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

✍ dations ◷ 2024-11-05 14:45:25 #活性碳
活性炭(英语:Active charcoal),亦称活性碳(英语:Active carbon)、活化炭(英语:Activated charcoal;Activated char)或活化碳(英语:Activated carbon),是黑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碳物质。活性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间有细孔,在活化时会产生碳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孔碳,堆积密度低,比表面积大,也是做一个过滤器的主要物料。在20世纪初活性炭作为专利被发明之前,历史上有文献记载与许多提法的更多的是关于木炭应用的历史。公元前3750年,已知最早使用木炭的是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有木炭作为医用(英语:Activated charcoal (medication))的记载。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59)及古罗马科学家老普林尼均有记载用木炭治疗癫痫和炭疽病的疗法。公元前450年的腓尼基商船,淡水被储存在烧焦的木桶里以抑制细菌滋生及变质,此法一直被沿用至18世纪。于同一时期的孔雀帝国,印度教的宗教文件中提到利用沙子和木炭过滤和净化恒河河水以作饮用。157年,克劳迪乌斯医疗论文中提到了蔬菜和动物来源制备的木炭,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中国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所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提及木炭用于治疗疾病。1773年,卡尔·威廉·舍勒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木炭的吸附能力并且可以吸附各种气体。1777年,报道了木炭热效应与吸附气体的能力,导致后来的“冷凝吸附理论” 的提出。1785年,舍勒研究了木炭吸附气体,其吸附能力从蒸气到一系列的有机化学物质以及各种水溶液中使用木炭脱色,特别是生产酒石酸的商业应用。这似乎是第一次系统地考虑到在液相上木炭的吸附。在这个时候,制糖行业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糖浆脱色的方法。但是,木材木炭在这个时候并没有特别有效的发挥这一作用,大概是因为孔隙度开发的程度尚未达到糖浆脱色所用木炭的程度的要求。1794年,英国一家糖厂成功的生产出使用木炭脱色的糖浆。1805年,法国利用木炭脱色第一次大规模生产使用甜菜制备的糖浆。1805年至1808年,Delessert在甜菜酿酒中成功的使用木炭脱色。1815年,大部分制糖行业已转用颗粒状骨炭作为脱色剂。1822年,Bussy表明,影响活性炭脱色性能的除了固有的原始材料,还取决于热加工和颗粒大小的成品。他表明,炭化过高温度或过长,降低了吸附性能和孔隙度,虽然他没有办法衡量这一因素。 这是第一次记录活性炭生产的热和化学过程。1841年,斯加登在加热再生的骨碳之前系统化的使用盐酸酸洗。这有效地消除了矿物盐吸附的碳。他还介绍了在德国的第一个连续立窑生产以及再生骨碳的过程。1854年,豪斯介绍了成功应用于伦敦下水道系统过滤器中去除蒸气和气体中的杂质的碳。1862年,Lipscombe制备出了使用碳净化的饮用水。1865年,猎人发现了使用椰子壳为原料的炭具有很好的气体吸附性能。1881年,凯泽尔首次使用'吸附'这个词来形容吸收气体的碳。1901年,Raphael von Ostrejko发明以金属氯化物炭化植物源原料或用二氧化碳或水蒸气与炭化材料反应制造活性炭,并先后取得英国和德国专利。1911年,奥地利的一家工厂生产出活性炭,商标名称为Eponit。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毒气体进入战场,颗粒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得到规模化大量生产用于军事用途的防毒面具滤毒罐(英语:Cartridges and canisters of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一战以后,战时发展大规模的活性炭生产导致战后活性炭商业化生产及应用。在欧洲制造活性炭的新原料取得了很大进展。加入椰子、杏仁壳及氯化锌生产出的活性炭具有较高的机械性和吸附气体和蒸气的能力。1935-1940年,在捷克斯洛伐克通过木屑及氯化锌作活化剂生产活性炭,用于清除、回收意外泄漏的挥发性溶剂和煤气等有害气体。由于原料来源、制造方法、外观形状和应用场合不同,活性炭的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尚无精确的统计材料,大约有上千个品种。活性炭的孔隙半径大小可分为:主要活化方法:活性炭的吸附性减弱后,可以再生。把活性炭置于容器里,通入一定压力的水蒸气,然后在一定量氧气存在下,加热到400 ℃,以除掉表面上的吸附物质。活性炭是疏水性的吸附剂,具有对非极性物质有选择性吸附的特性,还具有由碳表面的官能团产生的催化作用和碳本身作为反应物质的性质。关于它的反应机理现在还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活性炭的用途很多。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和日常生活。粉末炭可用于液相脱色,脱臭精制,上下水净化。粒状炭应用于气相吸附,溶剂回收,空气净化,香烟滤嘴,此外还可用于氯乙烯、醋酸乙烯合成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的载体。医学导航:毒理学毒理学 / 毒素中毒和毒性解毒剂

相关

  • 胸腔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呼吸医学为探讨呼吸器官疾病之一门学
  • 病因病原学又称为病因学是形成疾病的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病原,大致上可以分成直接病因与助因两类。直接病因最常见的是创伤,或者是因为感染或辐射暴露导致的疾病。直接病因不一定
  • 卡洛林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由查理曼及其后续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的复兴运动,主要的进步在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
  • 散瞳症瞳孔放大(英语:Mydriasis),也称瞳孔散大,是指瞳孔变大的情况,和瞳孔缩小(英语:myosis)相对。这个词通常用来指在没有医生干涉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症状,但有时也可指代医生出于治疗需要
  • 额窦额窦位于眉弓,极少对称,且在其之间的鼻中隔也时常会遍向中线的某一侧。额窦平均的尺寸如下:长 3 公分、宽 2.5 公分、厚 2.5 公分。各个额窦都会经由穿过筛骨迷路前端的额鼻管
  • 已测序的生物已测序的生物指其基因组已经被完全测序的生物。其中部分生物的DNA序列已经被完全注释,功能性的片段(如基因等)已作图。借助于基因组研究及高通量处理等技术,越来越多的生物的全
  • 体腔体腔(英语:body cavity),是由中胚层包裹的、内部充满液体的空间,分布在体壁和消化道之间。体腔是三胚层动物在胚胎早期发育,原肠形成之后,在内、外两胚层之间产生了中胚层,中胚层细
  • 怀特腓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1714年12月27日-1770年9月30日)是基督教大觉醒运动中的重要人物之一,循道宗的共同创始人。怀特腓德1714年12月27日生于英国格洛斯特,12岁时已发挥演说
  • 北极北极点,又叫北极(英语:North Pole),用于称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极,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点,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北半球与表面相交会的点。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地理上的北极
  • 陈晓非陈晓非(1958年2月-),辽宁本溪人,地球物理学家。1982年取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5年取得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学位。1991年取得南加州大学地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