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月刊》()是在台湾发行的一套介绍今日各科科学的月刊。拥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科学月刊》于197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当时,一群留美的台湾学生,以“引介新知、启发民智”为己任,兴办这份科学杂志。
《科学月刊》()由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发行,是台湾通俗科学界自编的代表性刊物,创刊于1970年1月1日,迄今四十四年,从未缺期,为台湾市面上发行超过四十年的屈指可数的月刊之一。其发行对象主要是高中以上的学生,内容涵括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与数学。
《科学月刊》的姊妹刊物《科技报导》()为一报纸型月刊,创刊于1981年10月15日,内容以报导与评论为主,免费赠送台湾科学技术界从业人员。
科学月刊社于1971迄1974年间,由台北市科学出版基金会科学图书社出版《科学选粹》系列图书二十一种;于1984迄1986年间,由台北市科学出版基金会出版部出版《科学月刊丛书》九种,于1985及1986年复出版《现代生物》各一种;于1985迄1986年间,与正中书局合作出版《学生科学丛书》六十种;于1999年与天下远见出版合作出版《诺贝尔的荣耀》一套三册,2005年补正再版;自2011年起,与台湾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商务科普馆》系列丛书。
《科学月刊》历年获得的重要荣誉与奖励列如下表:
《科学月刊》的前身是《新生报.中学生科学周刊》,于1965年5月2日创刊,由当时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三年级学生林孝信发起邀集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学院的同学们供稿,延续到1967年2月27日为止,共出刊八十三期。
1969年的2月,林孝信当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当第二年的研究生,有感于台湾科学教育落后而留学生思想分歧,与赖昭正、曹亮吉、李怡严、刘源俊及散于各地的同学、友人商议后,决定发起结合留学生共同为台湾出版《科学月刊》。1969年3月发出《科学月刊简报》第一期,发起信由李怡严、吴力弓、林孝信、刘源俊、洪秀雄、徐均琴、陈宏光、赖昭正、曹亮吉、许景盛、劳国辉十一人具名。
1969年5月发出的第二期《简报》决定各分组负责人及各地区联络人,请王渝当修辞编辑,又决定先出第零期试印本──稿件在芝加哥收集后,由李怡严及杨国枢在台湾负责出版。1969年9月15日第零期出版(列有共同发起人国内外共一百零四人),受到各界好评,于是美国与台湾两方面分头紧锣密鼓筹备创刊事宜。1970年1月1日,《科学月刊》在台北市创刊。其后,每期稿件由芝加哥联络中心汇集整理,寄到台北。在台湾的印行工作主要由李怡严、宓世森、石资民、石育民等人负责。
为讨论出版《科学月刊》出版事宜,除每星期从芝加哥联络中心发出一份《科学月刊工作通报》外,自1970年4月17日起,每月月中的那一期《工作通报》订为“讨论号”,由各地联络员轮流主办。于是,《科学月刊》在美国各地建立了一个广大的联络网。
1970年底,美国留学生界发生保卫钓鱼台运动,许多留学生积极参与,于是《科学月刊》的联络网松散,国内外的联络也中断。面临这一危机,所幸当时在李怡严担纲,张昭鼎、黄仲嘉、杨觉民、陈国成、石育民、石资民、刘凯申、宓世森、陈赞煌、王亢沛、刘广定、徐道宁、胡芷江诸人的协助下,《科学月刊》的重心成功从美国移到了台湾,其间约有半年的过渡期。这时,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也已成立,成为《科学月刊》的后盾。
《科学月刊》创刊时向行政院新闻局登记为杂志社,自1970年12月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成立后隶属于该基金会。基金会成立之初置董事十一人,后减为九人,定期改选三分之一;负责重大决策,通过预决算及聘免重要负责人。社长(理事长)召集社务委员会(理事会)会议,对外代表科学月刊社,并负责经营及社内人事;总编辑组成编辑委员会,负责《科学月刊》与《科技报导》两刊物之内容及编辑。
科学月刊社是一群热心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组成,共同为理想奋斗,“没有老板”是其特色。成员来自各方,集思广益;各人量力而为,前仆后继。只有意见与贡献,没有争权与营利。
《科学月刊》创刊之初定价低廉,强调靠募款支持,后来数度遭遇经营危机;幸赖共同努力,克服艰困,终于在1990年代起站稳脚步。1970年创刊时社址暂寄于台北市光复南路巷内宓世森宅,后沿光复南路两度迁移;1973年初迁至八德路一段工专书局后间,又在附近数经搬迁。1977年2月张昭鼎提供云和街四楼公寓自宅作社址;1982年董事会决定以正中书局出版《学生科学丛书》稿费购置罗斯福路四段十一楼房舍,10月迁入新址。1987年3月社址复迁至董事何寿川免费提供的重庆南路二段十楼部分房舍(后又迁至九楼),原址出租。1990年11月迁回罗斯福路四段十一楼迄今。
基金会历任董事长的名单列如下表:
科学月刊社历年的负责人名单列如下表(1970年4月之后为社长/副社长,1995年8月之后为理事长/副理事长):
《科学月刊》历任总编辑/副总编辑名单列如下表:
《科学月刊》编辑委员名单列如下表:
高宪章、张大钊、陈妙娴、陈彦荣、陈镇东、黄正球、黄向文、单维彰、景鸿鑫、曾耀寰、程一骏、程树德、杨正泽、叶李华、叶伟文、
廖达珊、管永恕、刘宗平、郑宇君、郑运鸿、韩德生、苏逸平、蔡孟利、严如玉
门立中、纪延平、范贤娟、倪简白、高启明、高宪章、张大钊、张敏娟、陈彦荣、陈镇东、景鸿鑫、曾耀寰、程一骏、程树德、单维彰、
杨正泽、叶李华、廖达珊、管永恕、刘宗平、郑宇君、郑运鸿、蔡兆阳、蔡孟利、蔡振家、苏逸平、韩德生、严如玉、严宏洋
2016年台大有11篇论文在匿名科学论文网站PubPeer被人质疑造假,科学月刊开始进行长期的追踪报导。
《科学月刊》1970年创刊时内文的形式是十六开版模造纸套色72页,后来考虑成本改为不套色,1981年增为80页,1991年放大字体并调整版面,1995年再扩为88页又改变字体与版面,1997年1月加大为菊八开版,2003年又恢复80页,2004年10月改用雪面铜板纸。遇特殊情况时增页或加彩色页。
1970年创刊时用活字排版印刷,后来为节省开支改为打字机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起改为用台式电脑排版平版印刷(1989年用PC排版,1995年改用Mac,2013年起复改用PC)。
早期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内容较重,后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工程科学的内容逐渐增多,并加强本土题材及本土科学研究的报导。到前二十年后期,已树立“植根本土、放眼国际”的风格。早期许多文章是翻译的,1990年代起,几乎都改为作者自撰。
至于专栏的演变,创刊初期的专栏有“教学心得”、“门外汉”、“读者信箱”、“书评”、“人物传记”、“益智益囊集”等;后来有“昨天、今天、明天”、“科学走廊”。1974年起有“评论”、“封面故事”、“一月纪闻”,延续迄今。曾有过的专栏有:“科学新粹”、“大家谈科学”、“实验以验实”、“科技与文明”、“通思集”、“面线的世界”、“科学教室”、“科学小品”等等。近年则有:“纸上专讨会”、“数‧生活与学习”、“昆虫与人”、“咱的海”、“中研院点将录”、“科学大观园”、“高中生了没”等等。
2013年开始有着重补充高中自然科学课程的专栏,例如“言之有物”针对物理科,“谈天说地”针对地球科学;2014年还将针对化学和生物开辟相关专栏;加上原有的“数‧生活与学习”,希能全面辅助高中自然科课程。此外,“科学教育我有话说”则针对高中课纲与教学作评论。
1983年的“科学与人文”到了1985年演变为“科学、人文与科学史”,中断若干年后,1989演变为“科学史与科学哲学”,后来又演变为“科学史话”。1983年介绍分子生物学新知的“突破/展望”到了1986年改为“现代生物学1986”,后来每卷改用新的年份。
1972年12月号的“癌症专号”是《科学月刊》的第一个专辑。1986年11月开始,每个月都推出一个专辑。1990年开始改为每两个月推出一个专辑。近年则每期都有一专辑,并以“封面故事”方式呈现。
2015年1月号起,《科学月刊》改版为16开,内页全彩印刷。并因应十二年国教选修课程,规划一系列高中科学专栏,包含“解.数”、“理.物”、“生.动”、“变.化”、“天.地”和“就是那道光”等六个专栏。“就是那道光”专栏于2015年12月结束。
《科学月刊》结合一群有心科学教育的人士在业余共同为社会服务,以严谨的态度,为台湾维持一份高水准的通俗科学代表刊物。这群人有所不为,对历史负责;介绍科学,但绝不迎合学生升学的需要;讲道理,辨是非,评论不正确的观念与政策。
科学月刊社认为科学发展与科学教育不应只是政府的工作,他们致力的是“民间科学”──也就是“民有、民治、民享”的科学(Science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而科学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传授科学知识,更希望借着科学知识的传播,引介科学方法与精神,提升国民的文化水准。
参加科学月刊社的人原来多彼此不相识。但借着这个“准社团”──一个保证清流的社团,大家彼此砥砺勉励,在其中成长,也加强了各人在自己岗位上奋斗的信心与决心。它实践了一项理想,在文化的承启、科学普及与科学本土化、人才的锻炼与培植各方面也有重要贡献。
附一:历年来科学月刊社曾举办“民间科技研讨会”一览
附二:历年来科学月刊社承办“张昭鼎纪念研讨会”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