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呐鸥

✍ dations ◷ 2025-05-19 15:33:51 #1905年出生,1940年逝世,台湾小说家,台湾日治时期作家,震旦大学校友,柳营人,刘姓,台湾谋杀案受害者

刘呐鸥(1905年9月22日-1940年9月3日),本名刘灿波,盐水港厅查亩营(今台南市柳营区)人,是一位日治时期的小说家及电影制片。曾为中华电影公司的制作部次长。

就读于上海震旦大学。其写作风格为现代主义路线,与施蛰存等有交往;代表作为《都市风景线》,描写都市男女的狂热迷乱,并借鉴日本新感觉派的技巧。翻译作品为横光利一的小说集《色情文化》、弗理契的《艺术社会学》。摄制的电影多属“软片”性质,大多已遗失;其亦引进称“影戏眼”的拍摄技巧。曾任汪精卫政府机关报纸《国民新闻》之社长一职。35岁时在上海被枪杀,据传是因卷入黑帮纠纷,也有传言是国民党特务所下手。

刘呐鸥作为日本统治时代下的台湾,没有像林献堂哪样强烈的家国情怀,而是一位沉迷在文学、电影、女色与美食的唯美主义者,是时代的局外人,也是一位没有太多国族认同或者说是超越国族认同的文化人。其一生多采多姿,但只留下了一本1927年的日记,现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这本日记没有一天中断,提供了有关他家庭、嗜好、读书、创作和交往的珍贵线索,是了解这位大时代里不愿随波逐流的新潮人物的第一手资料。据刘呐鸥在中央电影摄影厂任职的同事黄天佐说,刘呐鸥是一名语言天才,除了会讲日文、英文、法文、拉丁文外,北京话、上海话、广东话与他家乡的厦门话都应对如流。

刘呐鸥在上海的生活,正如上海方言“白相”一般,成天过着无所事事的颓废生活。零用钱多半由母亲供给,平日兴趣则是阅读、漫游与鉴赏女性。他认为女人等同于性欲的权化,女性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性欲,在性之中,女人的快感大于男人。女人没有真正的感觉和爱,女人只追求性爱快感。女人就像是欲望的化身,挑起观察者蠢蠢欲动的情欲,以致能毁灭男人。刘呐鸥在上海多与好友穆时英、戴望叔来往,不与沈从文、鲁迅等人交往。他活在东洋与西洋的矛盾中,而上海这座城市,是他既厌恶又喜爱的地方。

上海对呐鸥具有无比的吸引力,一九二七年七月二十日的日记就已经明确指出上海会是他“将来的地”。但是实际上他对上海的感情十分复杂。日记中一方面经常记载他对上海醉生梦死的反感,一方面又歌颂上海的“魔力”。在呐鸥心目中,上海是个“断发露膝的混种”,换句话说,是剪短发、穿短裙的时髦女子。“混种”一方面指这些时髦女子长相中西合璧,一方面指上海到处是外国租界,呈现次殖民地的特色。在东洋人、西洋人对比之时,呐鸥宁可认同东洋人,对西洋人则十分排斥。


相关

  • 热月政变热月党人 胜利:热月党人:支持者:国民公会 法国政府:支持者:多方面的人员被处决 :热月政变(法语:Coup d'Etat du 9 Thermidor)是法国大革命期间反对雅各宾俱乐部领导人主导公共
  • 食腐动物食腐动物是指主要靠进食腐肉维生的动物。如秃鹫、秃鹳、鬣狗、狼獾、豺等。 事实上绝大部分肉食性动物,都会在捕食的同时食腐(如狮子、科莫多龙)。另外亦有以腐木、腐植质维生
  • 马来西亚英语马来西亚英语(Malaysian English)是指在马来西亚使用的英文。特别的是。马来西亚式英语是由美式英语及英式英语的混搭,加上马来西亚惯用的独特语调而形成的。马来西亚社会种族
  • 铀化合物许多铀化合物是已知的,它和钍是最稳定且最易获得的锕系元素,并且是可在常规实验室中安全合法地大量研究的锕系元素。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在锕系元素中研究得最多,因为它们的自热
  • 盟军托管朝鲜时期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 电影史 · 韩医史 陶瓷史 · 戏剧史 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盟军托管朝鲜时期(朝鲜语:군정기/軍政期),是朝鲜半岛在1945年—1948年由盟军
  • 海鲂属海鲂属(学名:)又名的鲷属,是海鲂目海鲂科的一属。本属是海鲂科的两个属之一,另一个是亚海鲂属。本属已知包含两个物种如下:
  • 保丹·马拉艾安·保丹·马拉(Ion Bogdan Mara,1977年09月29日-),出生于德瓦,罗马尼亚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他是罗马尼亚国脚,曾替国家队上阵9次,首次是在2000年2月2日2:0胜拉脱维亚。
  • 亚力克斯·嘉兰亚历山大·梅达沃·“亚力克斯”·嘉兰(Alexander Medawar "Alex" Garland,1970年5月26日-)是一位英格兰小说家、编剧、电影监制和导演。他出生于英国的伦敦, 母亲是心理分析学
  • 惠灵 (印地安纳州特拉华县)惠灵(英语:Wheeling)是位于美国印地安纳州特拉华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惠灵的座标为40°21′49″N 85°27′51″W / 40.36361°N 85.46417°W / 40.36361; -85.46417,而该地的平
  • 洪国荣洪国荣(朝鲜语:홍국영/洪國榮,1748年-1781年),本贯丰山洪氏,字德老,朝鲜王朝判敦宁府事洪乐春之子,惠嫔洪氏的远房亲戚,英祖47年(1771年)考上文科,担任承文院说书,因经常出入东宫殿,得到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