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体披肩

✍ dations ◷ 2025-04-04 11:41:11 #服装

圣体披肩(英语:Humeral veil)是罗马仪式的礼仪外衣之一,也用于一些英国国教和路德教会。它由一块约2.75米长,90厘米宽的布料覆盖在肩部和正面,通常是丝绸或金布。在两端有时会有一些口袋放在手背上,以便佩戴者可以拿着物品而不用手接触它们。

圣体披肩首次出现的时间尚不清楚,尽管它在脱利腾弥撒和其他改革前的仪式中确实有用,包括塞勒姆仪式(Sarum Rite)。

圣体披肩是当天使用的礼仪用色,或者是白色或金色的布料。

圣体披肩最常出现在圣体圣事的博览会和祝福仪式中。当祭司或执事以圣徒的身份祝福信徒时,他们用披肩的两端遮住他们的手,这样他们的手就不会触及圣体作为尊重神圣器皿的标志,以表示对礼仪器皿的尊重,特别是因为它们都是用来放耶稣圣体或圣血的。而在圣体降福时,这披巾也表示耶稣对圣体降福,而不是神父或执事在降福。

在天主教会的主的晚餐弥撒中也可以看到圣体披肩。当含有祝圣后的圣礼的Ciborium(存放小面饼所用的圣器)被带到重新定位的地方,并且在耶稣受难日期间会被带回祭坛时使用它。安魂弥撒的仪式不需要使用圣体披肩。 而多米尼加式仪式例外因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礼仪习俗。

在传统特利腾弥撒中,五品执事在携带圣盘或其他只允许圣职人员接触的圣器时使用圣体披肩

折叠圣体披肩有几种方法;它可以折叠,使每个侧面像手风琴一样单独折叠(折叠位于中心顶部或圣体披肩中心下方),或者可以折叠两侧同时折叠成手风琴式(之后)抵消一方)。

圣体披肩不应与另一种披肩vimpa相混淆,vimpa原意是意为头巾,来自日耳曼语,其具有相似但较窄的设计。当主教庆祝弥撒时,有时会使用vimpa。在罗马仪式中,如果主教使用斜角和尖刺,分配给持有这些物品的任务的祭坛服务器在拿着它们时用vimpa覆盖他们的手,象征着物品不属于他们。 vimpa可以是白天的颜色,或者是白色或绿色的简单材料。

在帝国罗马宫廷礼仪仪式上,接近皇帝的服务员使用了类似的面纱,或类似的面纱,大概是在他递给他们的东西的情况下。 在艺术中,与基督相邻的天使经常在古典时代晚期和中世纪早期艺术中使用这样的布料。

相关

  • 反因果系统反因果系统(anticausal system)是一种假想的系统,其内部状态及输出只和某些未来的输入有关。有些教科书或是出版物的定义较宽松,反因果系统只要和过去的输入无关即可,因此可以和
  • 中亚联盟中亚联盟是由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2007年4月26日提出的,为了创建一个类似欧盟的涵盖五个前苏联中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
  • 摩耶摩耶(梵语:माया,māyā,Maya),源自梵文,它有多重意思,最主要的意思是幻影,是印度宗教与哲学的重要部分,可以译为错觉。在印度教中世界是大自在天游戏时产生,人因为无明而不能认知
  • 汉学家汉学家是专门从事汉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与中华文化(汉民族、中国)有关的内容。一般称为汉学家的人都是指不身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从事研究汉学的非华人(或非“中国人”)和非海外
  • 紫草紫草(学名: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又名藐、茈草(《尔雅》)、紫丹、紫芙(《神农本草经》)、鸦衔草(《本草纲目》)。 为紫草科紫草属的植物。分布于日本、朝鲜以及中国大陆的辽宁
  • 慧济寺慧济寺,位于中国浙江舟山普陀山,坐落在佛顶山山巅的右上方,又称佛顶山寺。创建于明代。1907年大规模重修后,建成四殿、六楼、七宫。这些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慧济寺虽然修建较
  • 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与自由》(英语:)是一本由米尔顿·佛利民撰写的书,最先在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佛利民在书中讨论了经济的资本主义对于自由社会的重要性。这本书至今已经卖
  • 查尔斯顿 (波士顿)查尔斯顿(Charlestow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城市波士顿历史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最初的名称是Mishawum。查尔斯顿位于波士顿半岛的北部,街区设计于1629年。1848年,查尔斯顿正式成为城市,
  • 劳伦斯 (马萨诸塞州)劳伦斯(英语:Lawrence)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北部梅里马克河畔,是埃塞克斯县的县治所在,面积19.2平方公里。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72,043人,其中白人占48.64%、亚裔美国人占2.
  • 故乡 (小说)《故乡》是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白话文小说。作于1921年1月,同年发表于《新青年》。现已编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九年级教材,日译版编入日本中学三年级国语教材。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