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制国

✍ dations ◷ 2025-09-02 13:59:27 #令制国
令制国(日语:令制国/りょうせいこく Ryōseikoku */?),是古代日本基于律令制所设的地方行政区划,又称律令国。在飞鸟时代到明治时代之间,令制国是日本地理区划的基本单位。现今令制国已不再作为行政区划名使用,而仅作单纯的地理区划名词之用。但近年来其作为地理区划的作用也逐渐为都道府县所取代。令制国的行政机构称为“国衙(日语:国衙)”或“国厅”。国衙的所在地,或以国衙为中心的城区称为“国府”,又称“府中”。现在日本人有时会以令制国的名称来称自己的故乡,因为比起日本现行行政区划,特别在关东以西地区,就算是划在同一都道府县,每个旧令制国的风土民情还是会有些许不同,甚至在一个旧令制国中也会依照地区而有不同的习俗,例如赞岐国所在的香川县,就依习俗而分为东赞地区与西赞地区。在令制国仍被用作日本行政区划和地理划分的单位时,无论在正式称谓还是民间惯称中,都是仅将令制国称为“国”。20世纪时,后世曾把国称为“旧国”、“旧国名(日语:旧国名)”。在日本律令制中,基于令而定的制度称为令制(日语:令制),因此基于令制划分的国则被称为令制国。“令制国”一词,是20世纪末日本历史学界用词,在1970年代便有使用实例出现,但“令制国”一词词义在吉川弘文馆(日语:吉川弘文館)于1984年(昭和五十九年)2月出版的《国史大辞典(日语:国史大辞典 (昭和時代)) 第4卷》中,仍是被收录到条目“国”之中,且并没有提及“令制国”这一称谓。在英语等欧洲语言语境中,“令制国”相当于Province一词。在令制国成立之前,古代日本曾有一段由土著豪族担任的国造(日语:くにのみやつこ)和县主(日语:県主)(日语:あがたぬし)并立、分别治理国和县(日语:あがた)的时期。与此相对的,治理令制国的国司则是由中央政府任命。《日本书纪》中,有大化元年(645年)大化改新之际,向东国派遣国司的记载。飞鸟京迹中出土的木简(日语:木簡)削片上,也被发现记载有“伊勢国”“近淡□(海)”等字样,若采信《日本书纪》的记载,那么可以推测日本至少在迁都至藤原京之前,便已成立有一定程度上的令制国。然而,昭和四十二年(1967年)12月,在出土于藤原京北面外侧护城河的木简上,发现记载有文字“己亥年十月上捄国阿波評松里□”(此处的己亥年为公元699年),为日本历史学界持续多年的郡评(日语:評)论争画下句号,也证实了《日本书纪》中记载的诸多大化改新政策不过是后世的润色。同时证实了大部分令制国的确切成立时间,应在大宝元年(701年),大宝律令颁布之后。因此,令制国的最早成立时间应为大化元年(645年),最晚成立时间应为大宝元年(701年),也有很高可能性是这段时期的阶段性制度改革的结果。分割自上述的丹波国、凡河内国、筑紫国、火国、丰国这五个昔日国造领地的令制国,一般被认为是基于五国原领地范围的分割。除此之外的国则并非是随着令制国成立而被分割为数个令制国,而是因各自各异的缘由而在其之上成立令制国,这点需特别注意。

相关

  • 皮肤发紫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
  • CXCL111RJT· inflammatory response · immune response · signal transductionCXCL11(英语: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又被称
  • 莱尼蕨门莱尼蕨(学名:Rhynia),又名雷尼蕨、赖尼蕨,是一属已灭绝的原始陆生维管植物,是在约四亿年前的泥盆纪地层中所发现的一种化石蕨类。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原始的蕨类,只有茎,而没有根与叶,高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志》(英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或译美国化学会期刊、美国化学学会期刊),常用缩写为J. Am. Chem. Soc.和JACS,是美国化学学会发行的学术期刊,于1
  • 凡夫(梵语:पृथग्जन,转写:pṛthag-jana;巴利语:puthuj-jana),音译必栗托仡那,又译为异生,也称毛头凡夫、毛道凡夫、愚夫、愚痴凡夫、小儿凡夫(梵语:बालपृथग्जन,转写:bāla
  • 盘蛇图盘蛇图(Mehen),是出现于公元前三千年前古埃及前王朝时期的掷赛游戏,版图如同一条卷曲的蛇,途中若抵达某些特定格子有特别规定,类似的游戏有鬣狗图、赛鹅图、升官图。古埃及文为:
  • 光明节光明节(希伯来语:חֲנֻכָּה‎ 或 חנוכה‎,提比里安转写:Ḥănukkāh),又称修殿节、献殿节、烛光节、哈努卡节、马加比节等,是一个犹太教的节日。该节日乃纪念犹太人在
  • 外交官外交官是一个国家派往他国办理外交事务的人员。外交官的任务是代表他的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双边或多边谈判。外交官有临时性的、只为商讨一件特定事务而到他国去的,也有在另一
  • 热电联产可持续发展主题可再生能源主题环境主题热电联产(又称汽电共生,英语:Cogenerati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缩写:CHP),是利用热机或发电站同时产生电力和有用的热量。三重热电联产
  • 成三问成三问(1418年-1456年),字谨甫(근보)、讷翁(눌옹),号梅竹轩(매죽헌)。本贯昌宁成氏。,朝鲜王朝前期学者,政治家。训民正音八位编者之一,亦是死六臣之一。他是都总管成胜之子,生于洪州