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相关犯罪

✍ dations ◷ 2025-10-22 15:03:09 #酒精相关犯罪

酒精相关犯罪(英语:Alcohol-related crime)指的是涉及饮酒,以及违反有关销售或使用酒精规定的犯罪活动;换言之,就是违反酒精法规(英语:alcohol laws)所做的活动。在美国,违反合法饮酒年龄的规定以及酒后驾驶是最普遍的酒类相关犯罪行为,也是全球许多(如果非绝大多数)国家的主要问题。同样的,在美国和其他地方因酒精相关犯罪而遭逮捕的案件,在警方逮捕的案件中占有很高比例。

通常是加害者比受害者更会处于醉酒状态。酒精取得容易程度和消费比率与在开放空间中的骚扰行为、游荡、乞讨、以及行为不检(英语:disorderly conduct)呈正相关;而在家庭暴力,以及暴力犯罪(英语:violent crime),会因特定国家和文化之间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研究发现会增加酒精相关暴力发生的因素包括有难养型气质、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敌意想法、家庭暴力史、学校成绩不佳、不良同侪、具有酒精会导致犯罪的信念、冲动、以及反社会人格障碍。在2000年代初期,估计在美国,与酒精相关犯罪的经济成本就超过2,050亿美元,是所有其他与药物相关犯罪(英语:drug-related crime)所造成成本的两倍。而英国在对应的时期,犯罪及其反社会影响所造成的经济成本估计为73亿英镑。而另一项对英国与酒精有关犯罪的经济成本研究,则认为比前项估计更高,在80到130亿英镑之间。在俄罗斯、墨西哥和有些非洲地区,危险的饮酒模式尤其是种重大的问题。

目前人们对于酒精与暴力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因为这些在不同个体上影响各不相同。虽然饮酒与犯罪和暴力呈正相关,但并不存在简单、因果、和直接的关系。对于酒精使用疾患的研究和理论显示,在各式原因之中,饮酒之后会降低触犯者对其行为后果的感知和意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在有害饮酒方式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中,“由饮酒而产生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一些犯罪类型与酒精存有独特的联系,例如公共场合醉酒(英语:Public intoxication)或违反合法饮酒年龄的规定,而另外有些犯罪更容易伴随饮酒而发生。

家庭暴力通常与酒精不当使用同时发生。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暴力受害者报告发生的因素之一是由于饮酒。适度饮酒者与轻度饮酒者和不喝酒的人相比,发生亲密暴力的频率会较高,但通常是重度和/或暴饮者会做出长期和严重的攻击模式。发生人体攻击的几率、频率、和严重程度都与饮酒呈正相关。反过来,针对酒精使用疾患实施婚姻伴侣行为治疗(英语:Integrative behavioral couples therapy)可把暴力行为降低。研究结果显示,酒精使用疾患和虐待儿童之间可能存在联系。

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DUI)或是driving while intoxicated (DWI)均表示驾驶者在酒精或其他药物(包括医生开出的处方药)影响之下驾驶机动车辆的犯罪行为(而一般的中文翻译均为酒后驾驶)。

对于饮酒,界定驾驶达到醉酒的程度通常由血液酒精浓度(BAC)的测量值来确定;但也可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来测定,这种呼气测量法简称为BrAC。当BAC或是BrAC测量值超过特定阈值水准的时候(例如0.08%),就构成刑事犯罪,无需取得另外的证明。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对于较高的BAC(例如0.12%、0.15%或、0.25%)会加重刑罚。在许多司法管辖区,警察可对被认为有嫌疑者当场测试,以确定其是否触法。

酒精不当使用会增加个人遭受或是对他人施加性暴力的风险。药物促成的性侵犯(DFSA)是在受害者因饮酒或服用其他药物而丧失行为能力后,而遭到的性侵犯。酒精既容易又可合法取得,仍是最常用到的迷奸药物,据说用于大多数性侵犯均以此为工具。许多攻击者采用酒精,是因为通常受害者愿意饮用,并且可被哄到摄取,而失去抑制能力或是意识的程度。在大多数(但非全部)司法管辖区,与无意识的受害者发生性关系会被认定为强奸,他们在受害者因饮酒过多而失去知觉,对其侵害,就是“借机强奸”的行为。

当私酒中掺入甲醇时,就会发生甲醇中毒事件爆发。甲醇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例如,如果摄入少至10毫升的纯甲醇,甲醇会分解成甲酸,甲酸会破坏视神经而导致永久性失明,而30毫升的甲醇就有致命的可能,通常甲醇的中位致死剂量是100毫升(3.4液量盎司),即每公斤体重1至2毫升纯甲醇。参考剂量(英语:Reference dose)则是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毒性作用在摄入之后需要数小时才会开始,而采用有效的解毒剂通常可防止永久性损害。由于甲醇的外观和气味与乙醇(酒精)相似,因此很难辨识。

公共场合醉酒是在许多司法管辖区常见的问题。犯罪者往往是社会低层人士,这种犯罪的再犯率非常高,多次被逮捕、监禁、但在无治疗后被释放。因公共场合醉酒而被捕的人数之多,往往反映的是相同犯者遭受重复逮捕的缘故。

抢劫和暴力犯罪往往涉及到饮酒,此类犯罪与饮酒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在美国,15%的抢劫案、63%的亲密暴力事件、37%的性侵犯、45-46%的人身攻击、和 40-45%的凶杀案都涉及使用酒精。一项美国在1983年的研究发现,在被捕的暴力犯罪者中,有54%在犯罪前饮酒。英国在2015/2016年,参与暴力犯罪的人中有39%受到酒精的影响。国际研究结果类似,估计全世界有63%的暴力犯罪都涉及使用酒精。

犯罪学家Hung ‐ En Sung在2016年所做的研究结论是,通常执法在减少酒驾方面并未发生效力。世界上大多数酒驾者最终都未遭逮捕。而至少三分之二与酒精有关的死亡事故是由反复醉酒的司机所造成。Hung ‐ En Sung对控制酒后驾驶和酒精相关事故的措施评论时指出,有效的措施应包括“把达到触法的血液酒精浓度降低,控制酒类销售店家,禁止未成年人夜间驾驶,提供矫正教育计划(包括对违法者吊销执照,以及对高风险违法者的处置采取法庭监控(court monitoring)。”一般而言,那些针对降低社会酒精消费的计划(包括学校教育),均被视为有效的长期解决方案。而针对减少成年人触犯饮酒暴力的策略则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酒精的使用与犯罪有既定的联系,因此,对酒精相关的街道混乱采行警方巡逻,并对酒精销售单位进行合规检查,已证明可成功减少公众对犯罪活动的看法和恐惧。

相关

  • 火盗龙火盗龙属(属名:Pyroraptor)是兽脚亚目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法国。目前只有发现一副标本。火盗龙的模式标本是唯一的化石,是在1992年被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而且
  • 脑啡肽酶脑啡肽酶(Enkephalinases)是可以分解内源性鸦片肽(内源性有吗啡作用的肽)的酶,包括以下几种: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
  • 塞西莉·夏米娜德塞西莉·露易丝·斯蒂芬妮·夏米娜德(法语:Cécile Louise Stéphanie Chaminade,1857年8月8日-1944年4月13日),法国作曲家,钢琴家。8岁就开始作曲,但由于父亲的阻挠未能进入音乐学
  • 黄花夹竹桃}}黄花夹竹桃(学名:),亦称黄酒杯花,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常见灌木或小乔木。树型较夹竹桃高大,高约2-5米,富含乳汁;形状披针形叶子互生;夏秋开黄花,有香气,聚伞花序顶生;扁三角状球形核
  • 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1923年9月23日-2016年2月17日,阿拉伯语:محمد حسنين هيكل‎, Mohamed Hassanein Heikal )是埃及及阿拉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及时事评论员
  • 奥斯瓦勒·狄朗奥斯瓦勒·狄朗 (法语:Oswald Durand, 1840年9月17日 - 1906年4月22日) 是海地诗人、政治家,他在海地的地位犹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但丁。 他出生在海地北部的北圣路易
  • 李谌 (消歧义)李谌,可以指:
  • 谢依静谢依静(?-),现任国立中央大学资讯管理学系专任教授、东吴大学企业管理学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行销管理、服务行销与管理、网络行销、顾客关系管理,曾于2009年荣获国立中央大学
  • 达科尔达科尔(Dakor),是印度古吉拉特邦Khed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378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3784人,其中男性12511人,女性11273人;0—6岁人口2359人,其中男1292人,女1067人;识字率75.8
  • 前3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