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扬子构造域

✍ dations ◷ 2025-11-15 05:09:07 #中国地质

亲扬子构造域是中元古代中国四个构造域之一,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的合称)中国五个构造域之一,因为属于这个构造域的各板块或地块的构造运动、古生物和古地磁等特征在这一时期与其中最大的扬子板块相似而得名。

亲扬子构造域包括扬子板块、松潘-甘孜地块、秦岭中部地块、武当地块、大别地块、胶南地块、中甸地块、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和华夏板块等板块和地块,其中较重要的是扬子板块、华夏板块和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属于西域构造域的各板块或地块,在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也陆续表现出亲扬子的特征,但由于它们在新元古代之前的地史和亲扬子的其他各板块或地块完全不同,因此宜独立为一个构造域。

扬子板块是在中元古代末期由北扬子板块和南杨子板块(即湘桂地块)碰撞拼合而成的。在青白口期,扬子板块可能一度与华夏板块几乎拼合,但在南华期又相互远离。在古生代,扬子板块和它北面的一些小地块虽然出现了俯冲作用,但只是洋-陆俯冲,陆壳之间仍处于离散状态。古生代晚期,受峨眉山地幔羽的影响,扬子板块西部发生张裂,形成了川西地块、云开地块等小地块。

到晚二叠世,亲扬子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开始会聚。中三叠世末期,华夏板块、云开地块、川西地块、思茅-印度支那板块和扬子板块先拼合为华南板块,并形成云开-十万大山碰撞带和金沙江碰撞带的南段。晚三叠世,属于亲冈瓦纳构造域的保山-中缅马苏地块也碰撞到华南板块之上,形成澜沧江碰撞带的南段,与此同时,华南板块向北碰撞到欧亚板块之上,形成秦岭-大别山碰撞带。经过这些被统称为印支运动的构造运动,亲扬子构造域各板块和地块便全部成为欧亚板块的一部分。

相关

  • Cssub2/subO氧化铯是一种无机化合物,铯和氧组成,属于氧化物,其化学式是Cs2O。已知的二元铯氧化物有:Cs11O3,Cs4O,Cs7O和Cs2O。他们颜色鲜艳。该种氧化铯Cs2O外观为橙黄色六角形晶体。氧化铯可
  • 达朗贝尔让·勒朗·达朗贝尔(法语:Jean le Rond d'Alembert,又译达冷柏;1717年11月16日-1783年10月29日),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一生在很多领域进行研究,在数学、力学、天文学
  • 何梅协定《何梅协定》(日语:梅津・何応欽協定,うめづ・かおうきんきょうてい),就解决河北事件问题,1935年6月9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
  • 大阴唇前连合阴唇前联合,是指大阴唇左右两侧在前端的联合处,位于阴阜下方。相应的后端则称为阴唇后联合。
  • 电流片太阳圈电流片(Heliospheric current sheet,缩写为HCS)或太阳圈电流页是太阳系内部磁场极性发生转换的表面,这个区域在太阳圈内沿着太阳赤道平面延伸。电流片的形状是受到行星际
  • 酸碱反应酸碱理论指阐述酸、碱及酸碱反应本质的各种理论。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酸碱理论,其中重要的包括: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
  • 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期刊《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是一份2004起以开放获取方式发行的学术期刊。该期刊每月出版一次,内容
  • 线性判别分析线性判别分析 (LDA)是对费舍尔的线性鉴别方法的归纳,这种方法使用统计学,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方法,试图找到两类物体或事件的特征的一个线性组合,以能够特征化或区分它们。所得的
  • 朴锺佑朴锺佑(박종우,1989年3月10日-),韩国足球运动员,司职中场。2010年初,朴锺佑从韩国延世大学加盟韩国职业足球联赛球队釜山IPark。5月2日,他在釜山IPark3比0击败首尔FC的比赛中替补登
  • 2019年中国足球乙级联赛2019中国足球协会乙级联赛一共32支参赛队,分南北两个赛区作赛。球队包括1支2018年中甲联赛降级球队、19支上届中乙参赛队伍以及12支参加2018年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