明家贝塞麦首先公布转炉炼钢法,贝塞麦转炉炼钢法也因此而得名。这个方法在欧洲以外已经用了几百年,但并未达到工业规模。 但在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钢产量中,约85%是平炉炼出来的。直到1952年在奥地利出现纯氧顶吹转炉,它解决了钢中氮和其他有害杂质的含量问题,使质量接近平炉钢,同时减少了随废气损失的热量,可以吹炼温度较低的平炉生铁,因而节省了高炉的焦炭耗量,且能使用更多的废钢 。由于转炉炼钢速度快,负能炼钢,节约能源,故在此基础上,转炉炼钢重新成为当代炼钢的主流。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在贝塞麦转炉炼钢法上做出了很大的改进。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炉外精炼、连铸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转炉炼钢模式。已由单纯用转炉冶炼发展为铁水预处理、复吹转炉吹炼、炉外精炼、连铸这一新的工艺流程。而转炉就成了主要承担钢水脱碳和升温的任务了贝塞麦设计了一个炉子,高约1.22米,系固定式的垂直容器,下部有6个风口,可加入熔融生铁约350公斤。试验时人们对此表示极大的怀疑。就连参加实验的工匠们都警告他说,不加焦炭光吹空气,会使铁水在炉中凝固。但是,从炉底鼓进空气后,情况出人意料。首先将铁水中的锰和硅氧化,形成褐色烟雾逸出,在这期间,铁水中的碳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炉温从倒入铁水时的1350℃大约上升到1600℃,反应非常剧烈,像火山爆发一样。整个过程约30分钟,而且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炼一炉钢。接着,他将炼钢炉从固定式结构改为可向一侧倾倒,以使炼好的钢水易于倒出。使炼钢炉成为可转动的炉。即转炉。1857年他取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1851年美国威廉·开雷 (发明家)(英语:William Kelly (inventor))也独立地发明了该工艺,并宣称亨利·贝塞麦剽窃了该技术。据李约瑟同僚汉学家唐纳德·瓦格纳(汉名华道安)指出威廉·开雷曾在1854年聘用四名清国铁艺工人,并指出在受到他们的启发后威廉·开雷发明了此工艺;以李约瑟为主的汉学家认为该工艺的雏形能追溯到北宋时期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辨证一·锻钢法》一文
相关
- 依那西普Etanercept(商品名:恩博)是一种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生物制剂,作用机转为干扰肿瘤坏死因子(英语: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一种可溶性的发炎性细胞激素)的作用,为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英
- 脑垂腺脑下垂体(法语、德语: Hypophyse,英语:pituitary gland,亦称为脑垂体)位于脑底部的中央位置,在蝶骨中的蝶鞍内,它的上方有视神经经过,两侧被海绵静脉窦所包围,它的底部为蝶窦及鼻咽。
- 糖原生成糖原生成(英语:Glycogenesis)是指生物体中糖原合成的过程,其中葡萄糖分子被添加到糖原链上以用于储存。在肝脏进行完科里循环后的休息时期,此过程被启动起来;胰岛素也可以启动这一
- 番茄碱番茄碱(Tomatine)是一种糖苷生物碱,发现存在于茄子,马铃薯和番茄等茄科植物的茎叶和青果中,在其果实中番茄碱的含量浓度随着果实成熟度增加而降低很多。它具有杀真菌,抗微生物,杀虫
- 周向宇周向宇(1965年3月-),中国数学家。生于郴州,原籍洞口县。1985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90年获得钟家庆数学奖。2002年获得陈省身数
- 白色家电白色家电指的是生活及家事用的家庭用电器。被列为白色家电的电器有:炉子、洗衣机、洗碗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各家户具备的电器产品。早期这些家电大多是白色的外观,因此
- 张献忠张献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吾,号敬轩,明末民变首领之一。陕西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郝滩乡刘渠村)人,主要割据于四川,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同年生皆肖马,
- 吊桥悬索桥亦称吊桥,是桥梁的一种。其主要承力部分是桥两端的两根塔架,在这两根塔架间的悬索拉住桥的桥面。为了保障悬索桥的稳定性,两根塔架外的另一面也有悬索,这些悬索保障塔架本
- 凤凰谷鸟园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凤凰谷鸟园生态园区(简称凤凰谷鸟园),位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凤凰村,邻近鹿谷市区。占地30余公顷,饲养台湾本土及世界各地珍禽异鸟类约300种。现隶属于国立自然
- 皮耶罗·迪·科西莫皮耶罗·迪·科西莫(Piero di Cosimo,1462年1月2日 – 1522年4月12日),亦称皮耶罗·迪·洛伦佐(Piero di Lorenzo),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科西莫出生于佛罗伦萨,是一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