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脓杆菌

✍ dations ◷ 2025-07-19 06:51:39 #绿脓杆菌
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与其他假单胞菌属的细菌一样,绿脓杆菌分泌多种的色素,包括绿脓菌素(呈青色)、萤光素(呈萤光黄色)及绿脓菌红素(呈啡红色)。假单胞菌属培养基P就是用作增加绿脓菌素及绿脓菌红素的生产,而假单胞菌属培养基F就是加强萤光素的生成。绿脓杆菌的特征是它那如珠母般的外形及在试管内的葡萄气味。临床确认绿脓杆菌的方法是在于绿脓菌素及萤光素的生成,且在42℃的环境下生长的能力。绿脓杆菌在柴油及航空燃料中仍能生长,更被称为“氢碳分解菌”,能引发微生物腐蚀作用。它会产生一种暗色的凝胶垫,一般被误解为藻类。绿脓杆菌的学名是Pseudomonas aeruginosa,当中的Pseudomonas是由希腊语的pseudo及monas所组成,意即虚假的单元,是早期微生物学用作描述病菌的。而Aeruginosa则是铜绿(即铜的氧化物),正好表达了这种细菌所产生的青色色素。绿脓菌素的生物合成是以群体效应来调控,就像充满囊肿性纤维化病人肺部绿脓杆菌的生物膜一样。绿脓杆菌是一种令免疫受损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一般影响肺部及泌尿道,或造成烧伤、伤口及其他血液感染,如败血病。虽然很不常有,但绿脓杆菌亦会造成肺炎。在隐形眼镜清洁不完全的状况下也有机会造成眼睛角膜感染。在很多与呼吸器有关的肺炎研究中指出,绿脓杆菌是其中一种需要隔绝的细菌。绿脓菌素(pyocyanin)-一种蓝绿色的有毒代谢物,就是绿脓杆菌的致病因子之一,且在氧化应激下能使秀丽隐杆线虫死亡,但是有研究指水杨酸能抑制绿脓菌素的生成。 10%在医院感染的病症都是由绿脓杆菌所引致的。囊肿性纤维化病人的肺部是最先感染绿脓杆菌的一群。在缺乏适当处理食水质素下,它亦是引致皮肤炎的其中一种细菌。它也是造成烧伤感染最普遍的细菌。绿脓杆菌可以在多种培养基上培植,包括非选择性的血琼脂和选择性的马康基氏琼脂(只能培植革兰氏阴性菌)。检测绿脓杆菌主要是基于一系列的生化及诊断学测试。绿脓杆菌常带特征性水果味,此可作为实验室及临床诊断绿脓杆菌感染的线索。在绿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Cetrimide Agar上,绿脓杆菌菌落为黄绿或黄棕色,而其铁载体Pyoverdine和绿脓菌素(Pyocyanin)结合,在紫外光(Woods light)激发下,出现绿脓杆菌特异性的亮绿色萤光,培养基所含的Cetrimide具选择性可抑制部分G(+)及G(-)菌生长,而氯化镁和硫酸钾可帮助Pyoverdine产生。目前在临床上,也可使用MALDI-TOF-MS进行快速鉴定。绿脓杆菌经常会从有菌的环境(如口腔棉棒、痰或其他)下,虽不是感染,但只是定植。从这些有菌的环境中隔离绿脓杆菌须特别小心,而在进行前须得微生物学家或传染病学专家的意见。一般来说治疗是不需要的。当绿脓杆菌从无菌环境(血液或骨骼)中隔离时,须小心地处理,及差不多每次也需要接受治疗。绿脓杆菌天生对大部分抗生素有抗药性,而且能快速地产生抗药性突变。一般结合两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采用进取的抗菌治疗。 一般治疗须由实验室敏感性协助治疗,而非只凭经验选择抗生素的种类。若已经使用了抗生素,其繁殖情况必须尽力了解及经常检讨抗生素的效用。能有效对抗绿脓杆菌的抗生素包括:由于临床上绿脓杆菌全身感染患者(尤其是重症患者)一般为混合感染,故一般治疗全身感染时优先使用头孢菌素复方制剂(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英语:Cefoperazone/sulbactam))或碳青霉烯(如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来确保抗菌谱能覆盖大部分致病菌,若样本检测出耐药绿脓杆菌菌株,则加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般是阿米卡星)或喹诺酮类(一般采用环丙沙星),若仍然耐药,则改用多粘菌素B。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抗绿脓杆菌青霉素类则应用于局部轻症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等)。

相关

  • 糖尿病世界糖尿病日代表符号“包 圈”(Universal blue circle symbol for diabetes.)糖尿病(拉丁语:diabetes mellitus,缩写为DM,简称diabete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它的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
  • 胸痛胸痛(英语:chest pain),也作胸闷(英文:Chest tightness)、胸口疼痛等,是一系列严重疾病的常见症状,一般出现此症状时便需要考虑送往急救(英语:medical emergency)进行治疗。虽说胸痛不一
  • 微生物微生物是难以用肉眼直接看到的微小生物总称,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藻类等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以及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无完整细胞结构的生物。 一般需要借助
  • 酒精中毒酒精中毒,轻度称“酒醉”,是人血液酒精浓度达到一定浓度后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较为常见的症状包括语言含混、多幸福感、平衡失控、肌肉失调、皮肤转红、眼部充血、呕吐、举止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冠状病毒冠状病毒亚科(英语:Coronavirus)是一类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共患的RNA病毒。冠状病毒可感染哺乳动物、鸟类,引起牛和猪的消化道疾病或鸡的上呼吸道疾病。自然界常见,已知可
  • 汉他病毒汉坦病毒(Hantavirus),又译汉坦病毒,是本雅病毒目的一种病毒,其引发的病症称为汉他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的致命传染病,被列为生物性危害第四级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