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乙酸

✍ dations ◷ 2025-07-08 21:56:38 #卤代乙酸

卤代乙酸(英语:haloacetic acid,简称卤乙酸)是一类有卤原子取代乙酸的甲基上的氢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可分为单卤代乙酸(monohaloacetic acid)、双卤代乙酸(dihaloacetic acid)、三卤代乙酸(trihaloacetic acid)。

例子包括:

相关

  • 高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
  • 受体受体(receptors),又称受器、接收器,是一个生物化学上的概念,指一类能传导细胞外信号,并在细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分子。产生的效应可能仅在短时间内持续,比如改变细胞的代谢或者细胞
  • 鞭虫鞭虫是一种圆虫(一种寄生虫),因为其形状与鞭子相似而被称为鞭虫。
  • 癸卯学制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的学制。颁布于1904年1月13日,是《钦定学堂章程之后》由张百熙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
  • 德宏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那语:ᥖᥬᥳᥑᥨᥒᥰ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
  • 诺伊施塔特诺伊施塔特(德语:Neustadt)是一常见的德语地名,意为“新城”,可能指以下地方:
  • 穆郡王穆郡王(1780年2月4日-1780年6月8日),清朝嘉庆帝的长子,早夭,未命名。生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腊月廿九,生母是和裕皇贵妃。他只活了4个月,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五月初六病死,嘉庆二十
  • 流浪儿街童,泛指无家可归的儿童,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关怀。他们大部分以行乞、拾荒、卖东西,甚至偷窃为生,由于经常周围环境脏乱(比如有的流浪儿童安身在垃圾场),感染疾病的机会极
  • 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哈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英文:Harvard Divi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为文理学院的一部分,负责提供不同有关博雅、资讯科技、社会科学、宗教及环境管理的本科、研究及非学位的
  • 陈加儒陈加儒(?年-?年),字纶士,号退斋,四川邻水县人, 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浙江处州府宣平县知县,时宣平县大旱,陈知县捐粮米银二百余两。赈济公帑银二千余两。接运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