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北部的一条河流,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因其含泥沙很多,常常改道而得名。其河道大致与古丝路陕西段,现时的210国道平行。
无定河的名字始见于唐代。无定河流入鄂尔多斯境内后又称沙拉乌苏河、萨拉乌苏河或乌苏河。上源红柳河,源于陕西定边县东南的长春梁东麓。向东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侧和鄂尔多斯市境内。沿途接纳纳林河、海流兔河、芦河、榆溪河、大理河、淮宁河等支流。在清涧县河口村注入黄河 。无定河全长49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 。年径流量15.3亿立方米,而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达2.23亿吨。
无定河常出现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最著名的为唐代诗人陈陶的《陇西行》:
1922年,河套人化石在伊克昭盟乌审旗的无定河河岸沙层中被发现。这一带后来发现的晚期旧石器时代遗址被称为河套文化。后来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也扩展到无定河流域。
公元407年(五胡十六国时期),铁弗部匈奴人赫连勃勃在朔方反叛后秦,起兵自立,国号为“夏”,自称大单于,大夏天王,年号龙升,并改姓赫连氏(原姓“刘”)。三年后赫连勃勃改元凤翔,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曰统万城(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寓“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北宋时期,无定河流域为宋朝、西夏两国之间的边界,因此两国经常在该处爆发战事,宋夏双方在制造攻城或守城工具时,都不可避免破坏当地植被。另一方面,为了应付西夏人的入侵,宋军要在当地常驻大量军队,屯兵开垦,毁灭森林,破坏植被,令当地生态环境更进一步恶化。宋夏战争持续了近百年,期间战事常在无定河流域拉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明朝时期,无定河的生态环境已变得恶劣,水土流失严重。明朝晚叶,陕西境内发生大规模旱灾,引致包括无定河流域的严重饥荒,百姓纷纷揭竿而起,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就是出生在无定河流域的米脂县(今陕西省榆林市)。
民国时期的无定河两岸,当地农民因为经济利益的引诱,从种植棉花,改为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鸦片”,并得到当地军阀的鼓励,理由是种植鸦片能令军阀们得到足够军饷。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据地质学者考证,古时候无定河一带是个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是中原王朝著名的养马之地,历史上曾经为匈奴、羌、铁弗、丁零、突厥、党项人所占据。
直到唐朝中叶,无定河两岸逐渐形成以风沙滩地、河塬涧地、黄土丘陵沟壑三种类型为主的地形地貌。造成地貌大变迁的原因,主要是当地的干旱气候、战乱和屯军开垦,令当地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从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黄沙,导致河水含沙量惊人。河床大量泥沙的淤积,又使河道难以稳定,这才有“无定河”的正式名称。
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为了率兵抗击西夏,曾在无定河一带作过详细的地理考察,并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描写他在无定河行军的艰苦:
若遇其一陷则人马拖车应时皆没,至有数百人平陷无子遗者。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政府为解决黄河含沙过多的问题,在黄河流域作出一番地理调查,发现无定河流域为黄河的主要泥沙来源。因此,中国政府用了近三十年时间,透过鼓励无定河流域百姓梯田耕作、造林,以及建设水利设施,用以减缓当地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进程,迄今开始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