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泰语运动(曼尼普尔语:Meitei Longi Kongjang),又称曼尼普尔语运动(曼尼普尔语:Manipuri Longi Kongjang),是指由文学、政治及社会协会(social association),以及组织开展的任何语言运动,主张在各种关键、歧视性和不利的环境下改变或发展梅泰语(官方称为曼尼普尔语,下同)。
在梅泰语的历史上,曾发生过4场语言运动。
1950年,印度政府将14种印度语言纳入官方认可的“表列语言”(scheduled language)类别,但梅泰语未被纳入其中。来自印度东北部(尤其是曼尼普尔邦、阿萨姆邦及特里普拉邦)的文学、政治及社会协会和组织(尤以曼尼普尔语协会(英语:Manipuri Sahitya Parishad)及“全曼尼普尔学生联盟”〔AMSU〕)倡导了一场语言运动,要求当局赋予梅泰语“表列语言”状态,长达40年。1992年,梅泰语于印度宪法《第71次宪法修正案》()中被赋予“表列语言”状态。每年8月20日是纪念梅泰语获列入印度宪法第八附表(英语:Eighth Schedule to the Constitution of India)并成为印度官方语言之一的日子,这天被称为梅泰语日(英语:Meitei Language Day)(又称曼尼普尔语日(英语:Manipuri Language Day))。
随着印度政府引入官方认可的语言精英(linguistic elite)类别“印度古典语言”,孟加拉国、缅甸、印度东北部(主要是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及特里普拉邦)多个文学、政治、社会协会及组织,以及知名人士都在倡导梅泰语获得古典语言地位的社会运动。
由于阿萨姆邦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Assam)阿萨姆公共服务委员会(英语:Assam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APSC)进行的职位招聘中,所有不以阿萨姆语、博多语或孟加拉语三个语言(mandatory langauge)中的任意一种语言参加考试的考生均豁免考试,并无任何语言的规定(根据《2019年阿萨姆公共服务竞争考试规则(修订)规则》),一些文学、政治、社会协会及组织,以及不少印度东北部(主要是来自阿萨姆邦、曼尼普尔邦及特里普拉邦)的领袖均主张将梅泰语列为阿萨姆邦政府(英语:Government of Assam)的准官方语言之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