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森战争

✍ dations ◷ 2025-08-13 02:28:52 #法兰克王国,德国战争,法国战争,8世纪欧洲战争,9世纪欧洲战争

萨克森战争(德语:Sachsenkriege、英语:Saxon Wars)指公元772年开始至公元804年结束,由查理大帝统治的法兰克王国与萨克森人之间持续了三十年以上的战争。

萨克森人在著于前1世纪的‘高卢战记’(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以及著于1世纪的‘日耳曼尼亚志’(普布利乌斯·科尔奈利乌斯·塔西陀)都有相关记录,但直到2世纪中期的史书上才开始出现他们的记载。原先仅在德国北部的荷尔斯泰因地方西南部一带居住,在2世纪到4世纪之间,其居住范围开始扩大,到了4世纪后半至5世纪时,一部分萨克森人、盎格鲁人与朱特人登陆大不列颠岛,成为今日英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祖先。在6世纪初期,萨克森人的势力范围达到了莱茵河一带。在7世纪末期吸纳了大量部族后,其势力范围更是扩张至包含易北河到埃姆斯河及之间的广泛区域。

萨克森人的社会由贵族、自由民及解放奴隶所组成,与其他的日耳曼部落不同,并不禁止贵族与其他身份的人通婚。6世纪后半,因萨克森人法兰克人之间的对抗开始激化,而导致萨克森人在政治上的进一步统合,与全体部族有关的议题在威悉河河畔的马尔库洛召开。在宗教方面,与法兰克人及哥特人不同,他们并不接受基督教,而持续传统信仰。

法兰克王国对萨克森人的冲突始于查理大帝的父亲矮子丕平。他于公元738年,在墨洛温王朝时代担任宫相时,便因领土扩张与基督教的传教,而与不愿改宗的萨克森人有着持续的冲突。法兰克王国的法兰克人沿着莱茵河支流美茵河殖民德意志地区,这也是日后的东法兰克王国的雏形

公元772年,查理大帝率军出征萨克森人,并破坏了萨克森人的圣树依尔米斯尔,漫长血腥的萨克森战争由此爆发。查理大帝先后对萨克森人发起了八次远征,因法兰克王国占有军事上的优势,因此陆续有萨克森贵族投入旗下。公元777年,由法兰克人与萨克森人双方的贵族共同召开联合会议,这也是萨克森王维杜金德(英语:Widukind)初次被记载在文献上。维杜金德逃亡至当时丹麦人的国家,并获得丹麦王的庇护以对抗法兰克王国。

公元778年,查理大帝转战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同年,维杜金德回到萨克森,率领萨克森部族突袭法兰克王国的领土并大肆掠夺,但查理大帝回国后,情况急转直下。每当查理大帝与维杜金德交战后,便有大量的萨克森人遭到处刑。公元780年,查理大帝率军进攻易北河流域,并建造马德堡与哈雷两座城寨。公元782年,查理大帝在威悉河支流阿勒尔河河畔的费尔登,屠杀4,500名萨克森俘虏,此被查理大帝邀请来担任宫廷教师的英格兰学者阿尔琴所记录。

公元785年,查理大帝以和平手段收服持续进行游击战来抵抗基督教的维杜金德,并以投降为名改信基督教。同年,维杜金德率领他的部族投降,并在阿蒂尼宫接受洗礼。查理大帝册封维杜金德为萨克森公爵。在这之后维杜金德便不再参与萨克森战争,而在修道院过着隐居生活。公元797年,查理大帝将不尊重基督教秩序者既为死罪的法令改为缴纳罚金。公元804年,萨克森人完全臣服于法兰克王国,萨克森战争因而结束。查理大帝征服了大半的日耳曼尼亚,以移居法兰克人到该地区来压制萨克森人的反抗,并任命萨克森部族中的实权者为伯(Graf)来统治萨克森人。

萨克森战争的结果,最直接的部分在于萨克森被并入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中,同时也决定了基督教在欧洲的地位。另外这场持续了三十三年的战争,在不断的反叛与再征服中,给萨克森带来无比的血腥,造成了四分之一的萨克森人死亡。

这场战争后,萨克森人被迫改信基督教,而不愿信仰基督教以及后来又改信异教的人均被判处死刑,日耳曼尼亚也融入了基督文化区,而后日耳曼尼亚以单独的政治实体诞生也脱离不了这场战争的影响。

相关

  • 吡硫吡硫
  • 保罗·阿利维萨托斯阿曼德·保罗·阿利维萨托斯(英语:Armand Paul Alivisatos,1959年11月12日-),芝加哥人,希腊裔美国科学家,研究纳米晶体的结构、热力学、光学、电学性能。2004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
  • 独立日美国独立日(英语:Independence Day / the Fourth of July)是为纪念美利坚合众国于公元1776年7月4日于大陆会议中宣布独立宣言所成立的节日。这一天是美国正式宣布从大英帝国宣
  • 美国河流列表美国的主要河流:
  • 既定观点问题既定观点问题(英语:loaded question),有时也称复合问题(英语:complex question;拉丁语:plurium interrogationum),系在问题中掺入预设的观点,对方一旦回答,就等同承认这些观点是真的。如
  • 精米步合精米歩合是日本清酒酿造的术语,指“磨过之后的白米,占原本玄米(糙米)的比重。”譬如将一批糙米磨去四成后,所制成之白米占原玄米重量的六成,其精米步合即为60%。此标准系由日本国税
  • 北投普济寺坐标:25°08′09″N 121°30′40″E / 25.135903°N 121.511181°E / 25.135903; 121.511181北投普济寺,旧名铁真院,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北投区林泉里的临济宗佛寺,为台湾总督府交
  • 塔宁巴尔群岛塔宁巴尔群岛是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的群岛,由约65个岛屿组成,位于巴鲁群岛和卡伊群岛西南、巴巴群岛和帝汶以东,把班达海和阿拉弗拉海分开,土地总面积5,440平方公里,人口约61,000,
  • 阳光海岸 (澳大利亚)阳光海岸(Sunshine Coast)乃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中南部、位居府城布里斯本以北、为一座国际渡假城市,人口230,429(2007年);2008年,为了区域综合发展,昆士兰州政府将阳光海岸一带的
  • 王孝廉王孝廉(1942年-),笔名王璇,生于中国山东昌邑县,中国文学研究者,以对中国神话的研究而闻名。在台湾长大,后移民日本,现为西南学院大学国际文化学部教授。此外,他也是一名小说家。其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