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丙丁

✍ dations ◷ 2025-11-15 20:01:32 #卢丙丁

卢丙丁(1901年-1935年,白话字:Lô͘ Piáⁿ-teng),笔名守民。日治时期台湾社会运动者、南台湾工人运动领袖、作家、作词人、教育家。1921年毕业于台北国语学校(今为台北市立大学以及国立台北教育大学),曾担任台南州大内公学校正式教师、台南州大内公学校训导、六甲公学校林凤营分教场训导、台南州六甲公学校训导、内庄公学校副校长,但为了专心从事社会运动而辞职。

1921年时,与蒋渭水、林献堂等人筹组台湾文化协会,并成为主要文化活动领导人之一。其中,除了举办过多场政谈演讲会:174、205-206:139外,还包括文化讲习、电影拍摄以及新剧宣传等的活动来推广改革理念,并达到启迪民智与唤起民族意识的效果。

1923年与著名歌唱家林氏好(1907年-1991年)结婚。1927年,台湾文化协会分裂:141,蒋渭水提出筹组“台湾自治会”及“台湾同盟会”遭拒后改创“台湾民众党”,并在5月时于台中市聚英楼外举行创会式合影。同年9月16日,卢丙丁任台湾民众党中央常务委员,负责社会部及宣传部。另外,也担任了台南支部常务委员,并身兼民众党之外围组织“台南劳工会”、“台南机械工友会”的负责人。

1931年2月18日,因主张民族自决,对殖民母国采取强硬的抗日态度,台湾民众党被依“反官”及“反母国”的名义遭台湾总督府强制解散:489,卢丙丁与蒋渭水等十多人被捕入狱,隔日才被释放。在此党第三次党员大会前:193,卢丙丁辞卸职务,并内渡厦门避难。

1932年,卢丙丁在没有罹患汉生病的状况下,被强制收入回龙的乐生疗养院。1936年,卢丙丁被从乐生院被押往厦门,此后音讯全无。台湾日日新报纪载他死于中国,但死因未明。

1923年7月,卢丙丁经由朋友介绍,与当时担任教师的林氏好结婚,林氏好毕业于台南女子公学校,隔年于教员养成讲习所结业,随即担任台南第三公学校教员,1924年间任台南第二幼稚园保母,后因卢丙丁从事社会运动,而被迫离开教职。曾担任台南馆学乐团的第二小提琴手,为日治时期古伦美亚唱片公司担任专属歌手,灌制知名乐曲〈月夜愁〉、〈一个红蛋〉、〈琴韵〉、〈怪绅〉、〈咱台湾〉。

卢丙丁因多次入狱,林氏好为避免幼子受牵连,独力扶养两子,并改姓“林”。

1930年代,卢丙丁遭日人拘捕,远渡厦门后失踪,林氏好赴日学习声乐,1944年战争期间林氏好带子女前往满州。1946年返台,之后成立“南星歌舞团”,晚年罹患舌癌,逐渐淡出舞台。

卢丙丁在参与台湾民众党前就已致力于推动左派运动,组织劳工团体。在1927年1月1日卢丙丁即在台南组织“台南机械公会”。

1927年5月,卢丙丁参加推动台湾新文学的作家谢春木的婚礼。谢春木亦多次寻会各地演讲,启迪民智。台湾民众党成立后亦担任中央常务委员。

1927年7月10日下午三点,台湾民众党在台中市新富町聚英楼酒家举行创立大会。8月7日,台南支部成立,并推举王受禄、卢丙丁、韩石泉、曾右章担任台南支部的中央委员,此外卢丙丁亦担任中央常务委员社会部及宣传部的主任。台湾民众党成立后,致力于建立劳工及农民组织,至1927年底已获得二十一个劳工团体、合计约三千余人支持,而卢丙丁也参与其中。其中卢担任1927年5月15日创立的台南机械工友会及同年9月28日成立的台南劳工会之干部,可见其对于劳工运动的热心。但由于没有能统领各劳工团体单位的机构存在,因此民众党中央委员乃有组成台湾工友总联盟的计划,1928年2月29日,台湾工友总联盟创立:223,卢丙丁、蒋渭水、陈木荣、李友三、陈天顺担任联盟的重要干部。同年12月11日,举开中央常务委员会,改选中央常务委员及各部主任,删减了社会部的职位,卢丙丁续任中央常务委员及宣传部主任一职。1928年7月15日,台湾民众党于台南市西门町南座戏院召开第二次党员大会:182,出席党员约130人左右,卢丙丁担任大会司仪。7月26日,召开中央常务委员会调整中央机关,卢丙丁继续担任宣传部主任。

1929年1月1日至4日,卢丙丁参加台湾民众党在台北市日新町举行的第一次务磋商会:186。除了参与众多劳工组织外,卢丙丁亦参加许多演讲,并作为演讲的主持人或演讲者。1930年10月27日,民众党台南支部举办“第六次议员改选批评政谈讲演会:210”,卢丙丁即作为演讲者参与,演讲题目为“受不起的无产大业,将地方自治送还他们罢!”。

1927年9月18日,卢丙丁参加台湾民众党台南支部举办的“第贰回台湾社会问题改造讲演会”。

1928年3月13日,卢丙丁与蔡式谷为首的其他七人在总督办公室与时任台湾总督上山满之进在总督办公室会面,以蔡式谷为首,质问总督对地方制度改革的意见。

1928年4月20日,高雄浅野水泥公司(浅野洋灰株式会社)因为劳资纠纷问题爆发罢工事件,台湾工友总联盟声援此次罢工事件:226,创立浅野争议本部,下设许多不同职位的部门,卢丙丁担任争议部一职。隔年2月11日,卢丙丁作为重要成员,参加在台南松金楼举行的台湾工友总联盟第二次代表大会:229。

1931年2月18日,台湾民众党召开第四次全岛党员大会,台北警察署长突然出现并出示“结社禁止命令”:490-493,并当场声明台湾民众党已经遭到取缔禁止,故命令集散本集会。同时逮捕卢丙丁、蒋渭水及其余参与的十六名党员送往警察署拘押,隔日所有人即被释放。

1931年8月5日,蒋渭水因伤寒过世,得年40岁。蒋渭水逝世三天后(即8月8日),卢丙丁与蔡培火及蒋渭水兄弟蒋来福、蒋渭川、梁加升等人组成蒋渭水大众葬仪委员会:283,在大安医院作出“故蒋渭水氏之大众葬葬仪”的决议。

相关

  • 埃格斯特朗(Ångström, 简称埃,符号Å)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它不是国际制单位,但是可与国际制单位进行换算,即1 Å = 10–10 米 = 0.1纳米。一般用于原子直径、化学键长和可见光
  • 耆那教耆那教(梵语:जैनधर्म Jainadharma;泰米尔语:சமணம் Samaṇam;英语:Jainism),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有其独立的信仰和哲学。创始人为伐达摩那(又称摩诃毘罗,意为大雄
  •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梵语:अमिताभ,Amitābha),意为无量光佛,另名无量寿佛(梵语:अमितायूस्,Amitāyus),又称为无量清净佛、甘露王如来(梵语:Amṛta-rāja),在华人地区习惯作弥陀佛、弥陀
  • 2美分 (银币)2美分硬币(英语:two-cent piece)是美国铸币局于1864至1872年间生产的一种流通用硬币,1873年时还有为收藏家打造过一批。硬币由铸币局首席雕刻师詹姆斯·巴顿·朗埃克设计,由于包
  • 引擎 (消歧义)引擎为英语Engine的音译,即发动机或称作原动机。原指把能量转为动力的设备。引擎一词的含义延伸为做某件事的基本器具或固定机制。也引申为互联网或程序设计上的一种应用程序
  • 亚历山大 (奥兰治亲王)威廉·亚历山大·卡雷尔·亨德里克·弗雷德里克(Willem Alexander Karel Hendrik Frederik,1851年8月25日-1884年6月21日),是荷兰国王威廉三世的第三子,荷兰王子,奥兰治-拿骚王子,奥
  • 扬·廷贝亨扬·丁伯根(荷兰语:Jan Tinbergen,1903年4月12日-1994年6月9日),荷兰经济学家。1969年,“由于发展了动态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经济进程分析中”,他与朗纳·弗里施同获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 桂妮薇儿桂妮薇儿(英语:Guinevere,或译格妮薇儿、桂妮薇尔、格温娜维尔、桂妮薇亚)是亚瑟王的妻子,亚瑟执政期卡美洛王国的王后。也是圆桌骑士之一的兰斯洛特的情人。亚瑟王之妻红杏出墙
  • 斯捷潘·加夫里洛维奇·斯基塔列茨斯捷潘·加夫里洛维奇·斯基塔列茨(俄语:Степан Гаврилович Скиталец,1869年11月9日-1941年6月25日),俄国/苏联的诗人、小说家和民间音乐家。斯基塔列茨这个名字在俄语中是“流浪者”的意思。斯基塔列茨出生在萨马拉省,父亲是个农民,曾经为农奴。获得自由之后,斯基塔列茨的父亲在村里做了一段时间的酒保,之后带着幼年的儿子在俄国各地流浪了几年,两个人或在街头演出或在酒馆当乐手以图谋生。经过几年的流浪生活之后,他们回到了萨马拉,斯基塔列茨的父亲在那里定居下来,成为一个细木工。斯基塔
  • 吡啶甲醛吡啶甲醛(化学式:C6H5NO)有以下几种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