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壳椎亚纲
✍ dations ◷ 2025-02-23 20:00:25 #壳椎亚纲
壳椎亚纲(Lepospondyli)是一类细小但多样化的两栖动物,生存于石炭纪至二叠纪晚期。现时已知有六个不同的分支,包括Acherontiscidae、Adelospondyli、缺肢目、弛顶螈目、鳞鲵目及游螈目,这些分类之间有像蝾螈、像鳗鱼或蛇及像蜥蜴的形态,且拥有不能分类的物种。这些物种是水中、半水中或陆地生活的。最长的盗首螈只有约1米长,而其他的更为细小,估计它们是生存在没有被同期离片椎目占有特定的生态位。壳椎亚纲的特征是那简单及呈线轴的脊椎,这些脊骨并非软骨,而是围绕脊索的骨质圆柱体。一般在脊椎的上部有神经弓,与脊柱融合。由于壳椎亚纲分支的化石已高度专化,故没有明显的共同祖先。所以近年的研究文献认为壳椎亚纲是一个从类似脊骨的特征演化而来的多系群,并不是从单一个共同祖先衍生而来。壳椎亚纲曾被认为与现今有尾目有关,或有可能是其祖先。它们曾被认为是两栖纲的三个亚纲之一。近年认为壳椎亚纲是与羊膜动物有关或是其的祖先,即它们是已灭绝(但不包括羊膜动物)的多系分类,或是一个非常接近羊膜动物祖先(非两栖类)的单系群。除了游螈目外,壳椎亚纲只分布在欧洲及北美洲。壳椎亚纲 Lepospondyli
相关
- 萨洛 (塔拉戈纳省)萨洛(加泰罗尼亚语:Salou),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塔拉戈纳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人口14164人(2001年),人口密度944人/平方公里。
- 均四甲苯均四甲苯,即1,2,4,5-四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2(CH3)4。它是带有甜气味的无色固体。它是四甲苯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之一,其余两种为1,2,3,4-四甲苯(熔点−6.2 °C)和1,2,
- 三甲苯三甲苯是苯环上连接三个甲基而形成的烃类化合物,分子式为 C6H3(CH3)3 ,包括三个同分异构体:
- 海市蜃楼海市蜃楼(又称“蜃气楼”、“蜃楼”、“蜃景”、“蜃气楼台”、“海市”等)是自然发生的光学现象,它将光线偏折而在遥远的距离或天空中生成虚像。在大气科学中称为蜃景。古人认
- 白族白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列中国第15大民族。云南、贵州、湖南和湖北四省是现代白族世居地。白族自称“白伙”(白语:Baipho,白族)、“白子”(剑川Baipzix,大理Baipzi,白族男人)、“白
- 巴巴角坐标:39°28′47″N 26°03′50″E / 39.4796904°N 26.0639691°E / 39.4796904; 26.0639691 巴巴角(英语:Cape Baba)位于安那托利亚的最西端,同是也是全亚洲大陆的最西端,是欧、
- 1987年 斯特尔布斯凯普莱索第十三届冬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于1987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的斯特尔布斯凯普莱索举行。比赛于2月21日至28日进行,为期8天。最终主办国捷克斯洛伐克以29枚奖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榜
- 克莱因-戈尔登方程克莱因-戈尔登方程(Klein-Gordon equation)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中的最基本方程,它是薛定谔方程的狭义相对论形式,用于描述自旋为零的粒子。克莱因-戈尔登方程是由瑞典理
- 帕斯卡·欧吉尔帕斯卡·玛格丽特·塞西尔·克劳德·科莱特·尼古拉斯(英语:Pascale Marguerite Cécile Claude Colette Nicolas,1958年10月25日-1984年10月26日),以艺名帕斯卡·欧吉尔(英语:Pasca
- “第四期”寒武纪第四期(Cambrian "Stage 4")是寒武纪的第四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514–509百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