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饼卷,又称润饼、薄饼卷、嫩饼菜,台湾中南部地区亦称为润饼、春卷,是一种用薄饼(春卷皮)卷食其他肉菜等的食品。状似春卷,但卷好熟食后直接食用,无须油炸。润饼作为闽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流行于福建南部、潮汕、台湾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越南春卷在形式上也比较类似于润饼。
台闽地区一带的家庭于尾牙、春节以及寒食、清明时,会以润饼皮来祭祖,之后家族成员围据一桌,食用者挑选自己喜爱菜色加上花生粉与砂糖粉以润饼皮包裹后食用,是闽台家族清明聚会的重要饮食。泉州各个县市主要在清明期间食用润饼,作为祭拜祖先之前家庭聚会的一种常见食品。台湾北部地区家庭则多以在农历年前时段包润饼(同安作法)又称之为“家庭尾牙”,同安则在上巳节食用;台湾中南部地区(泉州三邑做法)则是在清明期间。
“润饼”饼皮是将面粉加水,反复搅打成质韧的湿面团,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锅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纸的饼皮,名曰“拭饼(方音:ㄑㄧㆵ ㄅㄧㆩˋ)”。
台湾地区:馅料通常用胡萝卜、高丽菜、芹菜、豆芽菜、香肠、油面(南部特有)、豆干、猪肉、煎鸡蛋丝、虾仁、皇帝豆等,分盘上席。辅料方面,可有糖拌花生粉、海苔、葱、蒜、芫荽等。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著就食。
闽南地区:馅料通常用胡萝卜、高丽菜、荷兰豆、石蚵、菜球、豆干、五花肉、桶笋、嫩姜、蒜苗等切丝,依食材熟透时间不同下锅,炒成大杂烩。食时以薄饼皮包裹馅料和辅料,卷成圆筒状,双手握著就食。
远在中国春秋战国开始,就有在春天以五辛盘祭祀春神的礼俗,五辛盘内容为大葱、小蒜、韭菜、香菜、芸苔,再祭祀春神后食用这五辛,以求开五脏、去伏气的保健效果,但因五辛味道辛辣,单吃难以入口,于是后来逐渐发展以面饼包裹五辛成为春饼来食用,春饼也就成了润饼和春卷的前身。自东晋开始中原数度战乱使中原人士大举南迁闽避难,以致今日台闽一带吃润饼还保有古代春饼之俗,桌面无论菜色多少,内容一定必须具备五辛在内,仅芸苔以浒苔代替。吃润饼在闽台一带是家族一年中重要的聚会礼节,大多为家族成员食用,一般不会用来招待外人。但近来也出现润饼专卖店、卖润饼专车,尤以夜市、菜市场等地最常见。
相传润饼由明代福建泉州同安县金门岛才子蔡复一的夫人李氏首创,相传是蔡夫人因为蔡复一公务繁忙,无暇用餐,特意为他制作,可以边办公边享用。
故事版本众多,姑取其中最盛行者如下。
民间流传,蔡复一是明朝万历年间进士,但身体残缺得很厉害,独眼、跛脚又驼背,但是他熟读四书五经,不仅能作诗、赋、八股文;才华横溢,两手能同时写字,在殿试上大出锋头,皇帝原本想点其为一甲(前三名),但蔡态度狂傲,皇帝又改其为二甲。不过放榜之后,皇帝怜才之意又起,常对蔡加以赏赐,四个奸臣于是过来消遣他,欲挫其锐气。
四奸臣前来,第一人取笑他是独眼龙,蔡说:“一眼观天下。”第二人取笑他是瘸子,蔡回应:“一脚登龙门。”第三人取笑他是驼子,蔡回应:“一背藏千卷。”最后一人又质疑他两手同时写字是假的,蔡就回答“两手作万言。”立成一首诗。四个奸臣无趣而返,于是告诉皇帝,蔡复一说天下文书都抄写得成,“两手作万言”,皇帝很生气,觉得蔡太狂妄了,故要求蔡一个月内抄写朝廷历年来的边防文书,如不从,将以“欺君”论处。
为了完成任务,蔡只好废寝忘食,昼夜双手齐书,几乎不吃饭,蔡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天,她想出了一个妙法:面粉加水,搅成糊状,在热锅上轻轻一抹,做成一张张薄薄的面饼皮,再把各种菜切细,炒成烩菜,然后用饼皮把烩菜卷成圆筒状。每天用餐时,蔡夫人双手捧著“薄饼”喂正在抄写的蔡复一,这样既不影响工作,又不耽搁用餐。在夫人的照料和协助下,蔡复一如期完成使命,他抄的文件足足放满了九个柜子。
皇上认为蔡是个能吃苦、有智谋的人,故大力提拔蔡,蔡后来作到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五省经略。从此,蔡夫人做饼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因“润饼”是蔡夫人所创,所以民间又有“美人薄饼”或“夫人薄饼”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