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气(梵语:वासना,转写:Vāsanā;巴利语:Vāsanā;藏语:བག་ཆགས,威利:bag chags),又译为烦恼习、余习、残气、气习、串习、宿习、习等;佛教、印度教等的印度诸宗教的术语,义为众生在轮回中,前世累积的善恶业力、行为、喜好、习惯等残留到今世,导致生来具有一些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常用来指不好的、与烦恼有关的习性。大乘佛教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认为众生持续造业,熏染识田,如同种下“种子”,发芽结果,带入来世,这个过程称为熏习。
“习气”一词的梵语词源主要是वासना(Vāsanā)。此外译为习气者,有时也有abhyāsa,义为修习、重复、串习,因反复的练习而成习惯,引申为习气、串习;或者bhāvanā,义为修、修习,它的主要含义是修习,对应的藏文是སྒོམ་པ(sgom pa),但也可以表达习气的意思。
佛教认为,习气就像尘垢,顽固的附着在识上,即使用智慧的水浣洗干净,垢气犹在;也像燃香的气氛,即使香已燃尽(譬喻寿尽),其香味尚未散尽;又如酒瓶,将酒泻尽(譬喻寿尽),其酒瓶里仍然留有酒的味道,浣洗多次仍难消散。
《大智度论》指出,众生因为无明而造业,造业生出烦恼,烦恼生出不净心,不净心又生烦恼,久习烦恼,而有习性薰染,如同被烦恼锁链锁住,即使解脱初时仍行走不便。声闻弟子依据佛陀圣教证得阿罗汉果,能断烦恼,不过非属烦恼的烦恼气分——烦恼习仍在。能断习气者,唯佛陀。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佛陀之弟难陀因淫欲习气,坐众中说法,眼睛先看女众;又如舍利弗、摩诃迦叶有瞋恚习气,毕陵伽婆蹉慢余习。
《佛学大辞典》云,大乘佛教所谓的“妄惑”,分为现行、种子、习气三者,阿罗汉能不起惑之现行、断惑之种子,但仍留有惑之习气。
瑜伽行唯识学派提出“种子论”,则以种子为习气的异名。人在轮回过程中,众生不断造业,持续熏染著第八识阿赖耶识,在上面留下潜伏的标记,这些痕迹就像种子种在田中,终将会随着因缘的成熟而开花结果,致使造业者受报,产生转世,在轮回中相续轮转,不得自拔。因此阿赖耶识也叫做“一切种子识”、“识田”、“藏识”。现世者的心识中藏伏着的前世的烦恼种子和习气,具有产生思想、行为及其他一切有为法之能力,总能够不自觉的表现在行为、言语、思想、潜意识上。这也解决了性善、性恶的争论,众生并没有固定的性善或性恶,只是被前世的业报和习气牵引而各有分别。故佛家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唯识论提出果报和习气有等流、异熟之别,在异熟习气中,有名言、我执、有支三种习气。
某些时候,修习、积累善根的气分也称为习气,亦译为“本气”、“成行气”等。
佛教的习气观来自婆罗门教,印度教也将习气称为“业的印痕”。湿婆教会借由传授奥义书的知识,诵念赞神诗Shri Rudram(英语:Shri Rudram)来去除习气。
习气一词进入汉语,指“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习惯、习性”。并衍生出“大爷习气”(有钱有势的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性。)、“乡下习气”、“官僚习气”等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